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38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22403.2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底超软土流变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海底软土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运载平台、姿态调整系统、流变强度测试装置、控制与贯入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桨式转子和自动伸缩探杆。运载平台将装置运送到待测海床实现平稳着陆与安全回收;姿态调整系统确保装置可竖直贯入海床;流变强度测试装置通过控制与贯入系统,将固定边界圆管与配有自动伸缩探杆的四叶片桨式转子插入多个深度的土层,进行两种模式的测试;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负责采集、记录与传输数据;基于测试数据开展分析与应用。本发明可实现覆盖全剪切速率范围海底超软土流变强度的测试,具有独立性高,连接简单,自动化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1073830.6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透明土旋转水槽的海底滑坡演化过程模拟系统及实验方法,属于海洋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实验技术领域,包括旋转水槽系统、透明土模拟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旋转水槽系统通过控制电机赋予试样不同速度,U型截面旋转鼓槽闭合圆环结构用于满足滑动距离不受限制要求;透明土模拟系统制备与真实海底土层物理力学特性相似的具有示踪染色剂透明试样及流体环境,实现试样演化过程内部、外部及水土界面三维全程可视化;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三维激光切片与数字图像采集方法,实现演化过程定量化监测与数据提取。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系统规模可控、演化过程可视、图像数据可测,能解决长距离演化实验难以开展、数据采集困难、监测画面不清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38924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11322403.2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底超软土流变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海底软土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运载平台、姿态调整系统、流变强度测试装置、控制与贯入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桨式转子和自动伸缩探杆。运载平台将装置运送到待测海床实现平稳着陆与安全回收;姿态调整系统确保装置可竖直贯入海床;流变强度测试装置通过控制与贯入系统,将固定边界圆管与配有自动伸缩探杆的四叶片桨式转子插入多个深度的土层,进行两种模式的测试;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负责采集、记录与传输数据;基于测试数据开展分析与应用。本发明可实现覆盖全剪切速率范围海底超软土流变强度的测试,具有独立性高,连接简单,自动化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1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1297379.6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验室与船载的全流动球型贯入装置及方法,属于海底软土力学性质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土力学性质量测系统、装置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装置搭载与静力贯入系统。装置土力学性质量测系统基于试样破坏状态优化内置传感器类型、数量与位置,实现测试数据可靠真实;装置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工况要求,结合获取的数据进行智能判断并形成操作命令;装置搭载与静力贯入系统接受操作命令后,携带装置土力学性质量测系统,实现智能测试。三大系统实时互馈,不断更新并优化测试状态,协同工作,可完成各种复杂工况测试。本发明测得参数多、精度高、操作智能化、具体过载保护功能,解决了当前室内与船载海洋软土力学性质测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73830.6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透明土旋转水槽的海底滑坡演化过程模拟系统及实验方法,属于海洋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实验技术领域,包括旋转水槽系统、透明土模拟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旋转水槽系统通过控制电机赋予试样不同速度,U型截面旋转鼓槽闭合圆环结构用于满足滑动距离不受限制要求;透明土模拟系统制备与真实海底土层物理力学特性相似的具有示踪染色剂透明试样及流体环境,实现试样演化过程内部、外部及水土界面三维全程可视化;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三维激光切片与数字图像采集方法,实现演化过程定量化监测与数据提取。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系统规模可控、演化过程可视、图像数据可测,能解决长距离演化实验难以开展、数据采集困难、监测画面不清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29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910004070.7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一种大尺寸物理模型试验的海底软土层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固结制样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反力加载系统。固结制样系统在一定水头条件下,经上部加压,在双面排水情况下固结土样,并测试出土样的密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设置在土样固结区与上部加载区的传感器,实时监控土样的状态变化,得到土样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含水量、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孔隙比等。反力加载系统可对土样固结区施加平稳且均匀的固结压力,并能减小甚至消除偏压的影响。三大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实时互馈,当达到所需的制样标准,制样结束。该装置适用性强;连接容易,操作简便;制样整体性好,均匀一致;对海底软土与超软土样制备同样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14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97379.6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验室与船载的全流动球型贯入装置及方法,属于海底软土力学性质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土力学性质量测系统、装置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装置搭载与静力贯入系统。装置土力学性质量测系统基于试样破坏状态优化内置传感器类型、数量与位置,实现测试数据可靠真实;装置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工况要求,结合获取的数据进行智能判断并形成操作命令;装置搭载与静力贯入系统接受操作命令后,携带装置土力学性质量测系统,实现智能测试。三大系统实时互馈,不断更新并优化测试状态,协同工作,可完成各种复杂工况测试。本发明测得参数多、精度高、操作智能化、具体过载保护功能,解决了当前室内与船载海洋软土力学性质测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84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330394.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土强度测试贯入装置的搭载平台及使用方法,属于海底土体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贯入底板、贯入器安装孔、贯入底板安装孔,水平调平水准泡,竖直调平水准泡,摄像采集装置和滑动导轨。首先根据实际工程背景,确定贯入底板的形状、尺寸、材质;其次可以选择是否安装滑动导轨,然后将多个贯入仪器安装到贯入器安装孔上;然后通过贯入底板安装孔将其固定在贯入系统上,在此安装过程中,需保持水平调平水准泡,竖直调平水准泡居中;最后将摄像采集装置安装到指定位置,开展强度贯入试验。本发明既解决了原位测试过程中单杆测试强度可靠度低的问题,避免了室内测试中模型箱内土体利用率低的矛盾,也扩大土体强度的测量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1179266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2312374.8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土强度测试贯入装置的搭载平台,属于海底土体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贯入底板、贯入器安装孔、贯入底板安装孔,水平调平水准泡,竖直调平水准泡,摄像采集装置和滑动导轨。首先根据实际工程背景,确定贯入底板的形状、尺寸、材质;其次可以选择是否安装滑动导轨,然后将多个贯入仪器安装到贯入器安装孔上;然后通过贯入底板安装孔将其固定在贯入系统上,在此安装过程中,需保持水平调平水准泡,竖直调平水准泡居中;最后将摄像采集装置安装到指定位置,开展强度贯入试验。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原位测试过程中单杆测试强度可靠度低的问题,避免了室内测试中模型箱内土体利用率低的矛盾,也扩大土体强度的测量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16803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20006048.1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一种大尺寸物理模型试验的海底软土层制备装置,属于岩土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固结制样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反力加载系统。固结制样系统在一定水头条件下,经上部加压,在双面排水情况下固结土样,并测试出土样的密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设置在土样固结区与上部加载区的传感器,实时监控土样的状态变化,得到土样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含水量、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孔隙比等。反力加载系统可对土样固结区施加平稳且均匀的固结压力,并能减小甚至消除偏压的影响。三大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实时互馈,当达到所需的制样标准,制样结束。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性强;连接容易,操作简便;制样整体性好,均匀一致;对海底软土与超软土样制备同样适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