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521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80033561.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在结霜环境下能够有效抑制结霜的表面结构的热交换器和制冷剂循环装置。一种热交换器(23),其具有在表面设有防水性涂膜的部分,其中,设有防水性涂膜的表面具有包含多个凸部(61)的表面结构,将多个凸部的平均间距设为L、多个凸部的平均直径设为D、多个凸部的平均高度设为H、防水性涂膜的平滑平面上的水的接触角设为θ时,满足D/L 0.4×(L/H)、H>700nm、0>1.28×D×10‑2+2.77×(L‑D)×10‑3‑1.1×D2×10‑5‑5.3×(L‑D)2×10‑7‑9.8×D×(L‑D)×10‑6‑2.0、90°
-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3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3157.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91 , F28D1/053 , F28D1/05366 , F28D2021/0068 , F28F1/32 , F28F1/325 , F28F2215/02 , F28F2215/12
Abstract: 提供抑制性能降低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21)中,在通过热交换空间(SP)的空气流(AF)与传热管(50)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热交换空间(SP)由相邻的传热管(50)和相邻的传热翅片(60)形成。各传热翅片(60)具有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在空气流动方向(dr1)上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多个突出部(70)包括:第五突出部(75),其位于下风侧;和一端侧突出部(80),其位于上风侧。根据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第五突出部(75)的面积在基准面积(A2)(在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中,以在翅片正侧面(611)中位于一端侧突出部(80)的边缘(70a)与离边缘(70a)最近的传热管(50)的主面(52)之间的部分为第一边(L1)、以翅片间距(P1)为第二边(L2)的基准四边形(R1)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是0.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81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80012715.5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该热交换器具有即使在结霜环境下使用时,也能够通过使冷凝水飞散而抑制结霜的表面构造。所述热交换器具有表面设置有疏水性涂膜的部分,其中,设置有疏水性涂膜的表面具有如下表面构造,在设L:凸部的平均间距、d:凸部的平均直径、rw(整体):表面整体的平均面积扩大率、rw(凸部):表面凸部的平均面积扩大率、θw:疏水性涂膜的平滑平面上的水的接触角的情况下,满足如下所有的关系:rw(整体)>0.6/|cosθw|;rw(凸部)>0.6/|cosθw|;0.1<d/L<0.8;L<3.0μm;以及90°<θw<120°。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8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80012715.5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该热交换器具有即使在结霜环境下使用时,也能够通过使冷凝水飞散而抑制结霜的表面构造。所述热交换器具有表面设置有疏水性涂膜的部分,其中,设置有疏水性涂膜的表面具有如下表面构造,在设L:凸部的平均间距、d:凸部的平均直径、rw(整体):表面整体的平均面积扩大率、rw(凸部):表面凸部的平均面积扩大率、θw:疏水性涂膜的平滑平面上的水的接触角的情况下,满足如下所有的关系:rw(整体)>0.6/|cosθw|;rw(凸部)>0.6/|cosθw|;0.1<d/L<0.8;L<3.0μm;以及90°<θw<120°。
-
-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33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80023157.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抑制性能降低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21)中,在通过热交换空间(SP)的空气流(AF)与传热管(50)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热交换空间(SP)由相邻的传热管(50)和相邻的传热翅片(60)形成。各传热翅片(60)具有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在空气流动方向(dr1)上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多个突出部(70)包括:第五突出部(75),其位于下风侧;和一端侧突出部(80),其位于上风侧。根据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第五突出部(75)的面积在基准面积(A2)(在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中,以在翅片正侧面(611)中位于一端侧突出部(80)的边缘(70a)与离边缘(70a)最近的传热管(50)的主面(52)之间的部分为第一边(L1)、以翅片间距(P1)为第二边(L2)的基准四边形(R1)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是0.2以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