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2792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1160021.5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 H01B13/01209 , H01R43/24 , H02G3/30 , H02G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高效地制造具有布线束、保持该布线束的保持部及组装到车体的卡合部的线束、且能应对形状不同的卡合部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由此制造的线束及保持部件。为了制造具有用于安装到车体的卡合部和保持布线束的保持部的线束而使用模具,该模具具有贯穿配置布线束的布线束配置孔、将配置的布线束的外周包围的环状的保持部成形空间、和与保持部成形空间连通的卡合部配置空间。在卡合部配置空间中配置之后成为卡合部的预先准备的镶嵌部件。使熔融树脂从镶嵌部件的贯穿孔流入,而将保持部成形空间填充,并冷却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0355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178416.1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省略捆扎成为线束的布线束的作业地进行制造的以往没有的布线束保持部件、具有该保持部件的线束、该线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该线束的制造方法为了制造具有用于安装于车体的卡合部和保持布线束的保持部的保持部件,而使用模具,该模具具备:贯穿配置布线束的通孔;将贯穿配置的布线束的外周包围的环状的保持部成形空间;和与保持部成形空间连通的卡合部成形空间,在通孔中贯穿配置布线束的状态下使熔化树脂从卡合部成形空间流入保持部成形空间后,进行冷却固化,从而以与布线束的外周面紧贴的状态成形与卡合部成为一体的保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1279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611160021.5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 H01B13/01209 , H01R43/24 , H02G3/30 , H02G3/32 , B29C45/14065 , B29C45/2602 , B29C45/2669 , B29C45/53 , B29C45/73 , B29L20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高效地制造具有布线束、保持该布线束的保持部及组装到车体的卡合部的线束、且能应对形状不同的卡合部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由此制造的线束及保持部件。为了制造具有用于安装到车体的卡合部和保持布线束的保持部的线束而使用模具,该模具具有贯穿配置布线束的布线束配置孔、将配置的布线束的外周包围的环状的保持部成形空间、和与保持部成形空间连通的卡合部配置空间。在卡合部配置空间中配置之后成为卡合部的预先准备的镶嵌部件。使熔融树脂从镶嵌部件的贯穿孔流入,而将保持部成形空间填充,并冷却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0355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78416.1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1/265 , B05D2256/00 , B60R16/0207 , B60R16/0215 , H01B13/01263 , H02G3/32 , B29C45/2602 , B29C45/14065 , B29C45/2669 , B29C45/53 , B29C45/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省略捆扎成为线束的布线束的作业地进行制造的以往没有的布线束保持部件、具有该保持部件的线束、该线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该线束的制造方法为了制造具有用于安装于车体的卡合部和保持布线束的保持部的保持部件,而使用模具,该模具具备:贯穿配置布线束的通孔;将贯穿配置的布线束的外周包围的环状的保持部成形空间;和与保持部成形空间连通的卡合部成形空间,在通孔中贯穿配置布线束的状态下使熔化树脂从卡合部成形空间流入保持部成形空间后,进行冷却固化,从而以与布线束的外周面紧贴的状态成形与卡合部成为一体的保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287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33974.3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6295
Abstract: 在使用碳氢燃料和氢气作为燃料并包括喷射液体燃料的燃料喷射装置(18)的内燃机中,向所述燃料喷射装置供给混有氢的燃料,氢气以液体碳氢燃料中的微细气泡的形式包含在所述混有氢的燃料中。所述混有氢的燃料贮存在燃料箱(30)中。从燃料箱中的所述混有氢的燃料中逸出的氢气被供给到微细气泡产生装置(40),该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将燃料气体形成为微细气泡并将所述微细气泡混回到所述混有氢的燃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2614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1122812.1
