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6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0641.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地质局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便捷式矿井硬煤采样装置,由上至下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底座,驱动模块包括外壳及外壳内部的电机、液压装置和钻头,外壳的外侧面上设有把手,电机连接钻头顶部,用于驱动钻头转动,电机和钻头固定连接隔离板,液压装置连接并能驱动隔离板上下移动,从而驱动钻头移动;钻头的底部穿过底座,并露出底座的下表面,能够钻进煤层进行取样,底座能够阻挡飞溅的煤粒,避免损伤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机和液压装置,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液压装置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903528.3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蒸发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和抽真空泵,抽真空泵通过抽真空管连接外壳的下部;外壳内部设有可升降的真空盖和收集罩,真空盖以下为低压区,通过真空盖的升降调节低压区的大小;外壳内底部设有放置台,放置台的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主放置槽,用于放置若干个上下叠放的蒸发容器,主放置槽的内壁边沿设有可升降的加热架;主放置槽的周围设有一圈副放置台,用于承接从主放置槽掉落的蒸发容器;真空盖的下表面设有可伸缩的推杆,待上方的蒸发容器内的溶液蒸发完毕后,推杆将上方的蒸发容器移至副放置台,使得下方蒸发容器继续进行蒸发;通过收集罩的升降,使得收集罩的底部能与处于最上方的蒸发容器的顶面对接,从而收集蒸汽。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23498.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高位煤层刻槽采样装置,包括刻槽采样主机、液压升降杆、定位调节杆和可视化装置,液压升降杆的顶端通过万向滚珠连接刻槽采样主机;定位调节杆的底端设有控制把手,供人为操作,顶端铰接刻槽采样主机的尾部;操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把手调节定位调节杆的位置,再配合万向滚珠的方位控制,从而调节刻槽采样主机的头部对应煤体的位置;可视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和屏幕,摄像头与屏幕通讯连接,摄像头设置刻槽采样主机上靠近钻头的位置,用于实时拍摄刻槽处的影像,屏幕设在控制把手上,便于操作人员观看。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3528.3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蒸发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和抽真空泵,抽真空泵通过抽真空管连接外壳的下部;外壳内部设有可升降的真空盖和收集罩,真空盖以下为低压区,通过真空盖的升降调节低压区的大小;外壳内底部设有放置台,放置台的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主放置槽,用于放置若干个上下叠放的蒸发容器,主放置槽的内壁边沿设有可升降的加热架;主放置槽的周围设有一圈副放置台,用于承接从主放置槽掉落的蒸发容器;真空盖的下表面设有可伸缩的推杆,待上方的蒸发容器内的溶液蒸发完毕后,推杆将上方的蒸发容器移至副放置台,使得下方蒸发容器继续进行蒸发;通过收集罩的升降,使得收集罩的底部能与处于最上方的蒸发容器的顶面对接,从而收集蒸汽。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4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2009.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中煤地(北京)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2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压裂联合生物增产的实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液单元、输送单元、实验单元和检测单元,原料液单元包括调配混合罐和若干个原料罐,用于分别将菌液、营养液、压裂液和粗细砂输入调配混合罐内;调配混合罐通过输送单元的泵连接实验单元,为实验单元输入不同的原料液,进行生物增产和压裂的实验;实验单元包括若干个并联的实验槽,用于分别进行实验,每个实验槽的出口都通过管道连接输送单元,实现实验槽的循环实验;实验槽通过管道连接对应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连接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气体检测器、液体检测器和固体检测器,用于分析实验前后实验槽内的气、液、固成分的变化,进而评价煤层压裂联合生物增产的实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87696.9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E21B43/295 , G01V3/18 ,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深部煤层的地下气化资源的开采方法,包括:S1在目标煤层范围内地质勘测,获得地质性质;S2根据地质性质,将目标煤层划分成若干个块段单元,在每个块段单元内设置若干个钻测井;S3在每个块段单元内,利用电法测井法和煤样测试进行地下可气化煤炭资源量的预测,再将所有块段单元的煤炭资源量相加,得到目标煤层范围的总气化煤炭资源量;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总气化煤炭资源量,对目标煤层制定开采策略;S5:依据开采策略开采目标煤层,得到实际产煤量,并将实际产煤量与所述总气化煤炭资源量进行比较,验证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7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913473.5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C01F17/235 , C01F17/229 , C01F17/224 , C01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煤灰焙烧产物中提取混合稀土氧化物的方法,包括S1.将粉煤灰与碳酸钠混合均匀焙烧,得到焙烧产物I;S2.焙烧产物I与碳酸钙混合均匀焙烧,得到焙烧产物II;S3.焙烧产物II制粉,加入酸液搅拌,浸泡第一预设时间;S4.过滤S3中的产物,得到滤液L1和滤渣Z1,去除大部分的硅;S5.浓缩S4中的滤液L1至原体积的10%,在室温下析出常量金属盐,并过滤,得到滤液L2,滤渣Z2,滤渣Z2被配置为提取铝;S6.向滤液L2中加入酸将滤液的PH值调整至预设值,并继续添加过量的草酸,并放置第二预设时间,形成草酸稀土沉淀物;过滤得到滤液L3和草酸稀土水合物固体Z3;S7.三次焙烧草酸稀土水合物固体,得到混合稀土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6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299325.5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6T7/00 , G06V10/22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智能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基于扫描电镜图片数据集和CNN深度学习模型,得到第一识别模型和第二识别模型;S200、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模型,依次获取所述扫描电镜图片数据集的扫描电镜图片,根据所述扫描电镜图片确定矿物是否含有硅元素或铝元素;S300、若所述矿物含有硅元素或铝元素,则基于所述第二识别模型,获取并分割所述电镜图片的矿物所在区域,并根据所述矿物所在区域的图像确定所述矿物是锂绿泥石矿物或勃姆石矿物。本发明能够避免因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判,快速,高质量地锁定其载体矿物,极大地提高了扫描电镜设备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30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64054.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6K9/62 , G01N23/207 , G01N23/2251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煤系沉积型锂资源的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研究区中的沉积型锂矿产资源分布信息,确定沉积型锂矿产资源分布规律;通过对含锂煤样进行成矿分析,确定所述含锂煤样中锂元素的成因信息;通过对所述含锂煤样进行成分分析,确定所述含锂煤样中所述锂元素的赋存状态;通过对所述含锂煤样进行煤系关系分析,确定所述含锂煤样中所含的所述锂元素与煤系的关系;根据所述锂元素的成因信息、所述锂元素的赋存状态和所述锂元素与煤系的关系,对煤系锂元素的赋存状态的类型进行划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根据锂元素赋存状态的不同分类,为资源开发及选冶提供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53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15037.8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系石墨矿产资源分级评定方法,包括煤系石墨类型的鉴别和煤系石墨资源的评价;所述煤系石墨类型的鉴别包括:从煤矿区采集煤岩样品,对所述煤岩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数据和预先确定的各个类别的煤系石墨的评价标准,对煤岩样品进行分级和鉴别;所述煤系石墨资源的评价包括:对所述煤岩样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数据与预先确定的工作程度、地质条件和矿产条件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对煤系石墨进行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