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49071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410082992.3
申请日:2004-12-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等离子体/离子工程学领域中,用于产生大面积强流脉冲离子束的外磁绝缘离子二极管,包括镶嵌聚乙烯薄膜[4]的阳极[1]、设有均布通透栅格[15]的阴极[12],特征:阳极和阴极均设计为椭圆扇环形柱状结构,阳极内柱面[22]与阴极内薄板外柱面[26]间间隙[3]的窄端[5]为4.1~4.8mm,宽端[2]为5.1~6mm,聚乙烯薄膜的面积为230×100~260×200mm2,均布通透栅格的数量为108~220个,使阴极内薄板[7]有效通透度保持65%,脉冲磁场强度为0.89~1.04T;优点:与已有圆扇环形柱状结构二极管相比,在二极管脉冲电压及其宽度分别保持为300kV和50~70ns时,获得束流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300A/cm2和100MW/cm2,而离子束不均匀性为6%~10%,降低40%以上,束斑面积为100~300cm2,增大3~11倍。
-
公开(公告)号:CN1737199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47071.8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装备维修工程领域中,用强流脉冲离子束对涡轮叶片基体表面的清洗维修技术,特征:在真空度高于1.0×10-2Pa条件下,用强流脉冲离子束[9]于室温下辐照,去除叶片基体[1]表面的氧化物[4]和焊合微裂纹[6],步骤:第一步,叶片置于试样台上,使叶片基体表面暴露在强流脉冲离子束束线辐射区内,第二步,用5~60J/cm2的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1~20次,去除叶片前曲面[7]0.1~10μm厚的氧化物,第三步,用1~5J/cm2的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1~10次,焊合叶片前曲面深度不超过5μm的微裂纹,第四步,旋转叶片,清洗维修叶片后曲面[8],优点: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工艺无需高温和防腐设备;加工表面光滑平整;无需接触有毒及腐蚀性物质,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039869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510047071.8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装备维修工程领域中,用强流脉冲离子束对涡轮叶片基体表面的清洗维修技术,特征:在真空度高于1.0×10-2Pa条件下,用强流脉冲离子束[9]于室温下辐照,去除叶片基体[1]表面的氧化物[4]和焊合微裂纹[6],步骤:第一步,叶片置于试样台上,使叶片基体表面暴露在强流脉冲离子束束线辐射区内,第二步,用5~60J/cm2的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1~20次,去除叶片前曲面[7]0.1~10μm厚的氧化物,第三步,用1~5J/cm2的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1~10次,焊合叶片前曲面深度不超过5μm的微裂纹,第四步,旋转叶片,清洗维修叶片后曲面[8],优点: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工艺无需高温和防腐设备;加工表面光滑平整;无需接触有毒及腐蚀性物质,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316539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410082992.3
申请日:2004-12-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等离子体/离子工程学领域中,用于产生大面积强流脉冲离子束的外磁绝缘离子二极管,包括镶嵌聚乙烯薄膜[4]的阳极[1]、设有均布通透栅格[15]的阴极[12],特征:阳极和阴极均设计为椭圆扇环形柱状结构,阳极内柱面[22]与阴极内薄板外柱面[26]间间隙[3]的窄端[5]为4.1~4.8mm,宽端[2]为5.1~6mm,聚乙烯薄膜的面积为230×100~260×200mm2,均布通透栅格的数量为108~220个,使阴极内薄板[7]有效通透度保持65%,脉冲磁场强度为0.89~1.04T;优点:与已有圆扇环形柱状结构二极管相比,在二极管脉冲电压及其宽度分别保持为300kV和50~70ns时,获得束流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300A/cm2和100MW/cm2,而离子束不均匀性为6%~10%,降低40%以上,束斑面积为100~300cm2,增大3~11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