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4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101034.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评估地质封存CO2矿化演化规律及封存量的方法,多角度探究真实岩芯矿化程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定量计算CO2矿化封存速率以及封存量,并建立CO2矿化封存潜力评估模型,为开展CO2地质封存提供矿化封存潜力评估的技术支持。本发明所述的分析方法清晰易实现,可同步开展多个水岩反应实验,能形成批次分析,便于行业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1034.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评估地质封存CO2矿化演化规律及封存量的方法,多角度探究真实岩芯矿化程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定量计算CO2矿化封存速率以及封存量,并建立CO2矿化封存潜力评估模型,为开展CO2地质封存提供矿化封存潜力评估的技术支持。本发明所述的分析方法清晰易实现,可同步开展多个水岩反应实验,能形成批次分析,便于行业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1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16630.2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强化CO2注入、矿化封存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反应性固体颗粒缓解pH、促进碳酸盐沉淀,结合抽提咸水、注入低矿化度水,控制地层压力与强化游离CO2对流、溶解,促进CO2转化封存,提供一种新型强化CO2注入、矿化封存方法,为开展推动CO2地质封存的大规模部署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2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280509.5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化学水岩反应过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地层条件下CO2-水-岩反应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高温高压原位取样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排气分析系统、气液注入系统以及反应釜系统。本发明所述实验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以及PH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以扩展应用于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深入分析其压力衰减曲线,获取气体溶解扩散系数,表征矿化反应过程中气体溶解扩散,结合矿物岩相分析,深入探究扩散对矿化反应的影响。本发明对水岩反应研究,可整体概况分析,也可基于原始数据利用软件建模进行反应过程的深入分析,且整体实验系统没有使用特殊材料与仪器,经济合适,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7007.4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化学水‑岩反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岩反应体系中岩石物相反应表面积的测量计算方法。针对岩石粉末,基于比表面积的相对比值,通过加权平均合理简化了复杂的粒径分布,计算得到代表粒径及其质量百分数,避免了使用单一粒径,更符合实际情况。针对岩石粉末与岩石块体,基于物相质量百分数和单矿物与岩石的密度,结合单矿物比表面积,计算得到代表粒径下各物相的表面积分配系数,充分考虑了岩石中不同物相的质量含量与单矿物孔隙结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27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280509.5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化学水岩反应过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地层条件下CO2‑水‑岩反应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高温高压原位取样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排气分析系统、气液注入系统以及反应釜系统。本发明所述实验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以及PH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以扩展应用于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深入分析其压力衰减曲线,获取气体溶解扩散系数,表征矿化反应过程中气体溶解扩散,结合矿物岩相分析,深入探究扩散对矿化反应的影响。本发明对水岩反应研究,可整体概况分析,也可基于原始数据利用软件建模进行反应过程的深入分析,且整体实验系统没有使用特殊材料与仪器,经济合适,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92627.4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CO2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具有层状结构的粘土为原料经离子插层、液相剥离、离心筛分以及负载胺获得二维纳米片复合材料用于CO2的高效吸附。由于作为载体的超薄纳米片状粘土具有带负电荷的、更易接近的外露表面,实现了使用胺对固体载体表面进行精确而均匀的修饰;这种二维纳米片复合材料用于CO2吸附具有吸附容量大、循环稳定性高、适应温度范围广等一系列优势。在制备方法上,二维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引发剂及表面活性剂,具有对环境友好、安全易操作等优点,此外,作为载体原料的粘土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