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型内窥镜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0260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80035836.4

    申请日:2012-05-16

    Abstract: 一种胶囊型内窥镜(10),在壳体(11)的内部,通过分别借助连接部(27)将多个基板部(21)~基板部(26)配置成一列而成的电路板(20)在多个连接部(27)处弯折180度,多个基板部(21)~基板部(26)配置为各基板部主面与壳体(11)的中心轴线(O)正交,该胶囊型内窥镜(10)包括:振子部(22C);第1摄像芯片(22A),其借助两条信号线而与振子部(22C)相连接并产生时钟信号,并且根据所产生的时钟信号获取第1图像数据;第2摄像芯片(25A),其根据从第1摄像芯片(22A)利用一条信号线发送的时钟信号获取第2图像数据;以及发送部(23A),其用于无线发送第1图像数据和第2图像数据。

    胶囊型医疗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0260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80036178.0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胶囊型内窥镜(10)在由圆筒形的主体部(12)和两个半球状的端部罩部(13A、13B)构成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呈旋转对称形状的胶囊型的壳体(11)的内部以摄像基板部、发送基板部以及接收基板部的各个主面与上述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式收容有该摄像基板部、发送基板部以及接收基板部,各个主面与中心轴线(O)正交的、由发送线圈布线构成的发送线圈(40)和由接收线圈布线构成的接收线圈(50)中的、至少任一线圈布线配置在壳体(11)的端部罩部(13A、13B)侧。

    摄像单元和内窥镜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9901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80003927.8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摄像单元(30)具有:前组透镜框(55),其保持前组透镜(56a);后组透镜框(57),其与前组透镜框(55)嵌合,保持后组透镜(56b);移动框(65),其被配设成在后组透镜框(56b)内在沿着摄影光轴(O)的方向上进退移动自如,移动框(65)保持移动透镜(66);粘接剂(55c),其粘接前组透镜框(55)和后组透镜框(57);以及粘接剂流出防止部(C),其在前组透镜框(55)与后组透镜框(57)的粘接嵌合时,防止粘接剂(55c)向移动框侧(65)流出。

    胶囊型医疗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02603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80036178.0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胶囊型内窥镜(10)在由圆筒形的主体部(12)和两个半球状的端部罩部(13A、13B)构成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呈旋转对称形状的胶囊型的壳体(11)的内部以摄像基板部、发送基板部以及接收基板部的各个主面与上述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式收容有该摄像基板部、发送基板部以及接收基板部,各个主面与中心轴线(O)正交的、由发送线圈布线构成的发送线圈(40)和由接收线圈布线构成的接收线圈(50)中的、至少任一线圈布线配置在壳体(11)的端部罩部(13A、13B)侧。

    胶囊型内窥镜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0260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80035836.4

    申请日:2012-05-16

    Abstract: 一种胶囊型内窥镜(10),在壳体(11)的内部,通过分别借助连接部(27)将多个基板部(21)~基板部(26)配置成一列而成的电路板(20)在多个连接部(27)处弯折180度,多个基板部(21)~基板部(26)配置为各基板部主面与壳体(11)的中心轴线(O)正交,该胶囊型内窥镜(10)包括:振子部(22C);第1摄像芯片(22A),其借助两条信号线而与振子部(22C)相连接并产生时钟信号,并且根据所产生的时钟信号获取第1图像数据;第2摄像芯片(25A),其根据从第1摄像芯片(22A)利用一条信号线发送的时钟信号获取第2图像数据;以及发送部(23A),其用于无线发送第1图像数据和第2图像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