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吊运尾变首式超前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1357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513620.X

    申请日:2015-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轨吊运尾变首式超前支护系统,涉及煤矿巷道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布置于巷道两侧的单元支撑式液压支架、架设在其顶梁之间的活动钢梁与布置于首尾两侧的吊装机,还包括安装在钢梁下的轨道与运行在轨道上的单轨吊车。工作时,用吊装机把尾部支架、钢梁及轨道吊运到单轨吊车可吊范围内,通过单轨吊车运到首部并使用吊装机把支架摆放到合适位置并架设钢梁安装轨道。本系统实现了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单元式支架支护能力强、结构紧凑、适应性强;钢梁实现了单元式支架支护能力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支护质量并提高了支架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单轨吊车行走速度快、体积小、适应性好。本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现代化矿井对超前支护的要求。

    一种巷道超前自移式支撑吊装机

    公开(公告)号:CN10506013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3617.8

    申请日:2015-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23/16 B66C23/62 B66C2700/03 E21D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超前自移式支撑吊装机,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吊装支护设备,用于巷道超前支护系统中或井下其它设备及物料的起吊、移动、摆放。包括起吊支架、锚固支架、安装在起吊支架与锚固支架底座间左右两侧的推拉千斤顶、安装在起吊支架底座后的导向限位杆。在起吊过程中起吊支架顶梁支撑顶板,支护顶板的同时也为起吊机构配重,提高起吊可靠性;起吊机构可旋转、上下摆动,伸缩式吊臂增加了起吊机构的活动范围;锚固支架与起吊支架互为支点可向前或向后自主移动,导向限位杆提高了其移动路线的精确性,两根推拉千斤顶增强了移架能力和移动过程中的灵活性。本发明起吊力能大、机动性好、可靠性高,起吊设备的同时也为巷道提供了安全支护。

    适用于7~10m厚煤层的三滚筒采煤机以及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471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319059.7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7~10m厚煤层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开采方法,将工作面煤层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采用三滚筒采煤机进行开采,采煤机两个端部滚筒主要截割上部和下部煤层,中部滚筒截割中部煤层。三滚筒采煤机两端部通过长摇臂连接小直径滚筒,中部为短摇臂、大直径滚筒,两端部为等长摇臂、等直径滚筒,短摇臂设置于采煤机底托架上。三滚筒采煤机通过与刮板输送机、特大采高液压支架相互配合可实现端部自动斜切进刀。本发明采用三滚筒采煤机进行7~10m厚煤层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能够弥补现有综放开采、分层开采方法存在的资源回采率低、煤层自然发火、效率低等问题,为7~10m厚煤层提供一种可行的大采高开采方法。

    一种用于起底巷道的串连式液压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51789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9690.4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起底巷道的串连式液压支架,涉及煤矿综采支护设备,用于起底巷道运输机机头支撑与此处顶板维护和设备姿态的调整。它包括支撑架和通过推拉千斤顶串连在其后的锚固架。支撑架通过销轴与运输机机头连为一体,支撑架的可旋转顶梁可很好适应运输机的倾向角度,支撑架液压立柱可带动顶梁上下升降以适应运输机与巷道底板间高度差的变化。锚固架可很好的完成机头处工作面顶板的支护,安装在锚固架稳定机构两侧的提拉机构与底调机构可调整锚固架及与其相邻支架的工作姿态,提高机头处设备稳定性,锚固架的可旋转顶梁提高了接顶效果。支撑架与锚固架互为支点向前移动解决了悬空运输机机头移动难题。

    增容缓冲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

    公开(公告)号:CN10513426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3645.X

    申请日:2015-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室液压增容式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和一种涨筒增容式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空气室液压增容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由带旁路安全阀的外缸、中缸活柱和设置在活柱内部的空气室液压装置组成,所述的空气室液压装置由空活塞和液压杆平衡吸收冲击能量达到防冲击目的。涨筒增容式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由带旁路安全阀的外缸、中缸活柱和设置在活柱内部的涨筒组成,涨筒中充满液体,利用涨筒中受液体的压力而容积增大来吸收冲击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本发明公开的两种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除了一般的双伸缩立柱具有的液体防冲性能和安全阀保护外,利用受冲击增大受冲容积增大的方法显著减小冲击载荷,有效提高立柱的抗冲击性能,从而提高了立柱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要求高的抗冲击液压支架,尤其是大缸径大行程的立柱。

