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133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27885.0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鱼类受精卵的孵化装置。该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孵化池上方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孵化池内设有用于收集鱼卵的人工鱼巢。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连接有向孵化池内进行洒水的花洒。所述孵化池底部的第一进水口自下向上向孵化池内供水,使得孵化池内水体可以始终处于流动状态,确保水体内含氧充足,防止鱼卵因粘聚在一起而出现缺氧情况,确保鱼卵正常孵化,另外所述第二进水口由上向下通过花洒将水洒在孵化池的水面上,花洒结构在可以在满足换水量、保证水流的情况下做到减缓水的冲力,避免水流冲破受精卵和/或刚出膜的鱼苗。
-
公开(公告)号:CN1055946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127929.X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肉食性鱼类的驯食装置。包括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以及置于水中的饵料盛放部件,所述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的出口均与所述饵料盛放部件底部相通。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有饵料的所述饵料盛放部件置于水中,所述饵料一般选择相比活体饵料价格较为便宜的配合饲料,本发明通过通气装置将气流由饵料盛放部件底部通入饵料盛放部件内部,位于饵料盛放部件内部的饵料就会被气流带起,并处于上下悬浮运动的状态,同时,鱼油加料装置将鱼腥味较重的鱼油通过进气孔进入饵料盛放部件内和饵料混匀,进一步促使鱼误认为投喂的饵料为游动的活鱼,促使鱼进食该类非活体饵料,从而达到驯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4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3242.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B77/00 , A01B49/06 , A01B49/04 , A01B49/02 , A01B3/74 , A01B15/06 , A01B33/02 , A01B33/10 , A01B29/02 , A01C15/12 , A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砂姜黑土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砂姜黑土耕地质量提升用修复系统,包括移动座,移动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箱,支撑箱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支撑箱的一侧设有输送架,移动座的顶端固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轴连接有与输送架侧壁固接的升降板,输送架的顶端设有贯穿投料口并延伸至支撑箱内部的导料板,输送架上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上等距离安装有与输送架顶面滑动接触的推料板;本发明不仅对土地进行除草工作,还可以将铲除的草作为粉碎施肥机构所需的草原料,通过对草料粉碎,并将粉碎草料分散落至砂姜黑土地上,实现碎草料的施肥工作,进而实现对砂姜黑土地的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7242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7894.X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A01K61/00 , A01K63/04 , C02F1/50 , C02F9/00 , C02F2301/08 , C02F230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该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包括操作步骤:先向水塘内蓄满水;接着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氯硝柳胺,每亩塘每米水深氯硝柳胺的投入量控制在2?3kg;7?10天后,再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硫酸铜,每亩塘每米水深硫酸铜的投入量控制在0.75?1.25kg;4?5天后,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投入量150?200g;2天后,将上述水体用于鱼卵孵化过程。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从水源处杀灭病原体,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产黏性卵的大口黑鲈、鱼卵孵化周期长的沙塘鳢等名特鱼类,利用处理后的水体进行鱼卵孵化时有效解决了鱼卵在孵化过程中发生水霉病的问题,孵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47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03242.