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系铵碘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7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88497.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铵碘电池,正极材料为I2@AC,负极材料为PTCDI,电解质为硫酸铵与碘化铵的混合溶液。本发明基于I2@AC正极和PTCDI负极的铵碘电池结构在10 A g‑1的电流密度下展现了高达242 mAh g‑1的容量,2000次循环后,仍保持了80.7%的容量保持率。本发明在传统碘电池的基础上引入NH4+。NH4+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由于氢键的形成/断裂而表现出独特的插层行为。此外,NH4+的引入避免了传统金属‑碘电池由于负极枝晶生长导致的电池短路失效问题,以及电池稳定性差等情况发生。此外本发明的铵碘电池结构比起传统的锌碘电池,具有负极利用率高、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5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60172.3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对称电极、位于对称电极一侧的HOF/CNF电解质膜和位于对称电极另一侧的HOF/CNF/NaCl电解质膜,所述HOF/CNF电解质膜与HOF/CNF/NaCl电解质膜相接触;所述对称电极为Ti3C2Tx‑MXene电极,HOF为以1,2,4,5‑四(4‑羧基苯基)苯为前驱体合成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通过调控盐离子浓度实现了渗透能向电能的转换,展现出良好的灵活性、低迟滞特性,具有0.17μA/%RH的高灵敏度,1.06 s的快速响应时间以及200多次循环的稳定性。

    基于渗透能直接驱动的柔性全固态二维纳米流体压力传感器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73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5674.0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渗透能直接驱动的柔性全固态二维纳米流体压力传感器及其应用,属于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件以及人工智能交互技术领域。该压力传感器通过GO膜层和KGO膜层,结合MXene电荷收集层、CNF隔离层及导电石墨纸封装而成。本发明利用渗透能驱动离子在纳米通道内离子选择性迁移,经层间距调制转换外部压力为电信号。本发明的独特结构设计提升了灵敏度、响应速度等。本发明还基于该传感器卓越性能及可穿戴特质,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以单个传感器实现实时人机交互,手势识别准确率高达95.78%。

    一种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0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29775.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型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主要由KFeMnHCF(铁取代富锰普鲁士蓝)正极、PTCDI/MXene负极和KCF3SO3‑PAM(三氟甲烷磺酸钾‑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电解质构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比传统的锂离子微型电池有着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0mA cm‑2下经过2500次GCD循环后89.17%的超高循环寿命。以及较高的能量密度(202.81μWh cm‑2)和功率密度(7.99 mW cm‑2)。本发明的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因其高安全、小型化、低成本的特点,使得其更便于应用在可穿戴设备和集成电子产品中,在储能设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材料的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62301.2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材料的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HOFs原材料超声溶解在溶剂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搅拌,离心,得到HOFs溶液;(2)向步骤(1)的HOFs溶液中,加入金属阳离子溶液和粘连剂溶液,得到HOFs复合溶液;(3)在制备好电极的衬底上,采用滴铸法沉积步骤(2)的HOFs复合溶液,真空干燥。本发明得到的湿度传感器,测量范围可覆盖12%RH‑91%RH,其响应时间,灵敏度和高湿度下的稳定性都明显优于现有的湿度传感器,且便于实际应用与测量。

    基于渗透能直接驱动的柔性全固态二维纳米流体压力传感器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739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35674.0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渗透能直接驱动的柔性全固态二维纳米流体压力传感器及其应用,属于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件以及人工智能交互技术领域。该压力传感器通过GO膜层和KGO膜层,结合MXene电荷收集层、CNF隔离层及导电石墨纸封装而成。本发明利用渗透能驱动离子在纳米通道内离子选择性迁移,经层间距调制转换外部压力为电信号。本发明的独特结构设计提升了灵敏度、响应速度等。本发明还基于该传感器卓越性能及可穿戴特质,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以单个传感器实现实时人机交互,手势识别准确率高达95.78%。

    基于二维层状异质结MXene/Bi的FSTI器件及其在人机智能交互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69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6741.2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层状异质结MXene/Bi的FSTI器件及其在人机智能交互中的应用,所述FSTI器件包括漏极、源极、电解质、隔离层,其中,漏极材料为具有二维层状异质结结构的MXene/Bi材料,源极材料为MXene@Zn材料,电解质为PVDF‑HFP‑GO固体电解质,隔离层为CNF隔离层。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种机械门控且自供能的FSTI器件并能用于人机智能交互。FSTI器件在静/动态响应方面获得了线性度(99.5%)、便携性、自供能、长寿命(高达50,000次循环)和毫秒级响应时间(66.59 ms)。通过将触觉反馈技术引入面向机械手的人机智能交互应用中,机械手可以执行灵活而细致的操作任务,因此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人机智能交互场景,这也为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57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60172.3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对称电极、位于对称电极一侧的HOF/CNF电解质膜和位于对称电极另一侧的HOF/CNF/NaCl电解质膜,所述HOF/CNF电解质膜与HOF/CNF/NaCl电解质膜相接触;所述对称电极为Ti3C2Tx‑MXene电极,HOF为以1,2,4,5‑四(4‑羧基苯基)苯为前驱体合成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通过调控盐离子浓度实现了渗透能向电能的转换,展现出良好的灵活性、低迟滞特性,具有0.17μA/% RH的高灵敏度,1.06 s的快速响应时间以及200多次循环的稳定性。

    PTCDA/Ti3C2Tx MXene作为水系锰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508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6888.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PTCDA/Ti3C2Tx MXene负极应用于水系锰离子电池。其中MXene具有稳定的二维层状结构,PTCDA可用于在充放电期间进行锰离子的存储,在PTCDA插层进入MXene中,PTCDA和MXene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显著提升了电极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系数,从而实现了在可充电水系锰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快速离子扩散动力学和高循环稳定性,这使得电极具备高可逆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展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的PTCDA/Ti3C2Tx MXene负极应用于水系锰离子电池时,在0.5A g‑1的电流密度下,提供了199mAh g‑1的高可逆容量,并且具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在10A g‑1的电流密度下,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8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