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91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631775.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旋耕施肥机条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方式和“保基肥、增追肥”基追并重(基氮:追氮=5:5)的最优壮苗抗涝渍氮肥运筹方式)与传统栽培技术(“耕翻撒肥大播量撒播”传统播种方式和“一炮轰”施肥方法)比较试验结果可见,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明显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建立合理群体,克服传统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易倒伏的弊端,增强冬小麦根系活力和发根力,提升冬小麦抗涝渍能力,可显著减轻冬小麦中后期涝渍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55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74552.X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养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净化式水循环鱼缸。本发明包括缸体,缸体缸腔形成用于饲养水草及水生类动物的饲养空间,本鱼缸还包括水循环组件,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液流管及用于泵取缸体缸腔内水液的水泵,缸体缸腔内水液经由液流管进水端吸入,并经由物理过滤组件过滤后返流至缸体缸腔内;所述液流管的出水端高度与缸体缸腔内液面高度平齐,且液流管的出水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物理过滤组件包括沿水液行进方向依序设置的生化棉及陶瓷环。本发明在自成景观的同时,还具备了可自循环和自净化功能的生态体系,鱼缸液面结膜现象也得到有效改善,鱼缸水质亦可得到有效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350876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31805.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泰狮金鱼人工繁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泰狮金鱼的室内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亲本养殖、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养殖步骤,鱼苗在孵化1‑2天后转移至养殖缸,保持养殖缸温度20‑25℃,水体pH7.5‑8.5,采用水草灯或鱼灯保持光照8h/天,并投喂开口料,使用流水过滤系统清洁水体,保证养殖缸内水体更新速度为每天1/4‑2/3缸。本申请在室内模拟了室外自然环境,完成泰狮金鱼的繁殖过程,受精卵孵化率在90%以上,当年泰狮金鱼成活率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5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074552.X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养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净化式水循环鱼缸。本发明包括缸体,缸体缸腔形成用于饲养水草及水生类动物的饲养空间,本鱼缸还包括水循环组件,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液流管及用于泵取缸体缸腔内水液的水泵,缸体缸腔内水液经由液流管进水端吸入,并经由物理过滤组件过滤后返流至缸体缸腔内;所述液流管的出水端高度与缸体缸腔内液面高度平齐,且液流管的出水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物理过滤组件包括沿水液行进方向依序设置的生化棉及陶瓷环。本发明在自成景观的同时,还具备了可自循环和自净化功能的生态体系,鱼缸液面结膜现象也得到有效改善,鱼缸水质亦可得到有效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87391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31775.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2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旋耕施肥机条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方式和“保基肥、增追肥”基追并重(基氮:追氮=5:5)的最优壮苗抗涝渍氮肥运筹方式)与传统栽培技术(“耕翻撒肥大播量撒播”传统播种方式和“一炮轰”施肥方法)比较试验结果可见,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明显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建立合理群体,克服传统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易倒伏的弊端,增强冬小麦根系活力和发根力,提升冬小麦抗涝渍能力,可显著减轻冬小麦中后期涝渍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04704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38354.8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 A01C21/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淮海南部地区小麦玉米周年增产培育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使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使耕层土壤孔隙度增加,能使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提高,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同时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反映外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总量的影响,也反映了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变化情况。本发明的方法能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能使耕层土壤容重降低,含水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6314574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0844761.0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景观缸造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莫斯水草辅助生长及造景装置。装置包括底座和与底座相连的若干根枝状丝,枝状丝靠近底座一端彼此扭结形成杆状支撑段,枝状丝远离底座的一端自支撑段末端向四周分散并下弯形成垂柳状附着段。本装置中垂柳状的附着部可以为莫斯水草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莫斯水草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更旺盛,同时莫斯水草沿附着部的走向下垂生长,为景观缸提供了新颖的水草造型,方便营造更多景观层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