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岩芯裂缝粗糙度的方向特征判断地层构造运动方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5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2044.5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岩芯裂缝粗糙度的方向特征判断地层构造运动方向的方法,属于地质勘察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在判断地层构造运动方向时,精确度低、难以区分多次构造运动方向的问题;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与钻孔岩芯获得某一深度范围内岩芯上全部裂缝的空间方位信息并据此对裂缝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裂缝面的表面粗糙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大小,来判断裂缝的剪切滑移方向,对同一组裂缝的剪切滑移方向进行统计分析,即可获得某一次构造运动的方向;通过分析多组裂缝的剪切滑移方向即可获得某一深度下历史上若干次构造运动的准确方向;本发明应用于钻井、石油开采等地质领域对地层构造运动方向进行判断。

    一种基于岩石热膨胀系数确定矿物成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9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607368.8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石热膨胀系数确定矿物成分的方法,涉及高温岩石细观分析技术领域;采用实时高温显微镜观测岩石在升温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岩石在加热过程中的矿物内部的长度变化,计算不同矿物的线膨胀系数的值,大量统计后得到不同矿物的线膨胀系数范围值,与现有的已知矿物的线膨胀系数取值范围进行对比,反推出岩石的矿物成分;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反射光条件下岩石在密封加热的环境中对视野内的矿物进行区分,采用本方法确定岩石的矿物成分,从而可以更加精准的对岩石热损伤机制进行分析。

    寒武系岩溶热储和变质岩地层裂缝型热储地热开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4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299940.5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一种寒武系岩溶热储和变质岩地层裂缝型热储地热开发方法。主要解决目前在开发地热过程中,浅部岩溶热储采热温度低,对居民生活用水产生影响,未实现100%回灌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1)在距离断裂构造带一定范围内,施工地热开采井和回灌井至深部寒武系岩溶地层段或变质岩裂缝型地层段;2)开采井和回灌井在寒武系岩溶地层或变质岩裂缝型地层之上的地层及本地层上段全部固井,固井段以下裸孔或花管固井;3)开采井和回灌井在穿越奥陶系等富水地层时,实施井筒保温;4)通过提水泵提取开采井中的热流体,经换热后,通过回灌井将地热尾水加压回灌。本发明具有出口温度高,单井供暖面积大,回灌效果好,对浅层生活用水零影响等优点。

    一种深部裂缝后期充填热储层的干热岩地热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29277.8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开发领域,提出了一种深部裂缝后期充填热储层的干热岩地热开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在地面施工一口注水井和两口生产井至裂缝后期充填热储层,随后利用辅助性水力压裂技术在天然裂缝充填带以及花岗岩内裂缝增多区域建造渗透通道网络,形成大体积、高渗透、结构复杂的储留层,最后通过循环水将干热岩地热能提取至地表;本发明取消了水平井施工,佐以辅助性水力压裂便可进行大规模干热岩地热能开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提取干热岩地热能的难度。

    寒武系岩溶热储和变质岩地层裂缝型热储地热开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4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99940.5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一种寒武系岩溶热储和变质岩地层裂缝型热储地热开发方法。主要解决目前在开发地热过程中,浅部岩溶热储采热温度低,对居民生活用水产生影响,未实现100%回灌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1)在距离断裂构造带一定范围内,施工地热开采井和回灌井至深部寒武系岩溶地层段或变质岩裂缝型地层段;2)开采井和回灌井在寒武系岩溶地层或变质岩裂缝型地层之上的地层及本地层上段全部固井,固井段以下裸孔或花管固井;3)开采井和回灌井在穿越奥陶系等富水地层时,实施井筒保温;4)通过提水泵提取开采井中的热流体,经换热后,通过回灌井将地热尾水加压回灌。本发明具有出口温度高,单井供暖面积大,回灌效果好,对浅层生活用水零影响等优点。

    一种预制裂缝定向水力压裂起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978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0963051.2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坚硬顶板控制范围,具体为一种预制裂缝定向压裂起裂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先测定坚硬岩层最大水平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在工作面切眼煤柱一侧或运输顺槽或回风顺槽巷道一侧或上述三个位置向坚硬岩层施工垂直向上或者斜向上的钻孔,钻孔施工结束后,在钻孔内坚硬岩层段沿轴向方向两边对称预制裂缝,预制裂缝完毕后,用清水冲洗钻孔,然后在钻孔内涂防水剂,待防水剂凝固后,然后封孔并压裂。该方法克服了岩石渗透性较好、预制裂缝和最大水平应力有一定的夹角时,由于岩石对压裂液的滤失而导致预制裂缝不能够提供起裂位置的弊端,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水力裂缝扩展方向,增大压裂钻孔间距,减小钻孔费用和劳动强度。

    一种利用颗粒状干冰建造干热岩人工热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1328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842378.5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颗粒状干冰建造干热岩人工热储的方法,本方法充分利用颗粒状干冰在目标层干热岩体内发生相态变化时吸热、体积膨胀压力增大、生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干冰相态变化的整个过程中,干热岩体在温度差和压裂压力耦合作用下更容易产生体积破裂或丛式破裂,从而形成裂隙网络发育、具有更大热交换面积的人工热储层。本发明克服了水力致裂法在建造干热岩人工热储时的局限性,解决了水力致裂法在干热岩人工热储层建造中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形成的热储层裂隙不发育等技术缺点。

    一种高温高压下钻孔变形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8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030866.6

    申请日:2016-0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井围岩变形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钻孔变形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解决目前钻井围岩在高温600℃及应力250MPa时井孔内壁变形无法测试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由高温高压伺服控制岩体三轴加温加载试验系统和钻孔内壁位移光学跟踪测试系统组成,实现了高温高压下井孔围岩变形的高精度测试,应用本发明可获得高温600℃以内、高应力250MPa以内不同时刻井孔围岩的轴向应力、侧向应力、温度、轴向应变、侧向应变及井孔内壁的变形位移。本发明具有测试精度高,装置结构合理,试验方法简便的优点。

    一种煤吸附甲烷势阱深度分布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3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49117.7

    申请日:2017-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7/04

    Abstract: 一种煤吸附甲烷势阱深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涉及煤储层中甲烷储量的评估方法,鉴于天然煤体吸附甲烷势阱深度非均匀的特征,本发明对块煤样品进行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多测点吸附压力下的吸附量测试;利用基于吸附动力学的朗格缪尔方程,首先对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吸附速率参数b与其对应温度T进行拟合计算,得到比例常数bm,然后对各个恒温条件下的甲烷吸附量与吸附压力进行分段拟合,计算出不同深度势阱的数量,从而绘制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势阱分布直方图。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对煤体在不同温度与压力条件下的甲烷吸附能力的精确计算,进而对煤储层煤层气含量精确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