-
公开(公告)号:CN1119632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9117.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变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功率循环系统及方法。针对聚变堆包层、偏滤器和真空室不同核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条件,采用S-CO2经低温回热器、中温回热器和高温回热器的三级高压侧逐级回热升温和低压侧逐级回热降温,选择20%的S-CO2进行冷却后升压升温用于低温加热器的回热和偏滤器、真空室的冷却,既满足了对堆内三类部件不同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运行要求,避免了回热时的负温度效应,又有效地利用了所有堆内部件的热源,极大地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与现行的设计大多仅利用载出包层核热的氦气与二回路压力水换热的朗肯循环系统发电相比,聚变堆的热电效率由30%提高到4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849117.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变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功率循环系统及方法。针对聚变堆包层、偏滤器和真空室不同核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条件,采用S‑CO2经低温回热器、中温回热器和高温回热器的三级高压侧逐级回热升温和低压侧逐级回热降温,选择20%的S‑CO2进行冷却后升压升温用于低温加热器的回热和偏滤器、真空室的冷却,既满足了对堆内三类部件不同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运行要求,避免了回热时的负温度效应,又有效地利用了所有堆内部件的热源,极大地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与现行的设计大多仅利用载出包层核热的氦气与二回路压力水换热的朗肯循环系统发电相比,聚变堆的热电效率由30%提高到4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55917.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4B35/01 , C04B35/622 , C04B35/626 , G21B1/00
Abstract: 一种氚‑中子复合增殖剂铅酸锂共晶陶瓷球粒及制备方法,包含铅酸锂共晶陶瓷粉体的制备、表征和直径约1mm的铅酸锂共晶陶瓷球粒的制备与性能检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元素配比的凝胶并干燥,在空气中烧结得到铅酸锂共晶陶瓷粉体,与聚乙烯醇水溶液配制成浆料,滴入液氮快速冷冻并利用丙酮蒸发原理干燥。本发明使铅元素中子倍增反应和锂元素氚增殖反应在一种材料中进行,可在提高氚增殖率的同时简化包层的设计;利用Pb与Si(或Ti)在化学成键上的相似性形成共晶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质;改良了冷冻干燥工艺,使干燥过程无需专门的低温真空干燥机,大幅度提高了干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0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1015.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1P1/08 , G21B1/05 , G21B1/11 , H01P11/00 , G01N3/24 , G01N3/02 , G01N23/00 , G01M3/20 , G01R27/26 , G01R27/06
Abstract: 一种兆瓦级高功率回旋管微波窗结构及制造与检测方法,微波窗采用铜合金喷管结构加不锈钢水冷工装,在保证微波通径的同时强化了换热;根据回旋管频率窗片选择蓝宝石、氮化铝或金刚石,通过真空钎焊封接;采用X射线成像检验微波窗的焊合率,选择氦质谱真空检漏方法检测真空漏率,采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检测抗剪切强度,采用准光学谐振腔系统检测介电损耗特性,选择自由空间法测定驻波系数。本发明可获得焊合率>90%,真空漏率#imgabs0#,钎焊接头室温抗剪强度>70MPa,中心损耗角正切值tanδ≤5×10‑5,驻波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87291.7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变堆加热金刚石微波窗的封接与介电损耗测量方法,通过真空钎焊工艺实现金刚石窗片与铜合金波导结构的高可靠气密性封接,获得了焊合率>90%,真空漏率#imgabs0#,室温抗剪强度>200 MPa的钎焊接头;实现了一种可直接测量封接后微波窗组件的110~170 GHz准光学谐振腔系统,介电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精度可达到10‑5量级。精密测量结果表明本真空钎焊封接工艺对金刚石微波窗的介电损耗特性无不良影响。金刚石微波窗的钎焊封接和介电损耗测量技术可用于兆瓦级高功率微波回旋管的研发。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0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655917.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4B35/01 , C04B35/622 , C04B35/626 , G21B1/00
Abstract: 一种氚‑中子复合增殖剂铅酸锂共晶陶瓷球粒及制备方法,包含铅酸锂共晶陶瓷粉体的制备、表征和直径约1mm的铅酸锂共晶陶瓷球粒的制备与性能检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元素配比的凝胶并干燥,在空气中烧结得到铅酸锂共晶陶瓷粉体,与聚乙烯醇水溶液配制成浆料,滴入液氮快速冷冻并利用丙酮蒸发原理干燥。本发明使铅元素中子倍增反应和锂元素氚增殖反应在一种材料中进行,可在提高氚增殖率的同时简化包层的设计;利用Pb与Si(或Ti)在化学成键上的相似性形成共晶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质;改良了冷冻干燥工艺,使干燥过程无需专门的低温真空干燥机,大幅度提高了干燥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