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0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64555.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口黑鲈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大口黑鲈循环养殖系统,包括若干个养鱼池以及一个过渡池和一个暂存池,所述过渡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槽连通,所述的暂存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各个通路内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过渡池内中部设置内筒,所述内筒和过渡池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过滤腔,且内筒的壳体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器连通的溢水孔,所述的过滤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底部过滤层、中间过滤层以及顶部过滤层,所述养鱼池内液面高于过渡池内顶部过滤层的顶端高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养殖鱼苗的养鱼池可进行水路循环,在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过滤改善,方便养殖鱼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20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36367.5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铜鱼池塘人工驯养方法,该方法将人工驯养过程分成小水体暂养阶段和池塘驯养两阶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小水体暂养和池塘驯养的两个阶段,解决了驯化初期由于捕捞、运输或环境改变等引发的铜鱼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营养不良、应急等造成的驯养成活率过低问题,加上合理的池塘设施建设、喂养方式以及日常管理,有效提高了铜鱼人工驯养的成活率,使成活率可达80%及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793298.0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具;2)选址;3)筑石坝;4)铺设塑料薄膜;5)掏横沟和纵沟;6)放置渔网;7)收网;8)恢复河床。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溪涧小型鱼类为避免搁浅而在水位降低时逆流而上的生活习性;捕鱼工具廉价、简单、易得,无机械操作,无耗材和化学药品,能快速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绿色环保。巧妙地将渔网分成捕鱼网和装鱼网两个区域,使进网的鱼难以逃逸,捕捞效果优良;且10mm的网目大小可以滤掉一龄以内的幼鱼,仅捕捞一龄以上的成鱼,在合理捕捞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了鱼类资源的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53195.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1/80 , B01F27/90 , B01F35/75 , B01F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用鱼料投喂设备,包括漂浮板,其为圆盘状设计,所述漂浮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且支撑板限位块的表面知转动连接有投料圆筒。该养殖用鱼料投喂设备,设置有防护挡板与第三齿轮,使本装置工作时,通过防护挡板在不工作时对出料管的一端进行遮挡防护,使得出料管不会被雨水杂质侵入,从而防止出料管和投料圆筒内部的饲料被干扰变质,提高饲料的保存性能,增加了本装置的防杂保护性能,减少鱼类患病死亡,在需要投料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支撑柱和连接杆转动,使得连接杆通过传动齿板带动第三齿轮和防护挡板转动,从而露出出料管进行工作,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52364.3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鳜鱼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鳜鱼幼苗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鳜鱼幼苗投放入饲养设备内部,对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投喂活饵2‑4天,等待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稳定,当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稳定后,对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投放死饵料鱼,第2天对粉料和死饵料鱼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好的物料投放入饲养设备内部,持续2‑5天,当粉料和死饵料鱼投放结束后,将颗粒料和死饵料鱼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好的物料投放入饲养设备内部,持续2‑3天。本发明可对鳜鱼幼苗驯化,不仅驯化方法精细,且驯化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使用方便,可根据驯化需求简单方便的对驯化设备进行调控,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337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50571.8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37 , A23K10/22 , A23K10/30 , A23K20/10 , A23K10/12 , A23K20/158 , A23K20/174 , A23K20/147 , A23K20/28 , A23K20/20 , A23K30/00 , A23L3/3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茶多酚的鱼饲料,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成成分:豆粕100‑150份、鱼粉40‑50份、茶多酚10‑15份、腐殖质20‑30份、秸秆发酵粉20‑30份、天然矿物质粉10‑15份、鱼腥草8‑1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8份、复合维生素3‑5份、中药提取液份8‑12份、疏松保水剂3‑5份、植物油3‑8份、诱食剂2‑3份、分散剂2‑4份、食盐1‑3份和防腐剂1‑2份。本发明通过在饲料内加入茶多酚,茶多酚在鱼类体内能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有助于维护细胞健康,同时具有抗炎症、促进代谢和神经系统保护功能,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同时加入中药提取液,增强鱼类的消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力,提高鱼类成活率,降低发病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14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364555.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口黑鲈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大口黑鲈循环养殖系统,包括若干个养鱼池以及一个过渡池和一个暂存池,所述过渡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槽连通,所述的暂存池和各个养鱼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各个通路内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过渡池内中部设置内筒,所述内筒和过渡池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过滤腔,且内筒的壳体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器连通的溢水孔,所述的过滤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底部过滤层、中间过滤层以及顶部过滤层,所述养鱼池内液面高于过渡池内顶部过滤层的顶端高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养殖鱼苗的养鱼池可进行水路循环,在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过滤改善,方便养殖鱼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93298.0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具;2)选址;3)筑石坝;4)铺设塑料薄膜;5)掏横沟和纵沟;6)放置渔网;7)收网;8)恢复河床。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溪涧小型鱼类为避免搁浅而在水位降低时逆流而上的生活习性;捕鱼工具廉价、简单、易得,无机械操作,无耗材和化学药品,能快速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绿色环保。巧妙地将渔网分成捕鱼网和装鱼网两个区域,使进网的鱼难以逃逸,捕捞效果优良;且10mm的网目大小可以滤掉一龄以内的幼鱼,仅捕捞一龄以上的成鱼,在合理捕捞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了鱼类资源的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221449546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20089133.X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鳜鱼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鳜鱼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制氧组件、输氧组件和加热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夹板,在固定夹板的底部开设有夹紧槽,制氧组件包括安装在固定夹板侧部的输氧风机,在输氧风机上安装有多个氧气输送管,氧气输送管的一端贯穿固定夹板的底部,通过在固定夹板的侧部安装有制氧风机,通过风机运作,将氧气从氧气输送管输送至竖向输氧管,并从底部输送至所安装的横向输氧管,横向输氧管和竖向输氧管可根据实际长度和宽度进行设定,氧气在输氧管内部形成压强后,从所开设的氧气输出孔向水环境中释放氧气泡,使得氧气从水环境最底部注入,从而实现能够对水环境均匀输入氧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7039527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2980804.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骨骼标本瓶陈列架,包括基板,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标本瓶的圆柱筒,圆柱筒的内部均固定有无底内筒,并在无底内筒中设置了两个带有倒刺状横纹的弧形橡胶块,圆柱筒的内部设了可以跟随标本瓶旋转的圆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倒刺的橡胶块对标本瓶的底部进行夹紧固定,倒刺状横纹压紧在瓶身靠近底端的侧表面,卡住标本瓶,使其不易被取下,可以有效防止晃动或者被无意间碰倒,操作简单,同时对于标本瓶遮挡范围较小,不影响展览,取下过程简单便捷,向下按压标本瓶,然后旋转即可拔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