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1644329.6

    申请日:2018-12-29

    Inventor: 石原洋纪

    Abstract: 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空气处理系统或是通过上述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办公区域的不同换气需求灵活地(动态地)调整空气调节模式。上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装置主机,所述装置主机对进入其中的空气进行处理;分别与作为目标处理区域的室内第一空间连通的回风管路和送风管路;以及分别与作为换气区域的室内第二空间连通的进风管路及排风管路,所述空气处理系统能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切换控制所述装置主机的运转模式。

    冷却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7670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40649.3

    申请日:2014-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4 F24F13/00 H05K7/203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空调机的冷却装置包括配管段和热传导件,空调机的制冷剂在配管段中流过,热传导件的一侧附连到配管段的外壁,热传导件的另一侧附连空调机中的电气功率元件,配管段还设有供制冷剂流入的入口管和供制冷剂流出的出口管,其中,入口管设置在配管段的侧壁上并且入口管切向于配管段的横截面的周边设置以使进入配管段的制冷剂形成旋流。当制冷剂流过冷却装置的配管段时,从入口管通入的制冷剂作旋流运动,从而旋流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制冷剂中的气泡汇集到配管段的中间部位,因此,热传导件附近的制冷剂中基本不会有气泡,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6306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02103372.2

    申请日:2002-01-29

    Abstract: 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在壳体(2)内设有热交换器(3)和与通往室内机的连接配管(8a、8b)连接的关闭阀(7a、7b),其特点是,在热交换器(3)的端部形成供连接配管(8a、8b)通过的缺口(S),缺口(S)形成在热交换器(3)的下端部(3L)的左右方向一个侧边缘部(3b)处,热交换器(3)的形成缺口(S)的下端部(3L)俯视时呈“L”字形,形成缺口(S)的下端部(3L)的上方部分(3U)设有沿着壳体(2)的背面板(27)延伸的中央部(3c)和沿着壳体(2)的左右侧板(25、26)延伸且与该中央部(3c)连接的左右侧边缘部(3a、3b),下端部(3L)的宽度尺寸(W2)小于该下端部(3L)的上方部分(3U)的宽度尺寸(W1)。本发明能提高产品的能力,同时抑制壳体的大型化。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556906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03801029.1

    申请日:2003-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60 F24F1/50 F24F1/56

    Abstract: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组(1),具有:包括压缩机(21)、配管及热交换器(20)的室外侧制冷剂回路(3);容纳制冷剂回路(3)的壳体(2);从壳体(2)的底部向下方突出设置的多根支柱(5a~5d),在多根支柱(5a~5d)的下端,设置分别向壳体(2)的内侧延伸的固定用的底脚(12a~12d)。本发明可以用较薄的板材构成室外机组的底脚,可降低成本。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7516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610988355.5

    申请日:2016-11-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并可互相通信的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以及用于接收控制指令的中继器,室内单元具有对室内单元的运转进行控制的室内单元主控板,室外单元具有对室外单元的运转进行控制的室外单元主控板,中继器具有指令转换模块,将中继器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中的试运转指令转换为特定运转指令的组合,室内单元主控板根据特定运转指令的组合控制室内单元进行相应的特定运转的组合,室外单元主控板具有触发模块,其在检测到室内单元进行了特定运转的组合或者室内单元接收到了特定运转指令的组合的情况下,触发室外单元进入试运转模式。根据本实施例,能使得启动试运转的操作可靠而简单。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9411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610875225.0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等多种模式下都能发挥加湿单元的加湿功能。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具有经由第一连接配管、第二连接配管和第三连接配管而相互连接的室外单元、两管式室内单元和加湿单元,在该加湿单元中设置有:设于加湿单元侧制冷剂配管中途的加湿单元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加湿单元侧热交换器;加湿组件;以及加湿单元侧送风装置,加湿单元侧制冷剂配管的靠加湿单元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配管的位于室外单元外的部分,加湿单元侧制冷剂配管的靠加湿单元侧热交换器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配管的位于室外单元外的部分,加湿单元侧热交换器和加湿组件设置在由加湿单元侧送风装置形成的气流流通路径中。

    空气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44329.6

    申请日:2018-12-29

    Inventor: 石原洋纪

    Abstract: 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空气处理系统或是通过上述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办公区域的不同换气需求灵活地(动态地)调整空气调节模式。上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装置主机,所述装置主机对进入其中的空气进行处理;分别与作为目标处理区域的室内第一空间连通的回风管路和送风管路;以及分别与作为换气区域的室内第二空间连通的进风管路及排风管路,所述空气处理系统能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切换控制所述装置主机的运转模式。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8351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0875289.0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等多种模式下都能发挥加湿单元的加湿功能。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具有经由第一连接配管、第二连接配管和第三连接配管而相互连接的室外单元、两管式室内单元和加湿单元,在该加湿单元中设置有:设于加湿单元侧制冷剂配管中途的加湿单元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加湿单元侧热交换器;加湿组件;以及加湿单元侧送风装置,加湿单元侧制冷剂配管的靠加湿单元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配管的位于室外单元外的部分,加湿单元侧制冷剂配管的靠加湿单元侧热交换器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配管的位于室外单元外的部分,加湿单元侧热交换器和加湿组件设置在由加湿单元侧送风装置形成的气流流通路径中。

    空调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9487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517668.1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一种空调系统,有助于对引入空调对象空间内的新风的量、温度和湿度等进行综合调节。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包括新风调节模块和室内机组,所述新风调节模块包括新风入口、排风口、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的室内出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的室内进风口以及风扇,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组通过主送风管道连通,其中,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送风末端和风路调节装置,所述室内机和所述送风末端以并联方式与所述主送风管道连通,所述风路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开度来调节由所述风扇送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送风末端的风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