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530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47771.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力学实验的多功能支座,该多功能支座包括滑动小车装置、等高垫块、铰接支座、铰接杆件和刚接杆件;等高垫块底部安装在平台上,其上部通与刚接杆件连接,形成固定支座;等高垫块底部安装在平台上,其上部与铰接支座底部连接,形成固定铰支座;滑动小车装置底部安装在平台上,上部与铰接支座底部连接,铰接支座上部通过1个插销与铰接杆件连接,形成可动铰支座;滑动小车装置底部安装在平台上,上部与刚接杆件连接,形成定向支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根据实验内容的需要,通过各部件不同方式的组合连接,实现四种不同支座形式的灵活转换,安装、拆卸方便、受力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44842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7065.9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框架教学实验模型及实验方法。该多层框架教学实验模型包括多层框架结构、静力加载装置、激振器加载装置、振动台加载装置和测量设备;静力加载装置中的蜗轮蜗杆升降机通过旋转蜗轮蜗杆升降机上的手轮,实现对框架架结构的加载与卸载,并通过力传感器在计算机上显示所加荷载。本发明能够用于位移法实验、双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实验、双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实验和近似法求三层刚架基频实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验模型灵活可变,学生可在不同参数下独立进行试验,所得实验结果与结构力学计算所得理论值相比误差很小,适合高校开展相关教学实验及进一步设计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20535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47923.X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验证零杆在桁架失稳过程中的作用的教学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教学实验装置包括桁架结构、蜗轮蜗杆加载装置、支撑与约束装置和测量设备。矩形桁架结构由不同的杆件通过铰节点相互连接,其内部通过铰节点连接不同杆件。蜗轮蜗杆加载装置安装在桁架结构的上方,实现对桁架结构的加载与卸载,并通过力传感器在计算机上显示所加荷载。支承与约束装置包括反力框架和桁架结构的约束支承;桁架结构的约束支承包括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本发明能够验证零杆在桁架失稳过程中的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桁架结构形式多变,可更换加载点及受压塑性杆件位置,实验结果直观试验简便,适合高校开展相关教学实验及设计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3206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41619.7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3/10
Abstract: 用于结构力学几何组成分析的六边形教具及分析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为解决结构力学几何组成分析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问题,要点是由五根边薄钢片和展示底座围接而成六边形,六边形内部通过连线薄钢片维持体系稳定,相邻边薄钢片间以端部铰接于六边形顶点,连线薄钢片的一个端部与六边形一顶点铰接,该连线薄钢片另一个端部与该顶点的正相对顶点铰接,两个单独端部与底部展示座铰接,效果是使得结构力学几何组成分析教学内容更直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0530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847939.0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实验教学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力学实验的扭矩施加装置,该扭矩施加装置能够对支座或者对杆件施加扭矩。该扭矩施加装置通过手摇的方式转动蜗轮蜗杆升降机旋转手轮,升降机带动花键连接件、扭矩传感器、扭矩施加转接盘、支座转接盘、转角传感器连接件、转角传感器一起转动,扭矩传感器的读数即为上部结构受到的支座反力(扭矩),转角传感器的读数即为支座处的支座位移。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验内容的需要,通过蜗轮蜗杆升降机、扭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以及相关配件的连接,灵活实现对支座、杆件施加扭矩,安装、拆卸方便,便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9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48006.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梁结构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该装配梁结构实验模型包括装配梁结构、蜗轮蜗杆加载装置、转角约束及加载装置、支承及约束装置和测量设备。装配梁结构分为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两种基本结构,两种基本结构均通过杆件和结点连接而成;蜗轮蜗杆加载装置能够手动控制施加拉力和压力,实现加载与卸载,并通过力传感器在计算机上显示所加荷载大小;支承及约束装置包括反力框架和装配梁结构的约束支承;测量设备包括力传感器、应变片、转角传感器和百分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测量结果准确,能够实现结构力学中静定和超静定结构内力分布实验、位移互等定理和力法等教学内容的实验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25174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610846557.6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刚架实验模型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刚架结构、加载装置、支撑及约束装置和测量设备。刚架结构由不同组合方式的杆件和结点连接而成;加载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加载装置、电动伺服加载装置和转角施加装置,实现对刚架结构的加载;支承及约束装置包括刚架结构的约束支承和反力框架,刚架结构的约束支撑包括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和可施加转角的固定支座;测量设备包括力传感器、应变片、转角传感器、百分表。该装置集结构力学实验模型、加载装置和测量装置于一体,根据实验内容需要可组装出不同的实验模型,用于进行不同的结构力学刚架实验,以验证结构力学相关理论。
-
公开(公告)号:CN10809122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112169.4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3/10
Abstract: 用于结构力学教学的转动刚度可视化装置,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实验教学领域,用于改变目前结构力学教学中缺少课堂教具的现状,要点是通过扭矩施加装置之间的带花键转轴约束扭矩施加装置之间弹簧钢薄片梁带,以至两个被连接的带花键转轴能随动使梁带端转角与带花键转轴转角相同;在至少一个扭矩施加装置的至少一花键侧将扭矩施加力臂的一端连接其上,且砝码盘悬挂于扭矩施加力臂的另一端,效果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转动刚度、传递系数等概念。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05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47765.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跨梁结构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包括多跨梁结构、电动伺服加载装置、转角约束及加载装置、支承及约束装置和测量设备;所述多跨梁结构分为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两种基本结构,两种基本结构均通过杆件和销栓连接而成;所述的电动伺服加载装置有两种结构,两种结构与控制系统一起工作,都有位移控制加载和荷载控制加载两种方式;所述的转角约束及加载装置包括丝杠升降机、扭矩传感器、随动圆盘和连接件;所述的支承及约束装置包括反力框架和多跨梁结构的约束支承;所述的测量设备包括力传感器、应变片、转角传感器和百分表。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测量结果准确,能够实现结构力学影响线和力矩分配法等教学内容的实验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2053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47939.0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9B2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实验教学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力学实验的扭矩施加装置,该扭矩施加装置能够对支座或者对杆件施加扭矩。该扭矩施加装置通过手摇的方式转动蜗轮蜗杆升降机旋转手轮,升降机带动花键连接件、扭矩传感器、扭矩施加转接盘、支座转接盘、转角传感器连接件、转角传感器一起转动,扭矩传感器的读数即为上部结构受到的支座反力(扭矩),转角传感器的读数即为支座处的支座位移。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验内容的需要,通过蜗轮蜗杆升降机、扭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以及相关配件的连接,灵活实现对支座、杆件施加扭矩,安装、拆卸方便,便于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