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55289.2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硬碳,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中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正极补锂材料,所述电化学装置的满充充电电压≥4.5V,所述电化学装置的CB值小于1.05。本申请通过将降低所述电化学装置的CB值,并结合在所述电化学装置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掺混硬碳以及在所述电化学装置的正极活性材料层中掺混正极补锂材料,最终实现在高电压下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兼具能量密度高且循环性能好的特点。

    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28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49811.7

    申请日:2023-12-16

    Abstract: 一种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颗粒以及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包括芯材和设置在所述芯材表面的壳体。所述芯材包括结晶水合物以及固态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壳体包括热敏相变材料,所述微胶囊颗粒的粒径为200纳米至10微米,所述微胶囊颗粒的粒径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粒径Dv50的比值大于0.01且小于1.5。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负极极片的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申请能够提升应用上述负极极片的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热安全性的同时降低能量密度损失。

    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055289.2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硬碳,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中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正极补锂材料,所述电化学装置的满充充电电压≥4.5V,所述电化学装置的CB值小于1.05。本申请通过将降低所述电化学装置的CB值,并结合在所述电化学装置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掺混硬碳以及在所述电化学装置的正极活性材料层中掺混正极补锂材料,最终实现在高电压下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兼具能量密度高且循环性能好的特点。

    卷绕式电芯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02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610237344.3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具有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具有第二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二集流体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的第二卷绕起始段具有空白第二集流体;隔离膜,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隔离开;第一极耳,与第一集流体电连接;第二极耳,固定于空白第二集流体。第一极片的第一卷绕起始段包括:主体部,处于第二卷绕起始段的外侧,且主体部长度大于第二卷绕起始段的长度;回折部,处于主体部的内侧,回折部不与第二极耳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回折部具有空白第一集流体。第一极耳的位置超出第二卷绕起始段的端部;隔离膜的第三卷绕起始段向内侧回折且位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25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50469.0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添加剂为固态电解质,且固态电解质的分子式中Li的化学系数大于0.5,第二添加剂为含有聚丙烯腈官能团的聚合物,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三添加剂和第四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添加剂为固态电解质,且固态电解质的分子式中Li的化学系数小于1,第四添加剂为含有聚丙烯腈官能团的聚合物或硫化聚丙烯腈。本申请还提供包括该电化学装置的电子设备。本申请通过正极和负极中分别加入少量添加剂,可显著提升电化学装置的过充电/热箱测试通过率。

    电芯SOC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338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23205.2

    申请日:2023-03-29

    Inventor: 周伯林 邓亚环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SOC的确定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测电芯的当前温度从预设的多条关系曲线中确定目标关系曲线;其中,关系曲线表征在各个荷电状态SOC下,待测电芯的开路电压OCV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每条关系曲线对应一个温度;根据目标关系曲线和标准OCV‑SOC曲线确定目标OCV‑SOC曲线;根据待测电芯的当前OCV和目标OCV‑SOC曲线确定待测电芯的SOC。通过该方法,提高对电芯进行SOC估计时的精度,减少误差。

    卷绕式电芯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0211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7344.3

    申请日:2016-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具有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具有第二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二集流体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的第二卷绕起始段具有空白第二集流体;隔离膜,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隔离开;第一极耳,与第一集流体电连接;第二极耳,固定于空白第二集流体。第一极片的第一卷绕起始段包括:主体部,处于第二卷绕起始段的外侧,且主体部长度大于第二卷绕起始段的长度;回折部,处于主体部的内侧,回折部不与第二极耳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回折部具有空白第一集流体。第一极耳的位置超出第二卷绕起始段的端部;隔离膜的第三卷绕起始段向内侧回折且位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

    卷绕式电芯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02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610236059.X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具有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具有第二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二集流体的第二活性物质层;隔离膜,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隔离开;第一极耳,与第一集流体电连接;第二极耳,与第二集流体电连接。第一极片的第一卷绕起始段包括:主体部,处于第二卷绕起始段沿厚度方向的外侧,且主体部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卷绕起始段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回折部,与主体部相连并处于主体部沿厚度方向的内侧。在长度方向上,隔离膜的第三卷绕起始段位于第二卷绕起始段的端部的外侧,并沿远离第二卷绕起始段的端部的方向延伸且不回折。

    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93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86085.3

    申请日:2023-03-22

    Inventor: 周伯林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该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聚偏二氟乙烯和聚丙烯腈类聚合物,其中,基于聚偏二氟乙烯的质量,聚丙烯腈类聚合物的质量含量为0.01%至1.1%;该负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和硬碳。本申请的二次电池通过在正极中引入聚丙烯腈类聚合物同时合理搭配负极中的硬碳材料,在不影响其他性能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二次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热箱性能。

    卷绕式电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0210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6059.X

    申请日:2016-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H01M2/14 H01M2/18 H01M2/26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具有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具有第二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二集流体的第二活性物质层;隔离膜,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隔离开;第一极耳,与第一集流体电连接;第二极耳,与第二集流体电连接。第一极片的第一卷绕起始段包括:主体部,处于第二卷绕起始段沿厚度方向的外侧,且主体部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卷绕起始段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回折部,与主体部相连并处于主体部沿厚度方向的内侧。在长度方向上,隔离膜的第三卷绕起始段位于第二卷绕起始段的端部的外侧,并沿远离第二卷绕起始段的端部的方向延伸且不回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