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03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510216602.5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2/184 , C01G49/08 , C01B19/00 , C01G9/08 , C01B33/12 , C09K11/02 , C09K11/88 , H01F1/01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60~150m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乙二醇中,超声15~6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浮液;加入0.5~1g氯化铁,搅拌10~30min使其溶解;再加入1.50~2.00g醋酸钠,搅拌30~90min使其溶解;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180℃反应6~24h,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各洗涤三次,60℃真空干燥,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将上述产物分散到0.1~0.5%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中,超声30~60min,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后,再加入去离子水配成0.5mg/mL的溶液。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溶液与CdSeTe@ZnS@SiO2量子点按体积比1∶2~1∶5混合,振荡5~30min,再静置6~24h,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复合物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4860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16602.5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1/04 , C01G49/08 , C01B19/00 , C01G9/08 , C01B33/12 , C09K11/02 , C09K11/88 , H01F1/01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60~150m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乙二醇中,超声15~6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浮液;加入0.5~1g氯化铁,搅拌10~30min使其溶解;再加入1.50~2.00g醋酸钠,搅拌30~90min使其溶解;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180℃反应6~24h,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各洗涤三次,60℃真空干燥,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将上述产物分散到0.1~0.5%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中,超声30~60min,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后,再加入去离子水配成0.5mg/mL的溶液。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溶液与CdSeTe@ZnS@SiO2量子点按体积比1∶2~1∶5混合,振荡5~30min,再静置6~24h,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复合物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573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450342.9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33/53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人白介素6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免疫传感器是在玻碳电极的表面覆盖有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聚苯胺纳米线阵列/硒化镉量子点复合物膜,在所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聚苯胺纳米线阵列/硒化镉量子点复合物膜的表面通过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处理后固定有人白介素6抗体。本发明通过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人白介素6的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57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0342.9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33/53 , G01N21/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88 , G01N2800/7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人白介素6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免疫传感器是在玻碳电极的表面覆盖有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聚苯胺纳米线阵列/硒化镉量子点复合物膜,在所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聚苯胺纳米线阵列/硒化镉量子点复合物膜的表面通过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处理后固定有人白介素6抗体。本发明通过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人白介素6的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易于操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