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62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73086.1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海缆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特点是包括纵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分别与纵向输送平台相垂直,第一横向输送平台间隔设置在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之前,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与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头正对设置,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海缆自前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下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一横向输送机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上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二横向输送机构,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将保护管上模块吊装到纵向输送平台上的吊装机构。优点是安装效率高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14380000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3019156.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海缆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特点是包括纵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分别与纵向输送平台相垂直,第一横向输送平台间隔设置在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之前,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与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头正对设置,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海缆自前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下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一横向输送机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上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二横向输送机构,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将保护管上模块吊装到纵向输送平台上的吊装机构。优点是安装效率高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34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99778.4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G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芯电缆的抢修方法,通过对电缆故障部位锯开、开剥、处理、二次绕包以及熔接固定以及后处理等多部工序,优化了传统抢修方法的缺陷,不仅涉及的维修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合各种环境下的抢修工作,并且采用本方法获得的接头在外形与机械性能上,接头与电缆本体几乎一致,具有体积小,抗拉强度高,重量轻等优势,不会对敷设等施工造成影响,并且该方法的工艺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大大缩短了抢修时间,并且具有与电缆本体一致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92049.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R29/24 , G01R19/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工厂接头不同温度下空间电荷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电缆工厂接头切样得绝缘试样,并测量平均厚度;步骤二: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电导电流,计算载流子迁移率,并拟合温度与绝缘试样载流子迁移率;步骤三:测试正压与负压充电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曲线,得到不同温度下电子陷阱能级、电子陷阱密度、空穴陷阱能级和空穴陷阱密度;步骤四:设置边界条件,建立双极性载流子模型;步骤五:将载流子迁移率、电子陷阱能级、电子陷阱密度、空穴陷阱能级和空穴陷阱密度代入双极性载流子模型,得到空间电荷分布。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计算出电缆工厂接头内部的空间电荷分布,减少因空间电荷分布不合理导致的故障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20307.7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东方海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缆铅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海缆技术领域。海缆铅封结构包括海缆、绝缘件和铅封件,海缆包括导体、绝缘层和金属屏蔽层,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包覆于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覆于导体,且两端分别从第二绝缘层的两端伸出,金属屏蔽层包覆于第二绝缘层;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帽和第二绝缘帽,第一绝缘帽与第二绝缘帽分别套设于第一绝缘层的两端;铅封件包括第一铅封帽和第二铅封帽,第一铅封帽套设于第一绝缘帽,且与金属屏蔽层的一端焊接;第二铅封帽套设于第二绝缘帽,且与金属屏蔽层的另一端焊接。该海缆铅封结构可实现对海缆的一端进行单点绝缘电阻测试,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10830.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俞顺立 , 刘明 , 黄若彬 , 王晶晶 , 秦立峰 , 张艳华 , 熊永功 , 李卫团 , 劳新力 , 张龙 , 张家健 , 高传连 , 王涛 , 尉言磊 , 张盼峰 , 邓华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体变径对接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导体预处理,使得陆缆的大导体和海缆的小导体实现外露;导体翻层,使得大导体分为中心层和外周层,再将大导体的外周层再进行翻层处理形成第一外周层和第二外周层;导体切割处理,使得大导体的中心层端部和小导体的端部对齐后形成V字口;导体焊接,第一次焊接:在V字口处进行第一次焊接,第二次焊接:将大导体的第二外周层下翻,再在第二外周层的端口处进行第二次焊接,第三次焊接:将大导体第一外周层下翻,再在第一外周层的端口处进行第三次焊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体变径对接焊接工艺,大导体和小导体之间连接稳定,而且便于接头处后续的工艺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17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553630.4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G01M3/02 , H02G1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缆透水试验装置的密封结构,包括筒体、环形端盖和压紧盖,环形端盖一端与筒体两端连接,特点是环形端盖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台,紧靠第一凸台上设有密封环,密封环的一端外表面与环形端盖内表面相互配合,密封环的另一端面的外径沿密封环的中心线逐渐变小,压紧盖的一端为一环形,密封环的另一端的外壁与压紧盖的一端的内壁相互配合,压紧盖的一端的内径沿压紧盖的另一端的中心线逐渐变小,压紧盖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在环形端盖上;优点是通过密封环和压紧盖相互紧密配合来实现密封,随着筒体内的压力越加,密封环与端盖之间的配合越紧密,密封性越好,有效解决了漏水和海缆透水试验准确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10830.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俞顺立 , 刘明 , 黄若彬 , 王晶晶 , 秦立峰 , 张艳华 , 熊永功 , 李卫团 , 劳新力 , 张龙 , 张家健 , 高传连 , 王涛 , 尉言磊 , 张盼峰 , 邓华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体变径对接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导体预处理,使得陆缆的大导体和海缆的小导体实现外露;导体翻层,使得大导体分为中心层和外周层,再将大导体的外周层再进行翻层处理形成第一外周层和第二外周层;导体切割处理,使得大导体的中心层端部和小导体的端部对齐后形成V字口;导体焊接,第一次焊接:在V字口处进行第一次焊接,第二次焊接:将大导体的第二外周层下翻,再在第二外周层的端口处进行第二次焊接,第三次焊接:将大导体第一外周层下翻,再在第一外周层的端口处进行第三次焊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体变径对接焊接工艺,大导体和小导体之间连接稳定,而且便于接头处后续的工艺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37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28190.9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水下的光缆接续盒,所述光缆接续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和所述盒体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由工程塑料材料制作;密封夹头,所述密封夹头分别将壳体外的两端进行密封固定;第一光纤固定座,所述第一光纤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第二光纤固定座,所述第二光纤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光纤固定座对应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支撑件的一端顶接在所述盒盖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顶接在所述盒体,优点在于壳体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该材料在海水中耐腐蚀,加工周期短,且大大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351875.2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G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6kV‑500kV电缆中间绕包熔接式软接头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导体焊接,b.内屏蔽层恢复,手工将内衬半导电布于导体线芯处缠绕,然后将内屏蔽带材缠绕至内衬半导电布上,对内屏蔽带材进行加热,使得内屏蔽带材熔融成型;c.绝缘层恢复,手工将绝缘带于内屏蔽层处进行缠绕,对绝缘带进行加热,使得绝缘带熔融成型;d.外屏蔽层恢复,手工将外屏蔽带材于绝缘层处进行缠绕,对外屏蔽带材进行加热,使得外屏蔽带材熔融成型;e.金属屏蔽层恢复,首先将半导电阻水带缠绕至外屏蔽层外,安装铅套。本发明提供一种66kV‑500kV电缆中间绕包熔接式软接头的制作工艺,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高、制作方便,而且能够直接在户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