    适用于7~10m厚煤层的三滚筒采煤机以及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471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19059.7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7~10m厚煤层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开采方法,将工作面煤层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采用三滚筒采煤机进行开采,采煤机两个端部滚筒主要截割上部和下部煤层,中部滚筒截割中部煤层。三滚筒采煤机两端部通过长摇臂连接小直径滚筒,中部为短摇臂、大直径滚筒,两端部为等长摇臂、等直径滚筒,短摇臂设置于采煤机底托架上。三滚筒采煤机通过与刮板输送机、特大采高液压支架相互配合可实现端部自动斜切进刀。本发明采用三滚筒采煤机进行7~10m厚煤层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能够弥补现有综放开采、分层开采方法存在的资源回采率低、煤层自然发火、效率低等问题,为7~10m厚煤层提供一种可行的大采高开采方法。

    增容缓冲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

    公开(公告)号:CN105134260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513645.X

    申请日:2015-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室液压增容式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和一种涨筒增容式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空气室液压增容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由带旁路安全阀的外缸、中缸活柱和设置在活柱内部的空气室液压装置组成,所述的空气室液压装置由空活塞和液压杆平衡吸收冲击能量达到防冲击目的。涨筒增容式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由带旁路安全阀的外缸、中缸活柱和设置在活柱内部的涨筒组成,涨筒中充满液体,利用涨筒中受液体的压力而容积增大来吸收冲击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本发明公开的两种强力抗冲击双伸缩立柱除了一般的双伸缩立柱具有的液体防冲性能和安全阀保护外,利用受冲击增大受冲容积增大的方法显著减小冲击载荷,有效提高立柱的抗冲击性能,从而提高了立柱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要求高的抗冲击液压支架,尤其是大缸径大行程的立柱。

    基于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的支架适应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153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453597.5

    申请日:201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的支架适应性评价方法,创新性建立了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模型,分析了液压支架与围岩的刚度耦合、强度耦合、稳定性耦合关系,建立了支架与围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开采方法对围岩控制效果的要求,确定支架与围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根据液压支架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获得的实测数据,确定支架与围岩评价指标的独立评价结果;根据目标权重值和评价指标的独立评价结果,得出支架与围岩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液压支架设计改进意见。本发明能够全面反应支架对围岩的适应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支架改进设计方案提供重要理论数据支持,评价方法简单有效,实用性强,填补了我国煤矿用液压支架与围岩适应性评价方法的空白。

    单轨吊运尾变首式超前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135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13620.X

    申请日:2015-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轨吊运尾变首式超前支护系统,涉及煤矿巷道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布置于巷道两侧的单元支撑式液压支架、架设在其顶梁之间的活动钢梁与布置于首尾两侧的吊装机,还包括安装在钢梁下的轨道与运行在轨道上的单轨吊车。工作时,用吊装机把尾部支架、钢梁及轨道吊运到单轨吊车可吊范围内,通过单轨吊车运到首部并使用吊装机把支架摆放到合适位置并架设钢梁安装轨道。本系统实现了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单元式支架支护能力强、结构紧凑、适应性强;钢梁实现了单元式支架支护能力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支护质量并提高了支架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单轨吊车行走速度快、体积小、适应性好。本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现代化矿井对超前支护的要求。

    基于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的支架适应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153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453597.5

    申请日:201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的支架适应性评价方法,创新性建立了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模型,分析了液压支架与围岩的刚度耦合、强度耦合、稳定性耦合关系,建立了支架与围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开采方法对围岩控制效果的要求,确定支架与围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根据液压支架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获得的实测数据,确定支架与围岩评价指标的独立评价结果;根据目标权重值和评价指标的独立评价结果,得出支架与围岩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液压支架设计改进意见。本发明能够全面反应支架对围岩的适应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支架改进设计方案提供重要理论数据支持,评价方法简单有效,实用性强,填补了我国煤矿用液压支架与围岩适应性评价方法的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