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9127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05475.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工厂及立体栽培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活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雨水收集机构,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伸展机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若干个纵向流水槽、横向流水槽、两个流水管、水箱、过滤网以及供水结构;若干个所述纵向流水槽开设在移动板以及支撑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在下雨的天气时,通过支撑架以及移动板的表面,然后通过纵向流水槽流入到横向流水槽中,最终通过流水管进入到水箱的内部,可对雨水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可以后期可通过供水结构用于喷灌、打药、水肥一体化循环利用;由于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防止后期清理太阳能板表面杂物时,杂物随雨水流入水箱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5082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93269.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田环境下早期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有标签数据的影像数据;步骤二:模型构建模块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影像数据进行特征波长提取,构建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步骤三:监测模块在大田环境下,在多个监测点上设置智能孢子捕捉仪对赤霉病病菌孢子进行捕捉,当超过10%的监测点捕捉到赤霉病病菌孢子发出预警时,根据预警区域确定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步骤四:识别模块基于无人机对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航拍,通过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分析小麦影像特征,识别出患有小麦赤霉病的病株和病源点位置分布,对于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更加方便和高效,节约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63271.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涉及精确测距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高精度非接触观测鸟类距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目标鸟类P,并在目标鸟类的警戒范围外任意设置至少两个观测点A,B,且任意两个观测点A,B与目标鸟类P之间的连线均能构成三角形;步骤二,获取所述观测点A,B处的坐标,并计算两个所述观测点A,B之间的第一距离SAB;步骤三,获取观测点A与目标鸟类P以及观测点A与观测点B构成第一夹角a,再获取观测点B与目标鸟类P以及观测点B与观测点A构成第二夹角b。本方案在鸟类警戒范围之外进行测量,不会惊动鸟类,不会影响对鸟类的监测观察;通过数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获得精确数值,观测出的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08316.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模型的秸秆综合利用识别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无人机分别获取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目标图像数据;根据低空原始影像数据识别目标农作物的农作物类别;根据高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预测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根据红外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计算农作物秸秆的燃烧量和还田量;自动分类生成秸秆利用方式统计图表,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的自动识别。通过采集分析目标种植区域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类型的影像数据,计算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燃烧量和还田量,可以快速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识别监测,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899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083128.8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自走式遥控点施施肥机,包括:底盘行走部分、电控点施肥机构、智能控制部分、蓄电池;电控点施肥机构,安装在底盘行走部分的车架上,智能控制部分,安装在车架上表面的前端;遥控点施施肥方法,包括模拟摄像头采集植株图片信息,传递给单片机控制装置,单片机控制装置根据施肥机行驶速度计算出电控排肥装置中步进电机的工作时刻和转速;单片机控制装置发出驱动器信号,驱动器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转动带动漏肥转盘旋转一周,肥料由锥形肥料漏斗经漏肥转盘的缺口处下落一次,再经导管和开沟器施肥,完成一次点施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082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793269.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田环境下早期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有标签数据的影像数据;步骤二:模型构建模块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影像数据进行特征波长提取,构建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步骤三:监测模块在大田环境下,在多个监测点上设置智能孢子捕捉仪对赤霉病病菌孢子进行捕捉,当超过10%的监测点捕捉到赤霉病病菌孢子发出预警时,根据预警区域确定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步骤四:识别模块基于无人机对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航拍,通过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分析小麦影像特征,识别出患有小麦赤霉病的病株和病源点位置分布,对于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更加方便和高效,节约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33185.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氮菌富集和用纤维素培养固氮菌降解染料的方法。固氮菌的富集和用纤维素培养固氮菌降解染料的方法包括:1、采集土样作为接种源,利用培养基进行培养;2、将步骤1中的混菌接入含培养基的培养瓶中,通入氮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富集固氮菌;3、将步骤2中富集好的固氮菌离心收集,重悬于无碳源的培养基中以获得高浓度菌悬液;4、将步骤3中的菌悬液接种到含纤维素和染料的培养基中,确定培养基中糖、蛋白质和染料浓度的变化以及固氮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本发明为固氮混菌处理染料(如偶氮染料甲基橙)废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路线,具有低成本、环保等优势,在废纸纤维素利用和染料降解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53936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43306.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22 , G06V20/13 , G06V20/52 , G06Q10/06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松褐天牛诱捕器松材线虫预警方法及其系统。所述预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诱捕器对监测区域内的昆虫进行捕捉;步骤S2:首先判断是否捕捉到昆虫,在捕捉到昆虫后,采用目标检测模型对所述昆虫进行图像识别,判断所述昆虫是否为松褐天牛,当为松褐天牛时计数;步骤S3:若所述昆虫为松褐天牛,则根据松褐天牛的数量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松材线虫病及时有效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6386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22984.4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M7/0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田工作的可自调节平衡的热雾机,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行走动力机构、自动调节平衡机构和药物喷洒机构;所述行走动力机构、自动调节平衡机构和药物喷洒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上部,且所述行走动力机构向所述行走机构提供动力,所述药物喷洒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部的前端,所述行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部的后端。本发明与现有的热雾机相比,能过在水稻田和水面上进行喷洒作业,降低了水稻和一些需要在水面或者靠近水源附近种植作物的受害率,提高施药效率和防治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动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08316.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模型的秸秆综合利用识别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无人机分别获取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目标图像数据;根据低空原始影像数据识别目标农作物的农作物类别;根据高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预测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根据红外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计算农作物秸秆的燃烧量和还田量;自动分类生成秸秆利用方式统计图表,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的自动识别。通过采集分析目标种植区域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类型的影像数据,计算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燃烧量和还田量,可以快速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识别监测,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