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飞灰与超细铁尾矿砂制备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56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3525.5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飞灰与超细铁尾矿砂制备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质量份原料组成:80~100份超细铁尾矿砂,0~15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0~30份粉煤灰,6~10份碱性激发剂;碱性激发剂是由浓度为95%以上的氢氧化钠与模数为2.3的水玻璃互配成模数为1.6~2.0的碱性溶液;其中,SiO2和Na2O的物质的量比为1.6~2.0。本发明主要基于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固体废物协同资源化的原则来合成低碳型固废基碱激发胶凝材料,弥补超细尾矿砂无棱角惰性的缺点,相比于普通水泥具有更高的耐高温、耐酸和耐硫酸盐侵蚀的性能,通过合理调配配方所制备的固废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最大的抗压强度达到57.9MPa。

    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48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5748.9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目标废水处理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得到处理水样;基于各处理水样确定水样组分有机物含量与水样组分碱度,并采集对各废水进行处理时的在线数据,然后基于各在线数据、水样组分有机物含量与水样组分碱度建立特征变化指纹数据库;利用特征变化指纹数据库对初始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利用得到的目标深度学习模型并基于在线数据输出离线数据;利用预设聚类算法对离线数据以及在线数据进行聚类,以利用基于聚类结果构建的目标专家诊断系统诊断目标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这样能够提高诊断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的效率。

    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碱度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93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1897.3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碱度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特征数据,通过控制变量法和废水中的酸性废水水样的特征数据进行各物质厌氧消化过程中碱度生成的试验,以构建碱度生成机理模型;利用对反应器中气体参数和液相参数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数据、对酸性废水水样的碱度进行监测得到的碱度滴定数据和基于反应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状态确定的碱投加数据,结合碱度生成机理模型对初始碱度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基于待检测参数并利用得到的目标碱度预测模型对反应器内部碱度进行预测,以确定反应器中是否需要额外投加碱以及额外投加碱量。准确预测反应器中的碱度以控制外源碱的最低投加量。

    用于废水中H2O2的管式分解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3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1198.3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废水中H2O2的管式分解装置,包括分解管道,分解管道内腔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有前滤网、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前滤网和第一滤组之间填充有锰砂滤料,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之间填充有H2O2分解催化剂;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均包括开设有第一滤孔的第一滤板和开设有第二滤孔的第二滤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可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的重合/错位;分解管道还开有两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的安装口,安装口可拆卸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实现了废水中H2O2在常温、常压及较短时间内连续稳定的在线分解,分解效率高。

    一种高效抗板结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61363.0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抗板结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计包括:35~50份铁粉、20~30份碳粉、30~40份缓冲材料、2~5份黏合剂、8~10份催化剂、20~30份水;缓冲材料按照质量份由12~18份膨润土、8~15份重质碳酸钙、5~15份硅酸镁铝组成;粘合剂按照质量份由1~3份白糊精和1~3份硅酸钠组成;催化剂按照质量份由2~5份铬矿石粉、3~8份氧化钛粉、3~8份黄铜粉组成,通过铁粉、碳粉、缓冲材料、催化剂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黏合剂和水加入初混料中再次拌合,通过反应放热控制拌合过程中混合料的形态,保证混合料均匀;将混合料置入模具中形成椭球型颗粒,通过自然风干及加热鼓风烘干后的高温烧结、冷却获得微电解填料。填料内外无板结,性能稳定、优异,易于成球,具备一定的冷强度。

    一种非均相臭氧活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1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55592.7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臭氧活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金属离子溶液的配置、铁氰化钾溶液的加入、粉末催化剂的负载和得到的固体颗粒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筛网过滤,得到铁钴‑C@Al2O3载体催化剂。本发明通过Co2+与K3[Fe(CN)3]的反应产生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前驱体,经过合适时间的沉积老化,得到的沉淀煅烧后,可以得到具有高活性的臭氧活化金属氧化物,加上C材料的包覆,可以有效提高臭氧的气、固、液传质效率,提升臭氧氧化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通过这种载体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实现了在稳定载体上传质效率,催化活性的提升,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好的处理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