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93588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80026789.7

    申请日:2005-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3/28 F24F2001/004 F24F22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机,该落地式空调机可确保维护保养过滤器时的安全性、并能减少零部件数量。该落地式空调机(1)通过过滤器(11)吸入调节前的空气,并排出调节后的空气,其特征在于,具备风扇(3)、壳体(4)以及前面下部面板(9)。壳体(4)在内部收容风扇(3)。前面下部面板(9)安装成可相对于壳体(4)自由开闭,并相对于壳体(4)朝向外侧打开。另外,前面下部面板(9)具有容纳过滤器(11)的过滤器容纳部(91)和安全肋部(97)。其中,过滤器容纳部(91)通过打开前面下部面板(9),可进行空气过滤器(11)的装卸。安全肋部(97)与过滤器容纳部(91)形成为一体,当前面下部面板(9)打开而在壳体(4)与过滤器容纳部(91)之间产生空间(S)时,可阻止从壳体(4)的外部通过空间(S)接近风扇(3)。

    落地式空调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93588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580026789.7

    申请日:2005-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3/28 F24F2001/004 F24F22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机,该落地式空调机通过过滤器吸入调节前的空气,并排出调节后的空气,该落地式空调机具备:送风机;在内部收容送风机的壳体;面板,该面板可自由开闭地安装在壳体上,相对于壳体向外侧打开,并具有容纳过滤器的过滤器容纳部、安全部、以及在关闭的状态下覆盖侧面的侧面面板,过滤器容纳部通过打开面板可进行过滤器的装卸,安全部与过滤器容纳部形成为一体,当打开面板而在壳体与侧面面板之间产生空间(OS)时,安全部能阻止通过所述空间(OS)从壳体的外部接近送风机。

    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2231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680035492.1

    申请日:2006-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及其制造方法。针对具有在翼端形成有锯齿形状的多个叶片的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减小叶片的位置精度的偏差,提高旋转强度,并且减少其制造工时。送风机(4)的叶轮(7)具有:树脂制的圆形支承板(31、41),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以及树脂制的多个叶片(32、42)。叶片(32、42)以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圆形支承板(31、41)的外周部,并形成有将翼端在多处切口而成的锯齿形状(53)。而且,在各叶片(32、42)的翼面上,在距形成有锯齿形状(53)的翼端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有台阶(61)。

    配管构件的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2542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980103808.X

    申请日:2009-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1/16 B21D53/16

    Abstract: 一种能更廉价更快速地制造配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圆筒状的配管构件,该配管构件的一端构成与其他构件焊接的焊接部,包括工序组(S1~S6)和工序组(S8~S10)。在工序组(S1~S6)中,通过冲压成形,使板状材料成形为具有圆筒状的厚壁的第一部分(51f)和与该第一部分(51f)相邻并交叉的、作为焊接部的薄壁的第二部分(52f)的形状。在工序组(S8~S10)中,通过冲压成形,使第二部分(52f、52g)成形为圆筒状,并在第一部分(51h)与第二部分(52h)的边界形成台阶(56h)。

    落地式空调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8503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580001332.0

    申请日:2005-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F24F200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选择各种各样的空气流的落地式空调机。落地式空调机(1)具有外壳(4)、多个第一水平挡板(80)、第一挡板调节机构(21)和第二挡板调节机构(22)。在外壳(4)上设有把经过调节的空气排出去的第一排气口(12)。多个第一水平挡板(80)在铅直方向(D2)上并排设置在第一排气口(12)中,并引导从第一排气口(12)排出的空气。第一挡板调节机构(21)是能够对多个第一水平挡板(80)中属于第一挡板组(G1)的多个第一挡板(80)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机构。第二挡板调节机构(22)是能够对多个第一挡板(80)中属于第二挡板组(G2)的多个第一挡板(80)的方向进行独立于第一挡板组(G1)的调节的机构。

    落地式空调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850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580001331.6

    申请日:2005-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F24F200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空气流能容易地向正面方向流动的落地式空调机。落地式空调机(1)具有外壳(4)、第一垂直挡板(51)和第二垂直挡板(71)。在外壳(4)上设有从正面看沿横向(D1)并排布置且把经过调节的空气排出去的第一排气口(12)和第二排气口(13)。第一垂直挡板(51)具有在打开状态下引导从第一排气口(12)排出的空气的第一板部(52),它能开闭第一排气口(12)。第二垂直挡板(71)具有在打开状态下引导从第二排气口(13)排出的空气的第二板部(72),它能开闭第二排气口(13)。而且,第一板部(52)在处于与垂直于正面的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下,位于比第一排气口(12)的中心更靠近外侧的位置,此外,第二板部(72)在处于与垂直于正面的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下,位于比第二排气口(13)的中心更靠近外侧的位置。

    配管构件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542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3808.X

    申请日:2009-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1/16 B21D53/16

    Abstract: 一种能更廉价更快速地制造配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圆筒状的配管构件,该配管构件的一端构成与其他构件焊接的焊接部,包括工序组(S1~S6)和工序组(S8~S10)。在工序组(S1~S6)中,通过冲压成形,使板状材料成形为具有圆筒状的厚壁的第一部分(51f)和与该第一部分(51f)相邻并交叉的、作为焊接部的薄壁的第二部分(52f)的形状。在工序组(S8~S10)中,通过冲压成形,使第二部分(52f、52g)成形为圆筒状,并在第一部分(51h)与第二部分(52h)的边界形成台阶(56h)。

    落地式空调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5941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580001332.0

    申请日:2005-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F24F200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选择各种各样的空气流的落地式空调机。落地式空调机(1)具有外壳(4)、多个第一水平挡板(80)、第一挡板调节机构(21)和第二挡板调节机构(22)。在外壳(4)上设有把经过调节的空气排出去的第一排气口(12)。多个第一水平挡板(80)在铅直方向(D2)上并排设置在第一排气口(12)中,并引导从第一排气口(12)排出的空气。第一挡板调节机构(21)是能够对多个第一水平挡板(80)中属于第一挡板组(G1)的多个第一挡板(80)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机构。第二挡板调节机构(22)是能够对多个第一挡板(80)中属于第二挡板组(G2)的多个第一挡板(80)的方向进行独立于第一挡板组(G1)的调节的机构。

    咬入式管接头、制冷装置和水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80581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5233.1

    申请日:2008-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9/10 F16L19/14 F25B41/003

    Abstract: 在咬入式管接头的接头主体的中心部,在与所述结合部件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供连接配管插入的插入口,在所述中心部,在位于与结合部件相对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供装置侧配管插入并钎焊的插入口。在供所述装置侧配管插入的插入口的入口的外周壁部上,形成有外周比接头主体的基部的外周小的薄壁部。薄壁部形成在从插入口的入口到比该插入口的前端靠近入口侧且直到该插入口的前端附近的范围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