申请日:2001-07-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N1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9/10 , F01M5/021 , F01P11/20 , F01P2005/105 , F01P2005/125 , F01P2007/146 , F01P2011/205 , F01P2023/08 , F01P2031/22 , F02D2041/228
Abstract: 发动机系统(100)的电子控制装置(ECU)(30)先于内燃机起动开始将积蓄在蓄热装置(21)内的蓄热温水供给发动机(10)的控制(预热)。ECU(30)根据发动机(10)的冷却水决定预热的持续时间,以便在发动机(10)的暖机确实终止后进行发动机起动。另外,在预热实施中,使预热灯(28)点亮,将其信息通知给驾驶者。在预热完成时,ECU(30)自动使发动机(10)起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5869C
公开(公告)日:2001-12-05
申请号:CN96113364.3
申请日:1996-09-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P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04 , B60K11/04 , B60K13/02 , B60K13/04 , F01P5/02 , F01P2001/005 , F02B29/0481 , F04D25/166
Abstract: 发动机舱室的结构,进气口配置在发动机舱室中的第一前灯的后面,进气口的开口位于发动机舱室的前方,一对冷却风扇安装在散热器的后侧并基本上位于相同高度,其中第一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这样确定,使得第一风扇排出的空气偏离发动机的进气口,一对冷却风扇中的第二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与第一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其中第一冷却风扇比第二冷却风扇更靠近进气口。在一对冷却风扇中更靠近进气口的第一冷却风扇排出的空气体积被设置为大于第二冷却风扇。
-
公开(公告)号:CN1227311A
公开(公告)日:1999-09-01
申请号:CN99102426.5
申请日:1999-0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5 , F01P3/20 , F01P2037/02 , F01P2060/08 , F01P2060/18 , F02B47/08 , F02M31/042 , Y02T10/126 , Y02T10/47
Abstract: 带有把燃烧气体引入进气系统型燃烧加热器的内燃机,即使当内燃机与EGR装置相组合时,也防止空燃比变浓并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内燃机有设在进气系统中的燃烧加热器,通过把从加热器所发出的燃烧气体引导到主流管并用燃烧气体的燃烧热加热冷却水来加快内燃机预热并提高车室内取暖装置性能。内燃机包括EGR装置和再循环废气数量控制装置,根据燃烧气体进入主流管的数量来控制由EGR装置再循环的EGR气体数量。加热器运行时,EGR装置停止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372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355191.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50/14 , B60K35/21 , B60K35/26 , B60K35/28 , B60K35/29 , B60K35/81 , B60Q9/00 , B60R1/22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由检测部检测到了正在本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前方进行行驶的其他车辆的情况下,使车辆内的显示部显示将与所述本车辆直到到达所述其他车辆所存在的位置为止所需要的车间时间相关的信息图形化而得到的图形图像,并且在所述图形图像的所述行进方向的前方侧处在反映了所述本车辆与所述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的位置上使表示所述其他车辆的其他车辆图像以不与所述图形图像重叠的方式进行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339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80051780.6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1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41 , F02B23/0669 , F02B23/0672 , F02B2023/085 , F02D13/0215 , F02D19/024 , F02D19/0644 , F02D19/0671 , F02D35/023 , F02D37/02 , F02D41/0027 , F02D41/3076 , F02D41/403 , F02D2041/389 , F02M21/02 , F02M21/0206 , F02M21/0275 , F02M21/0284 , Y02T10/125 , Y02T10/18 , Y02T10/32 , Y02T10/36
Abstract: 在气体燃料内燃机中,沿着从燃烧室中的缸内喷射阀(40)喷射的气态燃料流的移动方向来设置点火装置(16,60,62,64,66)。点火装置可以直接点燃燃料流,并且通过朝向由该点燃产生的火焰顺序喷射气态燃料,可以进行气态燃料的扩散燃烧。此外,还可以通过在从缸内喷射阀喷射的气态燃料已经与空气充分混合之后点燃混合气,来进行气态燃料的预混合燃烧。当发动机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工作时,选择稀预混合燃烧工作作为发动机的工作模式,而当发动机在比所述指定的工作区域的负载高的工作区域内工作时,将工作模式切换为扩散燃烧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