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010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49212.4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连接多层铝合金微通道复杂结构的绿色液相辅助钎焊方法,首先将铝合金制件的待焊接面打磨平整,Al‑Si基钎料预制于两个待焊接面之间,铝合金制件的非焊接面均匀涂覆阻焊剂并干燥,然后置于高温真空钎焊炉内;接着,以10℃/min的速率将高温真空钎焊炉加热至预热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再以10℃/min的速率继续加热至连接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保温开始时迅速对铝合金制件施加压力,将多余的液相钎料挤出;最后,保温结束后,撤销施加在铝合金制件上的压力,以5℃/min的速率将高温真空钎焊炉降温至一定温度,液相钎料凝固与铝合金制件形成可靠连接,并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该方法解决了钎料熔化堵塞微通道和降低微通道散热器腐蚀性能的问题,对待焊接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无需酸碱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14346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77564.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23K1/008 , B23K1/20 , B23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采用高熵合金钎焊连接高熵碳化物陶瓷的方法,以FeCoCrNiTix高熵合金为钎料并放置在两个高熵碳化物陶瓷块体之间形成钎焊装配体,钎焊装配体在1430~1500℃的钎焊温度下保温30~45min,形成高熵碳化物陶瓷接头,实现高熵碳化物陶瓷的钎焊连接。高熵合金和高熵碳化物陶瓷的双重高熵效应使高熵碳化物陶瓷接头的显微组织为高熵碳化物陶瓷、高熵合金以及反应产生的高熵碳化物产物,避免了在高熵碳化物陶瓷接头中生成低熔点的金属间化合物;高熵碳化物陶瓷接头可用于1000~1200℃超高温环境,其剪切强度最高可达282MPa,因此本方法适用于新型超高温高熵碳化物陶瓷复杂构件的实际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09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7786.3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增材制造用可调节式拖尾气体保护罩及其使用方法,保护罩包括焊枪套管、内保护罩和外保护罩,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焊枪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不断抬高,导致保护罩与基板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本发明通过在内保护罩外部设置外保护罩的方式,使活泼金属在焊枪远离其表面的过程中,始终维持在保护气环境下,维持了电弧和熔池的稳定性,避免了钛及铝在增材过程中的氧化,提高了堆积层金属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21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7197.2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23K20/02 , B23K20/233 , B23K20/24 , B23K20/26 , B23K103/16 , B23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Nb含量的合金化中间层的高熵碳化物陶瓷扩散连接方法,该方法以Ni箔‑Nb箔‑Ni箔顺序叠放构成复合中间层,复合中间层中的Nb原子所占比例为65~85at.%;将复合中间层置于两个高熵碳化物陶瓷块体的待焊面之间,同时施加预压力和扩散连接压力,对两个高熵碳化物陶瓷块体进行扩散连接,并在1200~1250℃的扩散连接温度下保温30~90min,形成高熵碳化物陶瓷接头。通过少量的Ni原子对Nb层进行原位合金化形成高Nb含量的过渡层,高Nb含量的过渡层与高熵碳化物陶瓷接触并在界面处通过原子扩散实现连接,有效降低了难熔金属中间层和高熵碳化物陶瓷的扩散连接温度,所形成的接头在室温和高温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极端腐蚀环境下能够保持界面结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79849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110594.8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制备CuCrZr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将可溶性稀土氧化物盐、CuCrZr粉末加入无水乙醇或去离子水中,使可溶性稀土氧化物盐于溶液中,CuCrZr球形粉末完全润湿,得到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进行干燥蒸发,然后煅烧还原,得到初步复合球形粉体;对初步复合球形粉体和稀土单质粉末的混合粉体进行球磨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复合球形粉体;以复合球形粉体作为原材料,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对复合球形粉体层进行逐层打印使其熔化凝固,同时对每一凝固的层进行激光快速重熔以制备出稀土氧化物掺杂CuCrZr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添加稀土氧化物来调控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从而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266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711365833.8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薄膜冶金连接高温合金的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将中间连接箔片置于高温合金待连接面之间,整体置于真空扩散炉内,所述中间连接箔片为Ni片或Ni片与Ti片组成的复合中间连接箔片,降低所述真空扩散炉内压力后将所述真空扩散炉加热到相应共晶温度,利用压头的定压运动向所述待连接高温合金施加连接压力并维持,继续加热到目标连接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并撤掉施加在高温合金上的所述连接压力,将所述真空扩散炉自然冷却至室温。采用本方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实现高温合金之间的可靠连接,并且压力施加时间短,压力数值较小,适合对复杂构件进行连接和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7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0595.2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奥氏体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将可溶性稀土氧化物盐、316L球形粉末加入无水乙醇或去离子水中,使可溶性稀土氧化物盐于溶液中,316L球形粉末完全润湿,得到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进行干燥蒸发,然后煅烧还原,得到初步复合球形粉体;对初步复合球形粉体和稀土单质粉末的混合粉体进行球磨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复合球形粉体;以复合球形粉体作为原材料,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对复合球形粉体层进行逐层打印使其熔化凝固,同时对每一凝固的层进行激光快速重熔以制备出稀土氧化物掺杂316L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添加稀土氧化物来调控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从而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762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80288.X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网格结构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双丝电弧增材制造方法,该异质网格结构层状复合材料,由若干沉积层堆叠形成;所述沉积层包括若干数量相同形状、相等体积、沿横向和纵向均交替排列的硬质材料子单元和软质材料子单元;相邻所述沉积层之间的各硬质材料子单元和软质材料子单元均为交替排列;本发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层状堆积的特点,在单层沉积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程序编译送丝方式,使焊丝呈间歇性过渡,从而在单沉积层中实现异质材料的交替制备,在整体试样表现为异质网格层状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4800.6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23K1/008 , B23K1/20 , B23K35/30 , B23K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电泳沉积SiC纳米线的碳碳复合材料与金属的钎焊连接方法,在连接前,在C/C复合材料表面沉积一层SiCNWs,其与钎料中的活性元素反应生成尺度极小的新相并析出,TiCu以之为形核质点以非均匀形核方式析出,从而使得原本连续的脆性TiCu化合物细化,改善接头的薄弱相,以提高接头强度。另外,相比较于化学气相沉积,电泳沉积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且不会损伤C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856857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34324.8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23K1/008 , B23K1/20 , B23K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钎焊接头强度的方法,首先在700℃~800℃温度范围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以使在碳纤维周边形成环状孔洞;再选择钎料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钎料和金属板按照三明治式结构装配,并以石墨盘夹持,保证紧密接触,然后将其置于真空钎焊炉中并抽真空进行钎焊。本发明通过焊前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形成环状孔洞,钎料浸渗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孔洞中,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钎料的接触面积增加以致反应层面积增加,从而降低接头残余应力和改善了接头的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