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1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751776.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鳞副泥鳅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方法,属于淡水鱼类苗种培育领域。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育池,2鳜催产与孵化,3大鳞副泥鳅配套繁殖,4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本发明运用大鳞副泥鳅繁殖周期长、可高密度培育且营养丰富的特性,进行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共培育;大鳞副泥鳅苗种特有平游期及形态特征易被鳜苗捕食、消化,可提高鳜苗开口期存活率;大鳞副泥鳅苗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促进鳜苗快速生长,是鳜仔鱼开口的优质饵料鱼。本发明在鳜鱼开口时足量供给适口饵料鱼,避免每日捕捞鲢、鲂等苗种来投喂鳜苗种,省去人工捞取饵料鱼苗种的繁重工作量,创造性地延长鳜鱼苗种繁殖周期,极大提高鳜鱼苗种的年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81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51776.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鳞副泥鳅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方法,属于淡水鱼类苗种培育领域。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育池,2鳜催产与孵化,3大鳞副泥鳅配套繁殖,4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本发明运用大鳞副泥鳅繁殖周期长、可高密度培育且营养丰富的特性,进行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共培育;大鳞副泥鳅苗种特有平游期及形态特征易被鳜苗捕食、消化,可提高鳜苗开口期存活率;大鳞副泥鳅苗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促进鳜苗快速生长,是鳜仔鱼开口的优质饵料鱼。本发明在鳜鱼开口时足量供给适口饵料鱼,避免每日捕捞鲢、鲂等苗种来投喂鳜苗种,省去人工捞取饵料鱼苗种的繁重工作量,创造性地延长鳜鱼苗种繁殖周期,极大提高鳜鱼苗种的年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92371.3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口黑鲈Nesfatin‑1蛋白及其原核表达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次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出大口黑鲈Nesfatin‑1蛋白,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大量可溶性重组蛋白,浓度达到1.05mg/mL;ELISA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04800以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好,组织免疫荧光方法验证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肝胰脏中的Nesfatin‑1蛋白。采用本方法实现了大口黑鲈Nesfatin‑1蛋白的体外表达和制备出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完全可以满足相关实验需要,为深入研究大口黑鲈Nesfatin‑1蛋白生物学功能提供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222033753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534935.7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D29/01 , C02F1/0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顶部安装有站架和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软管,且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软管的底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位于养殖池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进水软管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养殖池内部的废水能够有效的被抽离干净,解决了现有装置因养殖池较大而难以对其最底部的废水进行抽离的问题,避免了养殖池内部仍存有废水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增加了该装置对养殖池废水处理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1901940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509166.5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苗鱼卵孵化装置,包括由箱体及盖体组成的养殖箱,所述的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内嵌有LED灯,所述的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孵化组件的转动装置,所述的孵化组件包括敞口状设置的孵化托盘以及插接在孵化托盘内的鱼卵托盘,且孵化托盘的底部设有使孵化组件始终处于水平位置的重力平衡块,所述的箱体内还设有游动管,所述的游动管整体位于转动装置的上方且与转动装置相避让,所述游动管的上管口与LED灯的位置相吻合。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转动装置的转动带动箱体内部的水流流动,可加速鱼卵的孵化效率;利用鱼的趋光性将孵化出来的鱼苗吸引至游动管处,可有效实现鱼卵和鱼苗的分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