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介质内流体温度可视化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435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274807.X

    申请日:2013-07-01

    Abstract: 一种多孔介质内流体温度可视化测量装置,属于二氧化碳封存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测量装置包括核磁共振系统、注入回收系统、温度压力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二氧化碳和液体经过恒温恒压泵进入岩芯样品管中的多孔介质样品,从岩芯样品管流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液体经过背压阀进入回收系统,温控液恒温槽在岩芯样品管外管循环对岩芯样品管进行温度控制,测量过程中的工作参数如温度、压力信号均由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和实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仪对整个气液注入过程进行温度定量可视化测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够快速、经济的实现二氧化碳封存过程中温度变化监控,获得封存过程中的传热系数,提高了二氧化碳封存效率。

    一种应用CT测量油气最小混相压力的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075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410098384.5

    申请日:2014-03-14

    Abstract: 一种应用CT测量油气最小混相压力的装置与方法,属于石油开采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CT扫描系统和油气混相系统:CT扫描系统包括通用型X射线CT扫描装置与数据处理计算机;油气混相系统包括高压容器、注气泵、气瓶、控温装置、真空泵、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高压容器放置于CT扫描装置内部,高压容器的入口通过注气泵与气瓶相连,出口连接真空泵和排气针阀。测定时,首先利用CT扫描获得不同注气压力下油气混合物的CT图像,通过处理后分别得到油相和气相随压力变化的密度值,确定油与气密度差值曲线与压力轴的交点,得到油气的最小混相压力。该方法为轻质烃和CO2三次采油的地下多相多组分运移规律分析提供基础物性数据。

    一种应用CT测量多孔介质中二氧化碳扩散系数的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2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96587.0

    申请日:2014-03-14

    Abstract: 一种应用CT测量多孔介质中气体扩散系数的装置与方法,属于石油开采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CT扫描成像系统和CO2扩散系统,CT成像系统包括通用型X射线CT扫描装置与数据处理计算机;CO2扩散系统包括高压容器、注气泵、气瓶、注气泵控温装置、高压容器控温装置、真空泵、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高压容器放置于CT扫描装置内部,高压容器的入口通过注气泵与气瓶相连。测定时,首先利用CT扫描装置获得高压容器内部的CT图像,通过CT图像的信号值分析出饱和油多孔介质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计算出二氧化碳在饱和油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该方法增进对气与油的两相扩散规律的认识,为气液在多孔介质中扩散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物性数据。

    一种工业X-RayCT成像用填砂式夹持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69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4397.6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一种用于工业X-Ray CT成像系统的填砂式夹持器,属于石油科研技术领域。该填砂式夹持器用于进行多相多组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及相关特性的模拟研究,设计压力为0~15Mpa,设计温度为0~50℃。主要包括底座、内管、外管、上封头、端盖、金属滤网、压垫和橡胶线圈;内管与上封头、下封头构成中空耐高压腔体,其中填充玻璃砂、石英砂或粘土等多孔介质;外管外壁缠绕保温带,其与端盖、底座形成循环控温腔体,用于循环液流通。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模拟岩心制备过程、温控系统操作过程和驱替或渗流实验操作过程。该填砂式夹持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密封性好,可进行多次填充、重复使用。

    一种应用CT测量油气最小混相压力的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0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98384.5

    申请日:2014-03-14

    Abstract: 一种应用CT测量油气最小混相压力的装置与方法,属于石油开采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CT扫描系统和油气混相系统:CT扫描系统包括通用型X射线CT扫描装置与数据处理计算机;油气混相系统包括高压容器、注气泵、气瓶、控温装置、真空泵、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高压容器放置于CT扫描装置内部,高压容器的入口通过注气泵与气瓶相连,出口连接真空泵和排气针阀。测定时,首先利用CT扫描获得不同注气压力下油气混合物的CT图像,通过处理后分别得到油相和气相随压力变化的密度值,确定油与气密度差值曲线与压力轴的交点,得到油气的最小混相压力。该方法为轻质烃和CO2三次采油的地下多相多组分运移规律分析提供基础物性数据。

    回注CO2废气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和CO2地质封存一体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079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89040.2

    申请日:2013-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70

    Abstract: 回注CO2废气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和CO2地质封存一体化的方法,属于天然气资源开发及CO2减排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气井开采的原生天然气,经脱水、脱硫及脱碳等净化处理,生产出纯净天然气,且得到CO2废气;部分纯净天然气输送到气田附近的天然气电厂的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燃烧发电,热效率可达到57%;燃烧后的烟道气进行CO2捕集,得到CO2废气;烟道捕集的和净化处理分离的CO2废气被送至增压调温系统,加压调温达到超临界状态;超临界CO2废气通过回注井,注入到天然气藏底部,驱替天然气向采气井运移并产出。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增加天然气产量,提高整体采收率和能源利用率,将CO2封存于气藏地质构造内,实现节能减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