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369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910750695.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和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方法,所述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由海水或过滤的海水配制而成,包括如下组分:NaHCO31.0~9.0g/L,NaNO30.375g/L,NaH2PO4·2H2O 0.0325g/L,Na2EDTA 0.0218g/L,VB12 0.0025g/L,VB1 0.5g/L,VH 0.0025g/L,f/2微量元素1ml/L。利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湛江金藻的方法可以实现湛江等鞭金藻高效稳定的生产,从而为贝类育苗企业以及水产养殖相关企业及时提供大量的湛江等鞭金藻生物质,保障其微藻生物饵料的及时供应。更为重要的是,与传统的光生物反应器生产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培养成本更低,从而提高水产养殖企业的利润。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32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810283248.1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酸氢钠作为碳源的杜氏藻培养基及其应用,具体是利用碳酸氢盐作为唯一碳源的杜氏藻培养基,及利用其进行杜氏藻培养方法,培养基优化包括钙镁离子优化、微量元素优化。采用本发明的杜氏藻培养基,可以很好提供杜氏藻中所用的碳源来源,从而保证杜氏藻的生长,同时,利用碳酸氢钠作为碳源,还可以提高盐生杜氏藻中β‑胡萝卜素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利用碳酸氢盐作为碳源,还可以使培养体系中的pH维持在有利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范围内,以提高盐生杜氏藻的生长速度,但不至于pH过高而导致所培养盐生杜氏藻的死亡,其培养方法简单,成本低,碳利用效率高,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32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83248.1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酸氢钠作为碳源的杜氏藻培养基及其应用,具体是利用碳酸氢盐作为唯一碳源的杜氏藻培养基,及利用其进行杜氏藻培养方法,培养基优化包括钙镁离子优化、微量元素优化。采用本发明的杜氏藻培养基,可以很好提供杜氏藻中所用的碳源来源,从而保证杜氏藻的生长,同时,利用碳酸氢钠作为碳源,还可以提高盐生杜氏藻中β-胡萝卜素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利用碳酸氢盐作为碳源,还可以使培养体系中的pH维持在有利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范围内,以提高盐生杜氏藻的生长速度,但不至于pH过高而导致所培养盐生杜氏藻的死亡,其培养方法简单,成本低,碳利用效率高,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03686.5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广东中湛融合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光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缓流薄层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水槽容器,水槽容器呈倾斜布置,水槽容器内沿延伸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呈交错布置的挡板,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在水槽容器内且呈交错布置的若干挡板的配合,使藻液的流动轨迹呈S形,大大增加了藻液的流动路径,延长藻液在水槽容器中的停留时间,相比未设置挡板而言,维持相同厚度的藻液所需的流速明显小于未设置挡板时所需的流速,这样的设置可以降低流速过高所带来的能耗,而通过调节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和水槽反应器的宽可大幅度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0508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44382.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佛照(海南)科技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毛藻的培养方法,涉及藻类培养方法领域。其中,在角毛藻的培养过程中,采用预设波段的光照射角毛藻培养液;预设波段的光由光源设备发出;光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红光LED、至少一个蓝光LED和至少一个绿光LED,红光LED的峰值波长为620~625nm,蓝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60~470nm,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525~540nm;红光LED、蓝光LED、绿光LED的功率比为(1~4):(1~4):(1~4)。实施本发明,可提升角毛藻的生长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31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283009.8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系统,属于微生物养殖领域。该系统包括培养基配制模块、微藻培养模块、藻液采集模块、温度检测控制模块、溶氧检测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控制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和前端应用软件。培养流程为:培养基配制模块配制完培养基,在微藻培养模块进行微藻培养,藻液采集模块、温度检测控制模块、溶氧检测控制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数据处理控制模块和前端应用软件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微藻培养。在养殖过程中可远程获取微藻生长参数和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可远程对控制工作单元进行控制。通过这种养殖模式,提高了养殖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独立能源供给和远程养殖,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微藻培养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925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717909.4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受高浓度碳酸氢钠的细鞘丝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所述耐受高浓度碳酸氢钠的细鞘丝藻DUT 001,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244。本发明的细鞘丝藻DUT 001能够耐受高浓度的碳酸氢钠和较高的pH,生长速度快。本发明还提供细鞘丝藻DUT 001的培养方法,通过该培养方法,细鞘丝藻DUT 001在培养结束后藻细胞干重达到1.0g/L以上,细胞碳水化合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796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97670.3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贝类养殖的全自动微藻投喂器系统,包括浮台,所述浮台上设有微藻培养器,所述浮台的底部连接有支撑管,且所述支撑管的外壁由上至下连接有多个文丘里协助喷藻器;所述文丘里协助喷藻器包括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内设有微藻喷嘴,所述微藻喷嘴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管内的管路和安装在所述浮台上的离心泵与所述微藻培养器连通,所述浮台上设有驱动所述离心泵工作的供能装置。本发明公开的投喂器采用文丘里管,降低离心泵的输送压力,扩大微藻的喷射面积,提高投喂效率和投喂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6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49946.1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间歇性混合微藻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微藻培养基装入含有混合时间控制装置的微藻培养系统中,并将微藻接种到所述培养基中;其中,所述含有混合时间控制装置的微藻培养系统为将混合时间控制装置连接在微藻培养系统的混合装置上;(2)将所述微藻培养系统按照混合:混合停止的时间间隔的连续操作模式下运转,进行微藻培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和混合停止的连续重复操作的间歇性混合微藻培养方法,该方法通过较少混合操作时间来降低混合操作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本方法在降低混合操作能耗的同时还可以维持微藻高效生产,因此本方法可以高效低成本地培养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0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4580.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佛照(海南)科技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管式培养系统,包括培养器组件、光照组件和换热组件,所述培养器组件包括培养箱以及反应管,所述培养箱内设有培养液,培养液能够在所述反应管内循环流动,所述光照组件套设于所述反应管外,多个所述光照组件沿着所述反应管间隔分布,所述光照组件内设有发光件,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直射或反射到所述反应管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换热箱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多个所述光照组件上,所述换热箱内设有换热介质,换热介质能够沿着所述换热管在多个所述光照组件之间循环流动。采用本发明,能够对微藻实现光暗交替的培养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温度控制效果,能够提高微藻的生长效率和培养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