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加热模式的巴西劈裂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5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23635.0

    申请日:2025-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加热模式的巴西劈裂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劈裂实验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巴西劈裂夹具、釜体、加热系统、载热流体注入孔、轴压头、温压监测与载热流体出口、磁粒子成像系统和高温预警系统;温压监测与载热流体出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实时观测系统来进行温压监测,同时作为载热流体的出口;磁粒子成像系统用于观察釜体内部纳米磁感颗粒分布状态;本发明能够在对流加热、传导加热及超临界流体加热等多种加热模式下进行实时高温巴西劈裂实验,可以实时监测样品内部裂缝的生成与扩展过程,适用于测试岩石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热应力条件下的强度和裂纹扩展。

    一种电-磁双场作用下促进微生物气化增效的煤层气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8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9934.0

    申请日:2025-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双场作用下促进微生物气化增效的煤层气开采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步骤包括:通过注入井对煤炭储层压裂形成裂隙网络;向裂隙网络内注入电解质溶液和微生物溶液,微生物溶液中含有菌群诱导颗粒;向煤炭储层施加电场,控制微生物溶液的菌群和菌群诱导颗粒在裂隙网络中运移;然后施加低电压场促进裂隙网络中的分支裂隙进一步连通,再次诱导运移;向煤炭储层施加磁场;本发明促进微生物增殖和均匀分布,加速煤层中有机物的分解与甲烷释放,提高了煤层气产率。

    一种基于难采或不可采煤层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5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90595.6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难采或不可采煤层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属于CO2地质封存技术领域;通过从地面向难采或不可采煤层钻入中心注入井,并围绕中心注入井钻入用于监测煤层各个区域的pH的钻孔,通过压裂的方法贯通煤层中的裂隙,再注入氢氧化钠碱性溶液,提高煤层中的pH值,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压调温后注入煤层,将二氧化碳封存;本发明通过物理封存和化学反应的结合,提高了难采或不可采煤层对二氧化碳的封存能力。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制合成气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5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5340.5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炭地下原位制合成气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从地面向煤层钻垂直注入井和生产井,并在煤层中布置水平井作为气化通道,在注入井中布置双层套管至井底,向双层套管中注入水、氧气以及烃类气体,利用烃类气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释放大量热量加热水,并利用地层压力和煤层孔隙压力在地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超临界状态,超临界水、超临界二氧化碳与煤发生共气化反应,生成含有氢气与一氧化碳的合成气,同时煤层受热热解生成烃类气体和煤焦油,烃类气体、煤焦油与合成气经气化通道及生产井排出地面,实现地下原位制合成气。本发明适用于深部煤层,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气化效果好与合成气产率高的特点。

    一种井内烟气捕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54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3006.6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内烟气捕集装置及方法,属于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注入井和注入管;注入管与固井套管之间且与封存岩层对应的区域内填充有用于吸附CO2的捕集结构;注入管内设置有制冷管;烟道气通过钻井入口经过冷却通过注入管底部进入捕集结构,烟道气中的CO2被捕集结构捕集之后在烟道气注入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封存岩层,并被封存岩层封存;本发明实现了烟道气钻井内CO2捕集与封存的同步连续进行;省掉了地面大型的CO2捕集结构和压缩运输装置,降低CO2捕集与封存成本,同时简化了工艺步骤。(56)对比文件李建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化工设计通讯》 .2022,第48卷(第12期),第92-94页.N. K. Daud N. H. I. M.Najib.Adsorption of CO2 on ZSM-5 and Cu-MOF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low pressureconditions fo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 application《.Materials Today:Proceedings》.2022,第1345-1355页.郭妍杉. 油气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分析《.测试技术学报》.2022,第36卷(第1期),第86-92页.W. Rahmah .G. T. M. Kadja I. G.Wenten .Small-pore zeolite and zeotype membranes for CO2 capture andsequestration – A review《.Journal of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2022,第1-16页.王晓宇.燃煤电厂烟道气中CO_2捕集技术进展与对比分析.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第10期),第10-11页.

    一种深部有机岩矿层原位开采及能量高效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23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0692.5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有机岩矿层原位开采及能量高效利用的方法,属于能源高效绿色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有机岩层分成若干条带,形成封存组合换热组,在对有机岩原位热解反应前先进行软化和压裂处理,之后通过原位热解反应进行油气开采,然后对换热组注入常温水进行取热并利用,对封存组进行二氧化碳封存;本发明方法可同时实现油气开采、取热利用以及二氧化碳封存,对深部有机岩矿层进行充分合理的开采利用,实现能量高效回收,解决了有机岩原位开采能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本发明在所有地下能源原位开采领域均适用。

    一种提高块煤气化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066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90036.0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块煤气化效率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将煤样置于反应釜内,并将反应釜抽真空;然后将超临界水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同时注入反应釜,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650~700℃,压力控制为25~30MPa,反应时间控制为2~3h;反应结束后,收集煤焦油与气态产物。本发明利用超临界CO2的扩孔作用,降低块煤孔隙分形维数,改善块煤孔隙连通性,增大气化剂与煤体接触面积,提高块煤气化反应面积,从而促进煤炭的气化,且超临界CO2与超临界水起到协同作用,加快传热和传质速率,提高气化率、氢气产率与碳气化率,利用此方法可将块煤气化过程中的氢气产率达到7%以上。

    一种煤炭高效气化制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90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70760.7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炭高效气化制氢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将煤炭样品置于反应釜内,并将反应釜抽真空;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持续通入反应釜中,反应结束后,将携带有双金属催化剂的亚临界或超临界水持续通入反应釜中,反应结束后,收集煤焦油与气态产物。本发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与煤中的有机基团和矿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改变煤炭芳香碳网结构,提高煤炭气化反应活性。双金属催化剂含有两种不同金属元素,在催化反应中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催化效率和选择性,利用此方法可将煤炭气化过程中的氢气产率达到8%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