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项目碳排放核算数据质量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72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53065.7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项目碳排放核算数据质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项目碳排放核算涉及的输入数据,按照5个维度划分5个等级定性质量要求;(2)、赋予项目碳排放核算涉及的输入数据每个维度不同的质量权重W;(3)、对照质量要求,对项目碳排放核算涉及的输入数据进行评分,每一个输入数据都可得到一组五维的质量特征值;(4)、将得到的五维质量特征值转换成五维R值;(5)、根据项目碳排放核算的输入数据运算的法则及输入数据的五维R值,计算得出项目碳排放核算最终结果的五维R值;(6)、由项目碳排放核算最终结果的五维R值来计算项目碳排放核算最终结果的数据质量达标百分比RB。该计算方法科学合理。

    锂离子电池碳效比计量方法及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碳性能评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114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1000.9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碳效比计量方法及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碳性能评估的方法,碳效比即在锂离子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提供的总能量中的单位能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碳效比通过计算锂离子电池碳足迹与锂离子电池功能单位总和的比值获得,其中,锂离子电池碳效比,即在锂离子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提供的总能量中的单位能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锂离子电池功能单位总和,即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寿命内提供的总能量。该计量方法既考虑了产品的碳排放总量,又考虑产品的功能贡献,通过比值把碳排放分摊到每一个功能单位上,科学合理。本发明同时公开了采用该碳效比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碳性能评估的方法。

    一种天线支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30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11417522.3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支架,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座、立杆、横杆,所述底座底面设有移动轮,所述立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杆安装在所述立杆上,位置可上下移动,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辅助移动组件,所述辅助移动组件包括直线导件和吸盘,所述直线导件由相配合的导件A和导件B构成,所述吸盘安装在所述导件B下方,用于导件B的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导件A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使用时,所述直线导件的方向与所述横杆平行或垂直。本发明天线支架增设辅助移动组件,可辅助天线支架本体沿着设定的直线移动,使得在该方向上无需重复对位,有利于提升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采集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9535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2993.5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采集试验平台,包括:上位机,用于实时读取电池单体的电压及温度测量结果;通讯协议转换装置,用于接收并转发电池单体的电压及温度测量结果给上位机;电池管理系统,用于采集电池单体的电压及温度测量结果发送给通讯协议切换装置;环境模拟装置,用于设置电池管理系统的环境模拟为标准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正常实验环境要求;电池模拟装置,用于向电池管理系统输入上位机读取的电池单体的电压,测量电池单体的电压精度;电源,用于向电池管理系统输入不同的电流和电压,测量电池管理系统的总压精度和电流精度。本发明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具有通用性的汽车整车控制器EMC测试负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5515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711496497.0

    申请日:2017-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汽车整车控制器EMC测试负载装置,本发明总结不同项目整车控制器对负载装置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PWM、模拟和开关量输出通路,以及足够数量的PWM、开关量输入采样通路,以微控制器来灵活配置负载装置的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出的PWM量的频率和占空比,输出的模拟量大小,输出的开关量选择范围(包括高阻、高电平、低电平三种电平状态),以及输入的开关量的负载为高端驱动负载或低端驱动负载,使本发明负载装置一次开发后,能满足90%以上整车控制器的测试需求,避免重复开发,可减少整车控制器的开发时长和开发成本,有利于提高整车控制器的开发效率。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休眠唤醒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810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76422.9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休眠唤醒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带唤醒功能的CAN芯片、逻辑门电路、PWR模块、MCU、开关模块,所述系统在PWR电路模块前增加开关模块,通过逻辑门电路控制开关模块的闭合和断开,从而控制CAN芯片和MCU的工作电源在控制器静态时断开,使控制器静态功耗达到最低,再利用带唤醒功能的CAN芯片可在工作电源断开的情况下,监测CAN总线是否有CAN报文并发出唤醒信号的特点,利用该信号触发逻辑门电路控制开关模块闭合,使MCU和CAN芯片重新上电,从而支持控制器重新恢复工作模式,本发明系统不但静态功耗低,而且电路结构简单,CAN唤醒休眠成功率高。

    一种电池原位失效分析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35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67903.3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原位失效分析系统和方法,适用于预设有光纤探针的可充电电池,电池原位失效分析系统包括:电池模型、充放电测试系统、光纤应力测试系统和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系统;通过电池模型将被分析的可充电电池及其光纤探针分别与光纤应力测试系统和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系统进行耦合,使得在充放电测试系统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放电时,能够同步实现:由光纤应力测试系统测试得到可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应力变化特征,以及,由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系统测试得到可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产气特性;由此,通过应力变化特征和产气特性阐明了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的失效机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