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的装置与节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89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1348768.3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化工及能量利用和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的装置与节能方法。预热后的天然气和氧气均匀混合,经点燃发生反应,得到高温裂解气。以常温裂解混合气为急冷气急冷高温产物,终止乙炔的消耗反应;以常温合成气为保护气抑制器壁结焦。高温裂解混合气通过原料气换热室与原料换热,分离炭黑粉后加热软水产生高压蒸汽,后经水洗得到的高温炭黑水加热软水产生高温热水,常温裂解混合气经分离获得乙炔和合成气。本发明采用四级冷却,三级能量回收利用,极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同时减少了器壁清焦和设备投资费用,副产优质炭黑粉,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碘硫循环中硫酸相热分解制备氧气的工艺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74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565904.9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碘硫循环中硫酸相热分解制备氧气的工艺与装置,属于热化学循环制备氢气相关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硫酸相汽提纯化段、精馏浓缩段、水洗段与硫酸热分解与混合气调和工艺以及装置。本发明的新型管壳式热集成复合塔壳程和管程分别装填1#、2#填料,复合段N个塔节同轴密封连接,将硫酸相汽提纯化段、反应精馏段以及水洗段耦合在一起,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本发明将硫酸分解的含O2和SO2的工艺气体与系统采出的O2调和后作为汽提纯化气分别进入复合塔壳程汽提纯化段以及HIX汽提纯化塔。该工艺与传统的硫酸相热分解制备氧气的工艺相比,提高了系统的质量和能量利用率,提高了纯化效率,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一种回旋式聚合反应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60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40088.8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反应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回旋式聚合反应器,进行卧式放置,反应器内部采用卷板式同心密封结构,包括如下结构:外壳体、外封头、保温材料、进料管路、跨线管路、出料管路、进料内管、内支撑柱、中心板、定向卷板、八字形折流板、流道隔板、出料内管、出料支管和地面支座。内部通过流道隔板密封隔绝各个流道,流道起始和末端配有进出料管路和跨线管路,卷板之间以及卷板与外壳体之间由支撑柱固定。本发明耦合强化了聚合反应‑换热过程,同时可以有效控温撤热,精确控制产品指标。

    一种基于文档级别注意力机制的事件触发词抽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980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572351.8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事件触发词抽取方法,一种基于文档级别注意力机制的事件触发词抽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训练语料预处理,(2)使用PubMed数据库语料进行词向量训练,(3)构建样本的分布式表示方式,(4)构造基于BiLSTM‑Attention的特征表示方式,(5)使用CRF学习、获取当前文档序列的最优序列标注结果,(6)事件触发词的抽取。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采用BIO标签标注方式,实现了包括对多词触发词的识别;二是针对触发词识别任务,构建了相应的单词和特征的分布式表示方式;三是提出了BiLSTM‑Attention模型,通过引入Attention机制,实现了针对当前输入的文档级别信息的分布式表达构造,提高触发词识别效果。

    一种用于预测待测沥青分子中十二分子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24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6333.5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待测沥青分子中十二分子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测沥青的宏观物理性质;根据所得到的待测沥青的基础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值,利用预设的计算模型对待测沥青分子中的代表性十二分子的含量进行初步计算;通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根据香农熵准则对十二分子的含量进行最终的调整和确定。其中计算模型包括了十二分子中各自基本物性按照混合规则计算后与待测沥青分子基本物性的关系。本发明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计算沥青分子中十二分子的含量,能够使得这十二个分子更加快速、准确的定量代表待测沥青分子,从而为之后对待测沥青分子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做好准备。

    一种轻烃裂解催化剂富氧再生系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84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684385.7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轻烃催化裂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烃裂解催化剂富氧再生系统建模方法。再生系统建模方法包括:建立焦炭燃烧和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再生器烧焦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建立烧焦速率方程;建立再生系统稳态模型,计算烟气中CO、CO2、H2O、O2含量以及再生催化剂焦炭含量;进行再生系统热量衡算,得到再生器出口物流的温度;进行再生系统目标优化,对再生器催化剂再生效果和出口烟气含氧量进行目标优化。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对轻烃裂解富氧再生过程进行模拟预测与优化,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一种轻烃裂解催化剂富氧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31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82435.8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轻烃催化裂解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轻烃裂解催化剂富氧再生装置。再生装置包括预混合区、燃烧再生区和待生催化剂储藏部分。预混合区一端设雾化蒸汽喷口、燃料油喷口、燃料气喷口,其内设与雾化蒸汽喷口相通的气体分布器,另一端与燃烧再生区相通。待生催化剂储藏部分一端伸至预混合区中央,设有柱塞阀,位于预混合区上方的待生催化剂储藏部分套有偏转板或分布器。燃烧再生区一端设富氧气体入口、燃料油喷口、燃料气喷口、气体分布器,另一端设旋风分离器。再生装置侧面设有催化剂取样口、温度取样点、催化剂出口和蒸汽入口。基于该再生装置可实现催化剂富氧燃烧再生工艺,可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氮氧化合物的产生,解决氮氧化合物爆炸风险。

    一种脱轻塔高低压分离1-丁烯的节能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160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21936.1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1‑丁烯精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脱轻塔高低压分离1‑丁烯的节能工艺及装置,装置包括高压脱轻塔、高压脱轻塔再沸器、低压脱轻塔、高压脱轻塔/低压脱轻塔换热器、脱1‑丁烯塔、高压脱轻塔/脱1‑丁烯塔换热器。本发明中,高压脱轻塔塔底为模糊分离,同时与低压脱轻塔和脱1‑丁烯塔进行热回收。高压脱轻塔塔顶气相采出作为低压脱轻塔及脱1‑丁烯塔再沸器热源,取代了脱异丁烷塔及低压脱重塔的再沸器公用工程消耗,在保证产品指标及收率的情况下,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一种基于候选事件元素注意力机制的生物事件抽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798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572450.6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事件抽取方法,一种基于候选事件元素注意力机制的生物事件抽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训练语料预处理,(2)使用PubMed数据库语料进行词向量训练,(3)构建序列的分布式表示方式,(4)构造基于BiLSTM‑Attention的特征表示方式,(5)使用CRF学习、获取当前文档序列的最优序列标注结果,(6)生物事件抽取。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采用序列标注的方式进行针对触发词的事件元素识别,可以对一个触发词识别多个事件元素,二是构建了针对候选事件元素的Attention层,相比于传统的序列标注方法可以增加对候选事件元素的注意力权重,三是简化了生成事件的步骤。

    一种烯烃聚合反应模型与动力学参数的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35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216443.X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烯烃反应工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烯烃聚合反应模型与动力学参数的拟合方法。在Ziegler‑Natta催化机理体系下,对不同链长的活性链反应速率分段处理,显著提高模型对分子量分布的计算精度。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拟合方法,对所述的分段反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非线性规划或智能算法进行优化,以最小偏差为目标函数,拟合反应动力学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