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3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1111007.X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包括车架、多个轮毂电机、循环泵和冷却液箱,冷却液箱、循环泵均固定在车架上,每个轮毂电机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循环泵的进口与所有轮毂电机的冷却管出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冷却液箱的进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冷却液箱的出口与所有轮毂电机的冷却管进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与每个轮毂电机的冷却管进口连通的管路上均设有电控单向调节阀。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但能够对车辆的所有轮毂电机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而且能使得车辆的所有轮毂电机的温度趋于一致,从而有效保证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安全性。

    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350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11007.X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包括车架、多个轮毂电机、循环泵和冷却液箱,冷却液箱、循环泵均固定在车架上,每个轮毂电机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循环泵的进口与所有轮毂电机的冷却管出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冷却液箱的进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冷却液箱的出口与所有轮毂电机的冷却管进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与每个轮毂电机的冷却管进口连通的管路上均设有电控单向调节阀。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但能够对车辆的所有轮毂电机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而且能使得车辆的所有轮毂电机的温度趋于一致,从而有效保证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安全性。

    盘式电机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62090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20003963.5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式电机:包括左端盖、右端盖、转轴、定子组件、左转子以及右转子,定子组件包括外壳、支撑套、左压板、右压板、定子盘和第三压板,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与外壳的左、右两端连接,定子盘位于左压板与右压板之间,第三压板呈环形,并通过若干螺钉连接在支撑套的左端处,支撑套的外周壁右端设有限位台阶,左压板、定子盘及右压板从左到右依次可滑动地套在支撑套上,左压板的内缘部压紧在第三压板的外缘部与定子盘的内缘部之间,左压板的外缘部压紧在左端盖与外壳之间,右压板的内缘部压紧在定子盘的内缘部与限位台阶之间,右压板的外缘部压紧在外壳与右端盖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44194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969063.2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包括车架、多个轮毂电机、循环泵和冷却液箱,冷却液箱、循环泵均固定在车架上,每个轮毂电机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循环泵的进口与所有轮毂电机的冷却管出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冷却液箱的进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冷却液箱的出口与所有轮毂电机的冷却管进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与每个轮毂电机的冷却管进口连通的管路上均设有电控单向调节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但能够对车辆的所有轮毂电机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而且能使得车辆的所有轮毂电机的温度趋于一致,从而有效保证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转子结构及具有其的永磁同步内转子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09462113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22225492.0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本体,转子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磁钢槽组,每个磁钢槽组均包括第一磁钢槽、第二磁钢槽、第三磁钢槽、第一磁钢、第二磁钢和第三磁钢,转子本体上设有一对第一气隙槽,一对第一气隙槽分别位于第三磁钢外侧的两端处,且每个第一气隙槽均从第三磁钢外侧的一端处开始向第三磁钢的中部所在处的方向延伸,一对第一气隙槽相对V形结构的对称轴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永磁同步内转子电机,其中,包括定子和上述的转子结构,定子位于转子结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减小电机的涡流损耗,降低电机发热量,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效率,提升了电机的工作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