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7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3640.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V2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ine Copula函数的湖泊蓝藻风险诊断方法,包括:S1:获取包含湖泊蓝藻的卫星影像;S2:对卫星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包含研究区域的影像;S3:根据蓝藻常年的分布特征,对包含研究区域的影像进行分区处理;S4:利用FAI指数计算各分区平均蓝藻量数据,得到计算结果;S5:利用核密度估计拟合分区蓝藻量样本,得到各区对应的边缘分布;S6:根据边缘分布建立最优Vine Copula模型;S7:计算最优Vine Copula模型的联合分布函数,并将联合分布函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S8:对比风险评价指标和传统方式获得的风险评价指标,得到蓝藻风险诊断结果。以避免传统诊断标准太过单一而导致风险诊断客观性和精度不够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47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463640.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0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V2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ine Copula函数的湖泊蓝藻风险诊断方法,包括:S1:获取包含湖泊蓝藻的卫星影像;S2:对卫星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包含研究区域的影像;S3:根据蓝藻常年的分布特征,对包含研究区域的影像进行分区处理;S4:利用FAI指数计算各分区平均蓝藻量数据,得到计算结果;S5:利用核密度估计拟合分区蓝藻量样本,得到各区对应的边缘分布;S6:根据边缘分布建立最优Vine Copula模型;S7:计算最优Vine Copula模型的联合分布函数,并将联合分布函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S8:对比风险评价指标和传统方式获得的风险评价指标,得到蓝藻风险诊断结果。以避免传统诊断标准太过单一而导致风险诊断客观性和精度不够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993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1897.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9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碱度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特征数据,通过控制变量法和废水中的酸性废水水样的特征数据进行各物质厌氧消化过程中碱度生成的试验,以构建碱度生成机理模型;利用对反应器中气体参数和液相参数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数据、对酸性废水水样的碱度进行监测得到的碱度滴定数据和基于反应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状态确定的碱投加数据,结合碱度生成机理模型对初始碱度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基于待检测参数并利用得到的目标碱度预测模型对反应器内部碱度进行预测,以确定反应器中是否需要额外投加碱以及额外投加碱量。准确预测反应器中的碱度以控制外源碱的最低投加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66304.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BAT发泡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抗压性能预测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以60~80重量份的PBAT、20~40重量份的PLA、0.3~0.5重量份的扩链剂、0.2~0.4重量份的成核剂和0.1~2重量份的抗氧剂作为制备原料,先将原料经熔融共混得到颗粒产品,再将颗粒产品挤出成型,利用超临界流体进行发泡即得到PBAT发泡材料。整体操作简单,易于产业化生产,且得到的发泡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能提高发泡材料的耐用性,拓宽材料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能快速、准确预测经此方法制备的发泡材料的抗压强度的方法,无需经历繁琐的测试过程,可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材料科学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9707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6741.0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宜高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催化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的方法及系统。在MG合成反应器内放入催化剂,将氢气通入到MG合成反应器内,使得催化剂在MG合成反应器内进行还原;打开DMO进料系统,将气化后的DMO通入到MG合成反应器中,反应后获得混合产物;利用换热器将混合产物的热量传递到氢气上,将携带热量的氢气通入到DMO气化室,将混合产物通入到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形成气相氢气和液相物料,将气相氢气通入到循环压缩机后,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再将气相氢气通入到DMO气化室中,并将液相物料通入到收料罐或脱重塔中,可以提高热量利用效率,实现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1198.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废水中H2O2的管式分解装置,包括分解管道,分解管道内腔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有前滤网、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前滤网和第一滤组之间填充有锰砂滤料,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之间填充有H2O2分解催化剂;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均包括开设有第一滤孔的第一滤板和开设有第二滤孔的第二滤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可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的重合/错位;分解管道还开有两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的安装口,安装口可拆卸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实现了废水中H2O2在常温、常压及较短时间内连续稳定的在线分解,分解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54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18567.6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7/049 , C02F1/72 , B01J37/03 , B01J37/08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陶粒负载掺铜硫化亚铁的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将铁源和铜源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并加入陶粒颗粒进行吸附;S2:吸附完成后,在物料中能够加入硫化钠进行共沉淀反应;S3:反应后将物料进行干燥和煅烧处理,即得陶粒负载掺铜硫化亚铁的双金属催化剂。本发明开发出一种兼具低成本、高活性以及优良稳定性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实现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228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57406.9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00 ,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微生物电化学的可自动再生人工湿地,涉及环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耦合微生物电化学的可自动再生人工湿地,包括湿地框架以及太阳能供电机构,所述湿地框架的内腔安装有分隔板,所述湿地框架的内腔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第一处理室以及第二处理室。该耦合微生物电化学的可自动再生人工湿地,通过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的配个使用,优点在于可有效提升人工湿地的COD、氨氮和TP的处理表面负荷分别为2~30g/m2•d、2.5~10g/m2•d和0.3~1g/m2•d;湿地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约90%,85%和70%,对氮和磷的再生效果分别可以达到85%和30%左右,有效应对冲击负荷且利用微生物再生可使沸石填料高效精准控制原位再生和重复使用,湿地易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61363.0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抗板结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计包括:35~50份铁粉、20~30份碳粉、30~40份缓冲材料、2~5份黏合剂、8~10份催化剂、20~30份水;缓冲材料按照质量份由12~18份膨润土、8~15份重质碳酸钙、5~15份硅酸镁铝组成;粘合剂按照质量份由1~3份白糊精和1~3份硅酸钠组成;催化剂按照质量份由2~5份铬矿石粉、3~8份氧化钛粉、3~8份黄铜粉组成,通过铁粉、碳粉、缓冲材料、催化剂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黏合剂和水加入初混料中再次拌合,通过反应放热控制拌合过程中混合料的形态,保证混合料均匀;将混合料置入模具中形成椭球型颗粒,通过自然风干及加热鼓风烘干后的高温烧结、冷却获得微电解填料。填料内外无板结,性能稳定、优异,易于成球,具备一定的冷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34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955731.6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745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负载的双金属CuFe2O4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基底生物炭颗粒以及负载在基底上的CuFe2O4催化剂,所述生物炭颗粒负载的CuFe2O4催化剂中CuFe2O4为催化剂,生物炭颗粒为CuFe2O4提升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结构,其中CuFe2O4通过共沉淀形成。本发明通过以生物炭作为载体,前述载体本身有较好的稳定性,CuFe2O4类芬顿催化剂直接负载在生物炭上,结构稳定,制备过程简单,通过生物炭来源广泛,廉价易得,且原材料无毒无害消除了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