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互补大型智能养猪产业生态化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1211997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02454.4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能互补大型智能养猪产业生态化模式,涉及智能养猪产业领域,本发明低碳能源网络和智能化大能源基地结合起来,配电网中的分散发电和有源负荷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更多电力用户将由单一的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型消费者,即产消者,寓电于民,可培育大面积产消者,产消者依托互联网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把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分散在电网的各类资源聚合,进行协同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对电网提供辅助服务;本发明将中国所面临的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难题,可以通过沼气工程将固废资源化利用解决,垃圾、固体废弃物,通过分布式利用,如堆肥、沼气、发电等进行能源化利用,成为可再生能源之一。

    一种添加黄腐酸钾的复合型生物种植基质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7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32519.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林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添加黄腐酸钾的复合型生物种植基质制备方法,该生物种植基质是以蚯蚓粪、生物肥、椰糠、珍珠以及黄腐酸钾作为主要原料,经混合形成,其中黄腐酸钾是黄腐酸和钾元素的结合体,具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具有解磷、解钾、固氮功能;提高农作物对氮磷钾的利用率的作用;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作物抗逆性,调整植物在逆境中的生理状态;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通过添加自制发酵有机肥,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有效循环利用,改善了基质中菌群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缓解土壤退化、农业减肥减药具有重大意义。

    用于厌氧共发酵产沼气和钝化重金属的组合物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7730.X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厌氧共发酵产沼气和钝化重金属的组合物及分析方法,用于厌氧共发酵产沼气和钝化重金属的组合物由猪粪、秸秆和蓝藻组成,最佳混合比例为H4。分析方法包括:对粗毛栓菌预处理前后的水稻秸秆结构作SEM和FTIR表征;确定猪粪、秸秆和蓝藻的混合配比对产气性能的影响;确定沼液理化性质;确定厌氧发酵前后沼渣重金属浓度以及形态变化;确定沼渣沼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本发明以粗毛栓菌预处理的秸秆、猪粪和蓝藻为原料并按不同比例混合,分析日产气量累计、产气和产甲烷量、产气动力学、沼渣重金属总量和五步形态及沼渣沼液为基质的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价后确定猪粪、秸秆和蓝藻的最佳配比。

    一种智慧养殖珍珠蚌和微生物协同净化微污染水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378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90570.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养殖珍珠蚌和微生物协同净化微污染水体方法,涉及净水领域,稻田尾水和水产养殖厂尾水等污染水体的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转化作用,转变污染水体的有机C、N、P物质为氧化物,以增加水体中营养元素,在净化水质,增加初级生产率;通过养殖珍珠蚌及鱼类,净化水质,又发展湿地经济,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对新能源的利用率。本发明既可以原位处理稻田尾水、农村黑水等;也可异位处理养殖场尾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

    一种分析秸秆处理与絮凝蓝藻对产气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15318.7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域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析秸秆处理与絮凝蓝藻对产气影响的方法,用原秸秆与KOH处理后的秸秆分别与蓝藻进行混合厌氧发酵,通过秸秆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发酵过程中的产气量和甲烷含量及沼液中各理化指标判断秸秆预处理对厌氧发酵的影响;分别用不同絮凝蓝藻作为发酵基质,以未做絮凝处理的蓝藻藻液作为对照组CK,藻水分离站出来的含铝藻泥A,用PAM絮凝的藻泥B分别与预处理后秸秆混合厌氧发酵,通过产气量、甲烷含量及沼液中理化指标判断出絮凝剂对于厌氧发酵的产气影响。本发明确定了秸秆预处理与不同絮凝蓝藻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为蓝藻秸秆厌氧发酵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发展绿色可持续式资源化利用。

    一种智能监管蓝藻资源化利用的产业生态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085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934918.9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监管蓝藻资源化利用的产业生态园方法,涉及蓝藻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充分挖掘开发蓝藻资源,将蓝藻分级提纯利用,盐析后的上清液用于提取多糖,初步盐析后的粗蛋白用于制作猪饲料,二次盐析后的精蛋白用于提纯试剂级藻蓝蛋白,生产产生的藻渣用于沼气工程。既能解决提取完藻蓝蛋白和多糖后剩余藻渣的污染问题,又能解决农业固废和畜禽粪污、生活污水等污染问题,同时还能产生沼气等清洁能源,沼气工程的沼渣还能用于生产富硒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出高品质的富硒有机农产品。

    一种智能监管蓝藻资源化利用的产业生态园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120508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34918.9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监管蓝藻资源化利用的产业生态园模式,涉及蓝藻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充分挖掘开发蓝藻资源,将蓝藻分级提纯利用,盐析后的上清液用于提取多糖,初步盐析后的粗蛋白用于制作猪饲料,二次盐析后的精蛋白用于提纯试剂级藻蓝蛋白,生产产生的藻渣用于沼气工程。既能解决提取完藻蓝蛋白和多糖后剩余藻渣的污染问题,又能解决农业固废和畜禽粪污、生活污水等污染问题,同时还能产生沼气等清洁能源,沼气工程的沼渣还能用于生产富硒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出高品质的富硒有机农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