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识别煤中气体富集区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7889.5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识别煤中气体富集区域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地球物理探气方法存在的对于小尺度空间气体富集区预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从钻取煤芯并加工为薄片煤样;2)将薄片煤样放入耐压筒中并抽真空;3)对真空状态下的薄片煤样进行红外热成像拍摄;4)给耐压筒注入气体,对压力下的薄片煤样进行红外热成像拍摄;5)将薄片煤样吸附气体过程中的红外热成像重建矩阵依次与薄片煤样真空状态下的红外热成像重建矩阵分别做差,获得薄片煤样吸附气体温度变化量分布矩阵,并转换为煤中气体空间分布矩阵;6)对煤中气体空间分布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并使用盒维数法获得分形维数与分形分布初值即为识别煤中气体富集区域的参数。

    采用高温蒸汽加热煤体解吸瓦斯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070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00562.X

    申请日:2016-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25

    Abstract: 采用高温蒸汽加热煤体解吸瓦斯的试验装置,本发明属于煤层气注热强化抽采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尚无采用高温蒸汽加热煤体促进瓦斯解吸的试验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由自动注水系统、蒸汽发生系统、瓦斯注入系统、瓦斯解吸系统、蒸汽冷凝系统和气体收集系统组成,通过蒸汽发生系统中的三个加热室对水加热产生过热蒸汽,自动计量注水泵控制水的注入速度,使蒸汽以恒定速度进入煤样吸附缶;蒸汽冷凝系统对加热煤样后的蒸汽降温冷凝;排水阀门排出蒸汽冷凝后形成的水。本发明用于煤体的瓦斯吸附、解吸试验研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模拟高温蒸汽注入煤体后的热场分布,能科学研究蒸汽直接注入煤体对瓦斯解吸强化效应的优点。

    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2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01061.2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的无法直接测量试样蠕变体积变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其包括三轴试验釜、轴向位移传感器、磁致式液位计、围压控制端口、气体加载系统、液体加载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五个控制阀。其测量方法为:1)先将各部件连接好;2)给三轴试验釜的围压腔进行气、液加载步骤,使围压腔加载至试样目标围压;3)施加轴压,进行目标温度和压力下的蠕变试验;4)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里录入试样的初始数据,设置数据记录间隔,进行自动数据记录;5)依据记录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岩石试样的高温蠕变体积变形及体积应变。

    一种煤吸附甲烷势阱深度分布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3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249117.7

    申请日:2017-04-17

    Abstract: 一种煤吸附甲烷势阱深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涉及煤储层中甲烷储量的评估方法,鉴于天然煤体吸附甲烷势阱深度非均匀的特征,本发明对块煤样品进行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多测点吸附压力下的吸附量测试;利用基于吸附动力学的朗格缪尔方程,首先对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吸附速率参数b与其对应温度T进行拟合计算,得到比例常数bm,然后对各个恒温条件下的的甲烷吸附量与吸附压力进行分段拟合,计算出不同深度势阱的数量,从而绘制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势阱分布直方图。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对煤体在不同温度与压力条件下的甲烷吸附能力的精确计算,进而对煤储层煤层气含量精确评价。

    一种多功能高温高压岩石真三轴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324799.1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高温高压岩石真三轴实验系统及方法,属于岩石实验分析技术领域;包括真三轴压力容器、轴压加载、围压加载、孔隙压力加载入口和孔隙压出口;真三轴压力容器上段与孔隙压力加载入口相连,下端与孔隙压力加载出口相连;真三轴压力容器外壁上设有四个外接通道,两两对称地和围压加载系统相连;外接通道直接与真三轴压力容器围压腔相通;采用本发明可在岩石高温真三轴加载状态下研究气液单相渗流、气体驱替、吸附‑解吸、竞争吸附和水‑气两相渗流规律,同时测得岩石试样在第一、第二水平方向的径向变形及其各向异性;通过耦合各个系统的工作,使实验过程真实模拟岩石所处的复杂地质环境,提高检测数据的关联性、科学性及准确性。

    一种基于热解的煤炭原位分选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30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19558.X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解的煤炭原位分选开采方法。主要是解决现有开采方法存在的无法实现通过煤层原位热解实现挥发分提取和采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目标煤层中平行建造至少两口用于注热和排出挥发分产物采收的定向井,并对井筒进行隔热处理;然后对定向井之间的煤体进行致裂增透;最后通过从注热井对煤层注入高温气体(氮气或者水蒸气),将煤层加热至热解,热解产生的气体产物在气流的驱动下从挥发分产物采收井排出,遗留原煤层重量比例50%以上的固定碳在煤层的原位。

    一种配合CT在线扫描的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29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64492.2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合CT在线扫描的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它属于岩石实验装置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用于CT扫描系统的实验装置存在的使用范围有限、温度加载范围有限和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合CT在线扫描的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其包括高温高压三轴压力容器、上轴向加载杆、下轴向加载杆、基座、围压腔、上循环水冷系统、下循环水冷系统、内加热器、压力及温度检测管路、围压入口、保温层、铝镍钴磁致式对流器和加热套。本发明具有安装和连接简单、体积小、压力和温度稳定效果好等优点。

    一种气动式加卸载的岩石蠕变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11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74981.5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式加卸载的岩石蠕变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岩石力学实验领域;装置主要包括支撑缸体、轴向加载杆、气体增压缸体、增压活动缸体和手动换向阀;本发明装置采用手动换向阀切换气体流动方向,配合轴向加载杆、气体加压腔和气体增压腔实现气体加卸载,利用轴向加载杆两端截面积的比值,实现压力放大并恒载;本发明装置采用气体增压加卸载,加载速度缓慢可控、稳定,装置不受极端情况限制;整套装置简单,易于拆卸,操作方便,对岩石试样的尺寸要求和限制较少,尤其适宜于各种小于标准尺寸的岩石试样,可在岩石蠕变实验中长期使用。

    一种配合CT在线扫描的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2973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064492.2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合CT在线扫描的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它属于岩石实验装置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用于CT扫描系统的实验装置存在的使用范围有限、温度加载范围有限和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合CT在线扫描的高温高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其包括高温高压三轴压力容器、上轴向加载杆、下轴向加载杆、基座、围压腔、上循环水冷系统、下循环水冷系统、内加热器、压力及温度检测管路、围压入口、保温层、铝镍钴磁致式对流器和加热套。本发明具有安装和连接简单、体积小、压力和温度稳定效果好等优点。

    一种高压高精度极低动态流量测量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931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15100.6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高精度极低动态流量测量试验装置,涉及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解决在极高压力、极低流量/流速条件下无法精确地监测水力压裂试验中各压裂孔内的流量随时间动态演化规律的问题;具体包括高压密闭釜、距离测量装置和注排液装置,通过注排液装置分别从高压密闭釜的底部和顶部向流体空腔内进行注液和排液动作,进而使高压密闭釜内的密封联动活塞杆与外部的距离测量装置联动,测量活塞移动距离计算任意时间节点的流量;本发明通过耐高压的缸体釜进而实现对多孔水力压裂试验过程中各压裂孔内的流量分布规律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可有效的监测极低流量的分配规律,监测精度有效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