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7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3919.9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碗机的运行控制方法及洗碗机,其中洗碗机包括清洗槽,设置在清洗槽内的喷淋臂,与喷淋臂连通的水泵,以及驱动水泵中的叶片转动的驱动电机,喷淋臂的上侧表面设有多个上喷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臂的下侧表面还设有多个下喷淋孔,在洗碗机执行清洗程序过程中,如果检测出清洗槽内产生的泡沫量达到需要执行消泡措施的条件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循环执下消泡操作,直至清洗槽内产生的泡沫量未达到需要执行消泡措施的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喷淋臂下表面设置下喷淋孔,向下喷射的水流可以破坏泡沫结构,达到消泡的效果,另外,驱动电机转速高低交替运行及正反转的运行控制,实现了提升清洗能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83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4514.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相对洗涤腔内胆底壁局部下凹的回水区域及设于该回水区域中的水泵、集渣篮、加热件,所述水泵与集渣篮并排且相邻布置,所述加热件设于水泵之下,所述回水区域的侧壁围合在水泵与集渣篮外围,所述水泵设置有偏置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延伸至回水区域的中央部位且靠近集渣篮侧壁布置。本发明将水泵与集渣篮并排且相邻布置,将加热件设置在水泵之下,缩小了回水区域的空间,节约用水量,提高回水速度及水效;水泵的偏置出水口将出水引导至水泵边缘处,将水泵偏置在清洗机底部就能实现出水口的居中布置,基于此,集渣篮也可以在清洗机底部更加居中,有利于提高集渣效果,并进一步提高回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8357.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及水泵,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回水区域,水泵设于回水区域中,水泵包括泵壳及叶轮,泵壳底部开有入水口、侧部设置有沿周向向外螺旋延伸的流道,该流道的末端形成泵壳的出水端,所述叶轮能转动地设于泵壳中。本发明将水泵设置在回水区域中,在水泵底部开设与回水区域直接连通的入水口,形成开放式水泵,无需管道连接即可实现回水区域与水泵之间的水流连通,便于实现水泵无余水;本实用新的水泵泵壳将叶轮完全包围其中,减少了容积泄漏损失,同时,水泵通过螺旋延伸的流道实现水流的加压汲出,既满足了水流的加压需求,又减少了水流输出折弯路径,有利于降低流体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泵水效率及扬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2365.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清洗机的水流系统及清洗机,水流系统包括回水区域及设于回水区域中的水泵、集渣篮、加热件,所述回水区域中形成用于安装水泵的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加热件的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集渣篮的第三安装区,所述水泵底部设置有朝向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布置的吸水口,且该吸水口对应第二安装区的面积与对应第三安装区的面积相当。本发明使水泵吸水口朝向集渣篮的面积与朝向加热件的面积相当,从而使吸水口对应集渣、加热功能区域的水流量得到平衡,既避免了局部水流量过大而导致的吸空问题,从而避免水流起泡,提高清洗效果,又能使流经兼顾集渣篮的集渣效果及加热件的加热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回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36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5004.2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装配时:(1)将喷淋臂的进水口朝上放置,将第二连接件套置在进水套的外周并自由下落;(2)将第一连接件套置在进水套外周并向下移动利用第一限位组件将第一连接件与进水套锁紧连接;(3)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喷淋臂组合成的整体置于水泵上方,进水口朝下,转动第二连接件利用第二限位组件将其锁紧在水泵上;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面与第二连接件的内顶壁之间构成所述的配合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面对应出水套的顶部布置。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采用上下方向上相互抵压转动配合的配合面,相较于现有的卡环配合方式,力的配合面大而平稳,有利于提高喷淋臂的转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16848.9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水泵及清洗机,包括泵壳、盖板、叶轮,泵壳底部开有吸水口、顶部开有第一出水口、侧部开有第二出水口,盖板设于泵壳中且将泵壳内腔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下腔体的周向上形成有相对布置且用于将水流双向汲出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二出水口设于下腔体的侧部且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盖板边缘开有供第二流道与上腔体相连通的缺口,第一出水口与上腔体相连通。本发明利用盖板在泵壳中约束出了用于将水分流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在其分流作用下,消除了两路出水的干涉问题,降低了水流能量损失,使两路出水均可保持较高的扬程及较大的水流量;本发明水泵的运行仅依靠一个叶轮即可完成,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007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16030.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IPC: A47L1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导叶及开放式水泵、清洗机,空间导叶包括盖板及导流片,导流片为多个且竖向布置在盖板的下表面上,多个导流片在盖板周向上间隔排布且自盖板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盖板在周向上分为相互衔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导流片对应第一部分布置,第二部分处形成有开口,导流片顶部所对应的盖板部分至少局部缺失形成供分水流道与盖板上方相连通的缺口。导流片之内围合出了供一股水流分出的分水流道,导流片之外围合出了供另一股水流分出的开口,水流在周向流动过程中自动分流为两股,消除了分流水流的干涉问题,避免了水流能量损失,在简化水泵结构的基础上,使水流压力满足泵水需求,提高了泵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4529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67934.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流系统及清洗机,水流系统包括喷臂及导流座,喷臂的底壁上开有进水口,喷臂中具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流道,导流座的下部和/或底部具有入水口、顶部具有与喷臂的进水口相对应连接的上端口,导流座的顶部设置有能与喷臂进水口相插配连接的插接部,上端口位于该插接部的顶部。本发明的导流座与喷臂进水口相插配连接,插接部与进水口之间形成有装配间隙,流道的喉口向进水口处延伸且延伸至装配间隙处,这样,在清洗过程中,喷臂的负压区域位于进水口内侧,而喷臂流道的其他部位均为正压,该正压可将少量水压入装配间隙中,从而对进水口进行水封,避免进水口处漏液或吸入气体,从而提高水流喷射扬程及清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88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35838.X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IPC: F04D29/22 , F04D29/24 , F04D29/18 , F04D29/42 , F04D29/44 , F04D13/12 , F04D15/00 , A47L15/08 , A47L1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轮结构及其应用,叶轮结构具有位于中心的轴及多个在轴的外周壁上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叶片,叶片具有相互衔接的上段及下段,上段为离心叶片,下段为自上而下沿轴的转动方向逐渐弯曲的轴流叶片,该轴流叶片由具有第一弧度的第一片体与具有第二弧度的第二片体相互衔接而成。本发明的开放式双泵系统中,位于上部的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及上叶轮为底部喷淋供水,位于下部的第三容置腔及叶轮结构为顶部和/或中部喷淋供水,由于两路水流的动力由相应的泵独立供给,提高了各路水流的扬程及水流量,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本发明的双泵系统便于拆装,将上壳体自下壳体上拆下,可对上壳体、上叶轮及下壳体进行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680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44948.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IPC: A47L1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包括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本体中部具有集水腔,本体一侧具有与集水腔相连通的第一流道,本体另一侧具有与集水腔相连通的第二流道,集水腔所对应的型线包括呈中心对称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一线段包括相互衔接且弧度不同的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第二线段包括相互衔接且弧度不同的第三圆弧段、第四圆弧段。沿水流流动方向,该第一线段、第二线段使集水腔形成渐开式的蜗壳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增大输出水流的水压,从而提高水流喷射扬程;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均包括相互衔接且弧度不同的三段圆弧段,该结构以尽可能少的圆弧结构实现了蜗壳的离心作用,并减少了能量损失,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喷射水流的扬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