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699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97192.3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重装拖曳缆张力弯曲试验机装置,包括外框架、驱动装置、轮盘装置、张紧装置。驱动装置一端固定在外框架上,另一端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到轮盘装置上;轮盘装置的两个轮盘通过可拆卸底座固定在外框架上,中间连接线缆,另一端连接在张紧装置上,张紧器另一端固定在外框架上。本发明水下重装拖曳缆张力弯曲试验机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可拆卸、控制精度高、提供张力高且系统运转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71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742353.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广东骏丰频谱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A61L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空间的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杀装置,涉及等离子体发生领域。该空气消杀装置包括主壳体、主动进气结构、高压电极结构和地电极板,主动进气结构安装于主壳体的顶部开口处,主壳体的侧面开设有通风窗口;高压电极结构安装在主动进气结构的下侧,地电极板安装在主壳体的内侧底部;高压电极结构包括固定块、介质隔板和多个针管电极,针管电极插装固定在固定块的连接孔中;介质隔板间隔设置在固定块的下侧,且介质隔板上开设有多个供针管电极贯穿的通孔;地电极板与多个针管电极间隔分布,介质隔板与地电极板之间形成放电强化区;固定块的侧面和地电极板的侧面分别设有电极孔,两个电极孔用于连接插拔式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0042779.3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5/04 , G01N23/2251 , G01N23/20 , G01N23/2206 , G01N30/96 ,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变多功能灌浆加固地基的实验设备及方法。通过设置方向控制器、灵活可调的移动支架及带有密封圈槽的法兰盘,在一个实验设备中实现了土体试样高度可变,分时、分通道的反应液与微生物液注浆,在不扰动试样的前提下随时转换注浆方向,以及可控土体分层饱和度等多种功能。该实验设备不局限于一种注浆程序,注浆液参数、单一土体性能的研究工作,其可以满足多种注浆程序,注浆液以及土体条件下的MICP加固土体实验研究。整个实验设备制造简单,功能齐全,考虑全面,便于操作,对推进MICP加固地基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8139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042719.1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浆加固土体地基及防渗堵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层双通道地下灌浆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包括供浆系统、注浆系统以及监测系统。注浆系统中的串联注浆套管和张力固定分隔器可实现土体的分层注浆。双通道供浆、可开闭注浆孔及张力固定分隔器的协同作用可实现不同类型注浆液的分时分通道注浆。声波探测器可实时监测与评估土体的胶结程度。本发明的结构只需一次成孔即可满足地层灌浆加固中的不同胶结程度需求,减小了注浆管移动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浆液利用率。分层注浆以及胶结程度实时监测技术避免了浆液的浪费,提高了浆液利用率。该结构对推广MICP地下灌浆在地基加固或防渗堵漏等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46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042721.9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渗联合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加固地基的设备及方法,包括电渗系统,注浆系统和监测与控制系统。该设备及方法通过电渗系统实现土体的排水固结,并驱动微生物在土体中运移;通过注浆系统保证了微生物液及胶结液的供应;监测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联合加固过程中,系统pH以及土体温度的实时控制,抑制了微生物活性的降低。本发明提出的设备及方法可用于研究电渗排水联合MICP加固地基的作用机理,加固方法的优化及加固效果评价,为软土加固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对推进电渗联合微生物加固地基的相关研究及现场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42417.6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广东骏丰频谱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5H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管阵列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涉及介质阻挡放电领域。针管阵列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上盖结构、筒状壳体、针管阵列电极、地电极和下盖结构,上盖结构安装于筒状壳体的上部,下盖结构安装于筒状壳体的下部,针管阵列电极设置在筒状壳体的内部;针管阵列电极包括进气管、气室和多个针管电极,进气管连接于气室的上侧,且进气管贯穿于上盖结构设置;多个针管电极连接于气室的下侧,且多个针管电极呈阵列间隔分布;进气管、气室和针管电极连通形成气体通道,地电极设置于下盖结构上,地电极的上侧还覆盖有介质板,多个针管电极与介质板呈上下间隔布置,介质板的表面还设有多个球状体,球状体由介电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34626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001544.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熔化沉积沉积层几何特征预测方法,基于VOF法和送粉方程建立同轴送粉式激光沉积制造数值计算模型;开发程序与Fluent有限元软件集成;进行多组单道单层熔化沉积实验,基于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在线实时监测熔池几何特征和熔池温度,并制备沉积层试样提取沉积层几何特征,通过熔池几何特征、熔池温度和沉积层试样几何特征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几何特征数据库,利用高斯过程回归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几何特征的预测模型;基于少量实验数据对沉积层几何特征预测模型进行反馈校正。本发明可快速精确地建立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几何特征的预测模型,工艺成本低、效率高、预测精度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8602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0687455.0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图像以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激光熔覆过程中裂纹识别的方法。使用红外热像仪,采集不同加工参数条件下,加工镍基合金激光熔覆过程的红外图像,并对红外图像进行图像ROI的提取;使用残差卷积自编码器对提取的红外图像进行降噪处理;使用着色探伤法对不同加工参数下加工的工件表面进行处理,观察工件表面的裂纹情况,分为严重与不严重,并按裂纹严重程度对重构图像进行分类;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对去燥后的重构图像进行处理,将重构图像按裂纹的程度不同分为多组数据,每组数据按比例分为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将训练数据输入到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训练后使用测试数据测试网络的准确度,确保网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1900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96604.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03D9/25 , F03D9/30 , F03D15/10 , F03D13/25 , F03D7/02 , A01K61/60 , A01K61/65 , B63B35/44 , B63B43/06 , B63B21/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水产养殖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浮式海上风力发电和深海养殖网箱融合设备。包括风力发电机、机舱、塔筒结构、驳船式海上浮式平台、挡板、锚链、立柱、网衣、斜杆、横杆、浮筒,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塔筒安装在驳船式海上浮式平台上,所述机舱设置在所述塔筒的顶端,所述机舱与风力发电机上的转子相连接;挡板均匀设置在驳船式海上浮式平台底部的四周,驳船式海上浮式平台下端设有养殖网箱;有效利用浮式平台应用范围广,安装灵活的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施工运营成本,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实用价值高,可有效推动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21703.1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离焦量预测的激光熔覆薄壁件高度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熔池图像的四种特征参数,更加全面的反映了熔池的特征,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离焦量的值;与以往的LSTM神经网络相比,本发明改进后的具有长记忆门的LSTM神经网络对熔池图像的四种特征参数序列进行处理,除了能预测出下一时刻离焦量,还能输出当前熔覆层的离焦量总和,能够和PID控制很好的结合;本发明利用离焦量总和求得的离焦量平均值随打印层数的变化而变化,是根据实际工况实时计算出来的,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每层熔覆层高度特征,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调节激光功率,实现薄壁件高度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