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4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500857.5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阻型BN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在B/N骨架上引入大位阻基团,例如苯基取代的咔唑基、萘基、蒽基、酚唖嗪等,可以破坏B/N分子的平面性,进而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器件效率;同时,实现共振面和位阻面的“面对面”空间布局,减小因共振面本征平面特征引起的分子间强的π‑π相互作用力,抑制分子的非辐射跃迁,并通过B/N骨架的外围键合给受体单元,实现手性B/N发光在全波段发射中的光色调节;本发明中基于位阻型的B/N型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具有高的辐射跃迁速率,以及杂原子和轨道杂化共同促进的反系间跃迁速率,并具备窄谱带发射特征以及掺杂浓度不依赖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1333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128078.7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九树脂的加氢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固定床前半段放入Zr‑Mo‑Y/硅胶共沉淀催化剂,在固定床后半段放入Ni‑Nd‑Gd/硅胶共沉淀催化剂,通入氢气还原;2)将预处理后的碳九树脂在所述固定床中加氢催化。该发明在固定床的前、后段放入能够在同一催化条件下反应的不同催化剂,两种不同催化剂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但两者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起到活性,且具有互补的作用,两种催化剂的协同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催化效果,且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3676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410123325.9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7D497/04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3‑吡啶基的四硫富瓦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对Cu2+的专一识别,Cu2+的检出限为10μM。Cu2+的加入使化合物1由淡黄色变为深红色,达到“裸眼”识别的效果,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加上该化合物良好的水溶信,有望用于水质中铜离子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36054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323581.8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F232/08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10/14 , C08F4/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降冰片烯类、丙烯酸酯类和戊烯类共聚用催化剂及三元共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惰性气体氛围的干燥的单口玻璃瓶中,将氯化锆ZrCl4、配体和卤代烃溶解于第一溶剂中,玻璃瓶的瓶口用乳胶管密封,在40-50℃水浴中恒温10-30分钟,冷却后即得锆络合物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是一种新型锆络合物催化剂,它能在一定压力、40~120℃温度时,在氮气保护体系中产生催化活性;使用该催化剂进行催化降冰片烯类与丙烯酸酯类和戊烯类单体的三元共聚,产物经甲醇浸泡很容易洗涤分离,具有共聚物收率高,反应温度低,催化剂廉价、易得、催化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91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13347.9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F232/08 , C08F222/06 , C08F218/08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降冰片烯类、马来酸酐和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催化剂及三元共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在惰性气体氛围的干燥的单口玻璃瓶中,将三(环戊二烯)化钕、四氯化钛和配体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瓶口用乳胶管密封,即得钛络合物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钛络合物催化剂及使用该催化剂的三元共聚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它能在40~90℃时,在氮气保护体系中产生催化活性,催化降冰片烯类、马来酸酐与醋酸乙烯酯的三元共聚,经甲醇浸泡后,聚合产物很容易洗涤分离;具有共聚物收率高,反应温度低,催化剂廉价、易得、催化效率高等特点。
-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28320.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7C67/347 , C07C69/73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的一种合成含α‑手性三氟甲基的β‑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氟甲磺酸镍、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在甲苯溶剂中制备手性催化剂Ⅰ;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三氟乙亚基丙二酸酯、烯醇硅醚和六氟异丙醇(HFIP)依次加入装有手性催化剂Ⅰ的schlenk管中在室温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减压蒸馏浓缩制得含α‑手性三氟甲基的β‑二羰基化合物。本方案通过手性镍‑双噁唑啉络合物催化体系实现了乙亚基丙二酸酯的不对称Mukaiyama‑Michael反应,生成系列含α‑手性三氟甲基的β‑二羰基化合物,本方案的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在常温下反应即可获得高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3375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128069.8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F8/04 , C08F240/00 , B01J23/63 , B01J23/652 , B01J37/02 , B01J3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九树脂的加氢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固定床前半段放入Pt‑W‑Y/γ‑Al 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后半段放入Pd‑Zr‑Nd/γ‑Al Al2O3催化剂,通入氢气还原;2)将预处理后的碳九树脂在所述固定床中加氢催化。该发明在固定床的前、后段放入能够在同一催化条件下反应的不同催化剂,两种不同催化剂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但两者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起到活性,且具有互补的作用,两种催化剂的协同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催化效果,且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17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47128.X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7D519/00 , H01L5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519/00 , H01L51/0071 , H01L5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吡嗪基的四硫富瓦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吡嗪环引入到TTF单元,引入其特殊的反应方法,得到了对称的含有吡嗪环的TTF的电子给体,在有机半导体上有新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