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B77/00 , A01B49/06 , A01B49/04 , A01B49/02 , A01B3/74 , A01B15/06 , A01B33/02 , A01B33/10 , A01B29/02 , A01C15/12 , A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砂姜黑土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砂姜黑土耕地质量提升用修复系统,包括移动座,移动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箱,支撑箱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支撑箱的一侧设有输送架,移动座的顶端固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轴连接有与输送架侧壁固接的升降板,输送架的顶端设有贯穿投料口并延伸至支撑箱内部的导料板,输送架上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上等距离安装有与输送架顶面滑动接触的推料板;本发明不仅对土地进行除草工作,还可以将铲除的草作为粉碎施肥机构所需的草原料,通过对草料粉碎,并将粉碎草料分散落至砂姜黑土地上,实现碎草料的施肥工作,进而实现对砂姜黑土地的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0842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32676.1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迟浩淼 , 丁淑荃 , 李西雷 , 金生振 , 沈培杰 , 张俊荣 , 余护 , 陈德贵 , 梁聪 , 付诗钦 , 许太军 , 刘小飞 , 王菲菲 , 蒋语 , 林怀志 , 江宁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自循环繁殖隔离盒。该繁殖隔离盒设置在鱼缸中,包括柱状盒体和与盒体适配的顶盖,盒体的底面开设有连通孔,环绕顶盖圆周设置有漂浮腔,使繁殖隔离盒能够漂浮在鱼缸水面;还包括水提升装置,水提升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开放的空心管,以及设置在空心管管腔内的曝气石,空心管竖直设置且底端位于水面以下,空心管的顶端朝向顶盖表面弯折,曝气石设置在水面以下,曝气石曝气使空心管内水面上升并自空心管的顶端流出,顶盖上开设进水口用于接收来自空心管的水流。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卵生观赏鱼类鱼卵孵化和鱼苗生长的一体化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0572429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127894.X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该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包括操作步骤:先向水塘内蓄满水;接着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氯硝柳胺,每亩塘每米水深氯硝柳胺的投入量控制在2‑3kg;7‑10天后,再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硫酸铜,每亩塘每米水深硫酸铜的投入量控制在0.75‑1.25kg;4‑5天后,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投入量150‑200g;2天后,将上述水体用于鱼卵孵化过程。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从水源处杀灭病原体,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产黏性卵的大口黑鲈、鱼卵孵化周期长的沙塘鳢等名特鱼类,利用处理后的水体进行鱼卵孵化时有效解决了鱼卵在孵化过程中发生水霉病的问题,孵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13387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127885.0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鱼类受精卵的孵化装置。该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孵化池上方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孵化池内设有用于收集鱼卵的人工鱼巢。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连接有向孵化池内进行洒水的花洒。所述孵化池底部的第一进水口自下向上向孵化池内供水,使得孵化池内水体可以始终处于流动状态,确保水体内含氧充足,防止鱼卵因粘聚在一起而出现缺氧情况,确保鱼卵正常孵化,另外所述第二进水口由上向下通过花洒将水洒在孵化池的水面上,花洒结构在可以在满足换水量、保证水流的情况下做到减缓水的冲力,避免水流冲破受精卵和/或刚出膜的鱼苗。
-
公开(公告)号:CN10559464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27929.X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肉食性鱼类的驯食装置。包括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以及置于水中的饵料盛放部件,所述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的出口均与所述饵料盛放部件底部相通。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有饵料的所述饵料盛放部件置于水中,所述饵料一般选择相比活体饵料价格较为便宜的配合饲料,本发明通过通气装置将气流由饵料盛放部件底部通入饵料盛放部件内部,位于饵料盛放部件内部的饵料就会被气流带起,并处于上下悬浮运动的状态,同时,鱼油加料装置将鱼腥味较重的鱼油通过进气孔进入饵料盛放部件内和饵料混匀,进一步促使鱼误认为投喂的饵料为游动的活鱼,促使鱼进食该类非活体饵料,从而达到驯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2074245U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20433780.8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迟浩淼 , 丁淑荃 , 李西雷 , 金生振 , 汪祖军 , 沈培杰 , 张俊荣 , 余护 , 陈德贵 , 王菲菲 , 林怀志 , 蒋语 , 江宁江 , 刘小飞 , 许太军 , 蔡青 , 鲁晶晶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扣蟹养殖两用增氧装置。包括送水管、分水件和调节管,分水件套设在水管上并与水管连通,送水管在分水件两侧分别设置截止阀;分水件由中心主管和次级支管组成,若干个次级支管设置在中心主管相对的两侧,形成鱼骨状结构;调节管为空心管,空心管的管径与次级支管的管径适配,使得调节管能够与次级支管连接,调节管上还设置阀门,调节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喷水装置或纳米增氧管。本装置适用于中、浅水,并有高溶氧量需求的稻田套养环境,可以进行注水和增氧的双重调节,达到注水/充气增氧的灵活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