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进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6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39297.1

    申请日:2016-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包括有空气进气管和燃料进气总管,燃料进气总管通过燃料进气支管与阀件箱相连接,燃料进气总管包括外进气总管和内进气总管,燃料进气支管包括外进气支管和内进气支管,外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外进气总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阀件箱的盖板相连接,内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进气总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伸入阀件箱内的燃气进气接管相连接;阀件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内进气支管相连通的燃气喷射阀,燃气喷射阀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伸入所述空气进气管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燃烧效率高,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一种燃气进气控制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0553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44623.2

    申请日:2014-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进气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发动机燃气进气通路的燃气阀,该燃气阀为机械往复式滑阀,燃气阀的阀芯前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铰链有推拉连接杆机械式带动阀芯往复运动控制燃气阀开启或关闭发动机燃气进气通路的气门摇臂,气门摇臂为发动机的进气门摇臂。本发明结构简洁、成本低廉能以机械的方式实现进气支管或缸盖进气道多点顺序进气控制,满足天然气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一种湿式抗穴蚀气缸套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8171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44555.X

    申请日:2014-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抗穴蚀气缸套,包括缸套本体,缸套本体具有加厚的缸壁,该缸套本体的外圆周面上等弧度间隔加工有轴向延伸的水腔凹槽,两相邻的水腔凹槽间形成有能增强缸套本体刚度的增强凸筋,增强凸筋的外弧面与发动机缸体全接触,水腔凹槽与发动机缸体相配合形成了多道匀布在缸套本体外周面上的纵向冷却水腔。本发明由于在缸套本体上形成有增强凸筋和纵向冷却水腔,因而大大增加了缸套本体的刚度,使气缸套在活塞侧向冲击时变形小,振动小,从而能效地防止气缸套的穴蚀,延长气缸套的使用寿命,并具有冷却效果较好、容易加工和方便维护的特点。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进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64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039297.1

    申请日:2016-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包括有空气进气管和燃料进气总管,燃料进气总管通过燃料进气支管与阀件箱相连接,燃料进气总管包括外进气总管和内进气总管,燃料进气支管包括外进气支管和内进气支管,外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外进气总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阀件箱的盖板相连接,内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进气总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伸入阀件箱内的燃气进气接管相连接;阀件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内进气支管相连通的燃气喷射阀,燃气喷射阀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伸入所述空气进气管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燃烧效率高,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燃气空燃比控制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3367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644647.8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气空燃比控制装置,包括天然气喷头,天然气喷头径向放置于发动机的空气进气管中,该天然气喷头将空气进气管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对称分布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包括流通截面渐小的高压流道区和流通截面渐大的负压流道区,且高压流道区和负压流道区间形成有流通截面最小的喉口,天然气喷头内加工有天然气总管,并且该天然气喷头上对称加工有两排倾斜指向相应负压流道区的喷射小孔,每一喷射小孔均与天然气总管相连通;空气进气管中的空气利用经高压流道区流过喉口后加速时在负压流道区内形成的压力差的大小,通过吸入喷射小孔内燃气量的多少,实现空气和燃气混合后混合气最佳空燃比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燃气空燃比控制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3367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44647.8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气空燃比控制装置,包括天然气喷头,天然气喷头径向放置于发动机的空气进气管中,该天然气喷头将空气进气管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对称分布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包括流通截面渐小的高压流道区和流通截面渐大的负压流道区,且高压流道区和负压流道区间形成有流通截面最小的喉口,天然气喷头内加工有天然气总管,并且该天然气喷头上对称加工有两排倾斜指向相应负压流道区的喷射小孔,每一喷射小孔均与天然气总管相连通;空气进气管中的空气利用经高压流道区流过喉口后加速时在负压流道区内形成的压力差的大小,通过吸入喷射小孔内燃气量的多少,实现空气和燃气混合后混合气最佳空燃比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一种燃气进气控制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05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44623.2

    申请日:2014-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进气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发动机燃气进气通路的燃气阀,该燃气阀为机械往复式滑阀,燃气阀的阀芯前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铰链有推拉连接杆机械式带动阀芯往复运动控制燃气阀开启或关闭发动机燃气进气通路的气门摇臂,气门摇臂为发动机的进气门摇臂。本发明结构简洁、成本低廉能以机械的方式实现进气支管或缸盖进气道多点顺序进气控制,满足天然气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进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33080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20057312.0

    申请日:2016-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包括有空气进气管和燃料进气总管,燃料进气总管通过燃料进气支管与阀件箱相连接,燃料进气总管包括外进气总管和内进气总管,燃料进气支管包括外进气支管和内进气支管,外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外进气总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阀件箱的盖板相连接,内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进气总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伸入阀件箱内的燃气进气接管相连接;阀件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内进气支管相连通的燃气喷射阀,燃气喷射阀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伸入所述空气进气管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燃烧效率高,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一种燃气进气控制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12210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680983.3

    申请日:2014-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进气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发动机燃气进气通路的燃气阀,该燃气阀为机械往复式滑阀,燃气阀的阀芯前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铰链有推拉连接杆机械式带动阀芯往复运动控制燃气阀开启或关闭发动机燃气进气通路的气门摇臂,气门摇臂为发动机的进气门摇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成本低廉能以机械的方式实现进气支管或缸盖进气道多点顺序进气控制,满足天然气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燃气空燃比控制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12209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680975.9

    申请日:2014-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燃气空燃比控制装置,包括天然气喷头,天然气喷头径向放置于发动机的空气进气管中,该天然气喷头将空气进气管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对称分布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包括流通截面渐小的高压流道区和流通截面渐大的负压流道区,且高压流道区和负压流道区间形成有流通截面最小的喉口,天然气喷头内加工有天然气总管,并且该天然气喷头上对称加工有两排倾斜指向相应负压流道区的喷射小孔,每一喷射小孔均与天然气总管相连通;空气进气管中的空气利用经高压流道区流过喉口后加速时在负压流道区内形成的压力差的大小,通过吸入喷射小孔内燃气量的多少,实现空气和燃气混合后混合气最佳空燃比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