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4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955731.6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745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负载的双金属CuFe2O4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基底生物炭颗粒以及负载在基底上的CuFe2O4催化剂,所述生物炭颗粒负载的CuFe2O4催化剂中CuFe2O4为催化剂,生物炭颗粒为CuFe2O4提升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结构,其中CuFe2O4通过共沉淀形成。本发明通过以生物炭作为载体,前述载体本身有较好的稳定性,CuFe2O4类芬顿催化剂直接负载在生物炭上,结构稳定,制备过程简单,通过生物炭来源广泛,廉价易得,且原材料无毒无害消除了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5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12166.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慧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诊断的污水处理厂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评价模型;利用所述评价模型对所述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进行评分;若评分低于预设评分,则从所述污水处理厂获取与水质关联的运行管理数据;根据所述运行管理数据对所述污水处理厂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对所述污水处理厂进行调控。通过上述方式,结合评价方法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管理,提升了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6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3525.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4B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飞灰与超细铁尾矿砂制备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质量份原料组成:80~100份超细铁尾矿砂,0~15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0~30份粉煤灰,6~10份碱性激发剂;碱性激发剂是由浓度为95%以上的氢氧化钠与模数为2.3的水玻璃互配成模数为1.6~2.0的碱性溶液;其中,SiO2和Na2O的物质的量比为1.6~2.0。本发明主要基于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固体废物协同资源化的原则来合成低碳型固废基碱激发胶凝材料,弥补超细尾矿砂无棱角惰性的缺点,相比于普通水泥具有更高的耐高温、耐酸和耐硫酸盐侵蚀的性能,通过合理调配配方所制备的固废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最大的抗压强度达到57.9MPa。
-
公开(公告)号:CN119848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5748.9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 , G16C20/1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目标废水处理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得到处理水样;基于各处理水样确定水样组分有机物含量与水样组分碱度,并采集对各废水进行处理时的在线数据,然后基于各在线数据、水样组分有机物含量与水样组分碱度建立特征变化指纹数据库;利用特征变化指纹数据库对初始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利用得到的目标深度学习模型并基于在线数据输出离线数据;利用预设聚类算法对离线数据以及在线数据进行聚类,以利用基于聚类结果构建的目标专家诊断系统诊断目标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这样能够提高诊断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冲击模式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18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49317.0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80 , B01J23/889 , B01J37/08 , B01J37/02 , C02F1/72 , C02F1/7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金属复合碳结构臭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方法步骤如下:S1:葡萄糖溶液的配制;S2:将有机金属盐溶解在S1的葡萄糖溶液中;S3:在S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γ‑Al2O3小球,浸渍后烘干;S4:将S3烘干后的固体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热解,经冷却和酸洗后即得多金属复合碳结构臭氧催化剂。本发明通过葡萄糖作为碳源,隔绝氧气高温煅烧后得到碳材料,与金属盐形成的结构中包括金属碳(M‑C),有机碳(COOR)以及石墨碳(C HOPG),可以强化臭氧催化过程中的固、液、气三相传质,显著提升了臭氧氧化污染物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9468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64920.3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L5/46 , C02F11/121 , C02F11/06 , C02F11/10 , C02F1/28 , B01D53/02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5/46 , B01D53/02 , B01D2257/2064 , B01D2257/302 , B01D2257/7027 , C02F1/281 , C02F1/283 , C02F11/06 , C02F11/10 , C02F11/12 , C02F2101/345 , C02F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泥减量炭化资源化的处理工艺方法,方法步骤如下:(1)烘干:对污泥接收仓内的污泥的含水率进行测定,然后通过污泥输送泵将污泥接收仓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泥烘干机内对污泥进行烘干;(2)氧化:经污泥烘干机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机运输至外热式回转氧化炉中进行氧化处理;(3)炭化:经氧化处理后的污泥通过链斗输送机运输至外热式回转炭化炉中进行炭化处理;(4)活化:炭化料料仓中的物料经炭化料输送机运输至活化炉进行活化处理,即得活性炭。本发明采用“烘干+氧化+炭化+活化+成品制备”的流程,对污泥进行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且制得的活性炭材料比表面积大于500㎡/g,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993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1897.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9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碱度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特征数据,通过控制变量法和废水中的酸性废水水样的特征数据进行各物质厌氧消化过程中碱度生成的试验,以构建碱度生成机理模型;利用对反应器中气体参数和液相参数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数据、对酸性废水水样的碱度进行监测得到的碱度滴定数据和基于反应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状态确定的碱投加数据,结合碱度生成机理模型对初始碱度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基于待检测参数并利用得到的目标碱度预测模型对反应器内部碱度进行预测,以确定反应器中是否需要额外投加碱以及额外投加碱量。准确预测反应器中的碱度以控制外源碱的最低投加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1198.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废水中H2O2的管式分解装置,包括分解管道,分解管道内腔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有前滤网、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前滤网和第一滤组之间填充有锰砂滤料,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之间填充有H2O2分解催化剂;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均包括开设有第一滤孔的第一滤板和开设有第二滤孔的第二滤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可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的重合/错位;分解管道还开有两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滤组和第二滤组的安装口,安装口可拆卸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对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实现了废水中H2O2在常温、常压及较短时间内连续稳定的在线分解,分解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61363.0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抗板结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计包括:35~50份铁粉、20~30份碳粉、30~40份缓冲材料、2~5份黏合剂、8~10份催化剂、20~30份水;缓冲材料按照质量份由12~18份膨润土、8~15份重质碳酸钙、5~15份硅酸镁铝组成;粘合剂按照质量份由1~3份白糊精和1~3份硅酸钠组成;催化剂按照质量份由2~5份铬矿石粉、3~8份氧化钛粉、3~8份黄铜粉组成,通过铁粉、碳粉、缓冲材料、催化剂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黏合剂和水加入初混料中再次拌合,通过反应放热控制拌合过程中混合料的形态,保证混合料均匀;将混合料置入模具中形成椭球型颗粒,通过自然风干及加热鼓风烘干后的高温烧结、冷却获得微电解填料。填料内外无板结,性能稳定、优异,易于成球,具备一定的冷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55592.7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75 , C02F1/72 , C02F1/7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臭氧活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金属离子溶液的配置、铁氰化钾溶液的加入、粉末催化剂的负载和得到的固体颗粒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筛网过滤,得到铁钴‑C@Al2O3载体催化剂。本发明通过Co2+与K3[Fe(CN)3]的反应产生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前驱体,经过合适时间的沉积老化,得到的沉淀煅烧后,可以得到具有高活性的臭氧活化金属氧化物,加上C材料的包覆,可以有效提高臭氧的气、固、液传质效率,提升臭氧氧化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通过这种载体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实现了在稳定载体上传质效率,催化活性的提升,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好的处理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