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710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1447574.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一种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体表热度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人体体表热度分布数据;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模块,该评估模块的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模型获得人体体表热度数据后,对人体循环灌注状态做出评估。所述评估系统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体表热度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人体体表热度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人体体表热度数据提供给所述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评估系统还包括人体循环灌注状态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人体循环灌注状态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7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1388.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50 , G16H50/30 , G06F18/214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不良预后预测方法,通过经训练和验证的多变量预测模型,预测患者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不良预后。该多变量预测模型采用LASSO回归构建,应用LASSO回归来筛选所述预测模型的变量包括:性别、基线肾小球滤过率eGFR、入组时AKI分级、是否为主动脉手术、呋塞米反应性指数mFR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该模型用来预测心脏外科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患者严重不良肾脏复合结局,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对患者进行精准化干预,改善患者不良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5105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83631.2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5/0205 , G06K9/62 , G06N3/08 , A61B5/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主动脉夹层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将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与标准脉搏血氧波形进行比对,得到波形差异比对结果;基于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分别确定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振幅和血流到达时间;基于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得到四肢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将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进行时域转换,得到周期特征描述指数;基于波形差异比对结果、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振幅、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血流到达时间、四肢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和周期特征描述指数构建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无创伤而快速的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587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47574.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一种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体表热度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人体体表热度分布数据;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模块,该评估模块的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模型获得人体体表热度数据后,对人体循环灌注状态做出评估。所述评估系统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体表热度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人体体表热度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人体体表热度数据提供给所述人体循环灌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评估系统还包括人体循环灌注状态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人体循环灌注状态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8356596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1206335.5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防摔倒结构,包括床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床组件包括床板和床垫,所述床垫设置于所述床板上方,所述床垫背离所述床板一侧设置有一躺卧面,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件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挤压固定部和支撑限位部,所述挤压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限位部弯曲连接,所述挤压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床垫和所述床板之间。该简易防摔倒结构,通过对防护件和支撑限位部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使得防护件能够配合支撑限位部对躺卧面上的使用者双重保护降低摔倒概率,床板和床垫对挤压固定部进行夹持限位,进一步将防护件可拆卸安装于支撑限位部上,便于使用者对防护件和安装件进行自行快速拆装。
-
公开(公告)号:CN21797096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129360.8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简易贴壁医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左侧设有贴壁件、右侧设有用于套垃圾袋的环状支撑件,垃圾袋从环状支撑件中心装入,垃圾袋顶端外翻至环状支撑件外,所述环状支撑件上还设有垃圾盖,垃圾盖铰接设于框架上。大幅降低垃圾桶占用空间,便于大规模运输,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508422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723904.2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3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气切语音阀组件,包括气切语音阀主体,气切语音阀主体的一端设有气切接口,另一端设有吸痰孔,气切接口与气管切开口连接;气切语音阀主体还在侧路设有单向阀;当气切接口连接患者气管切开口时,气管切开管的气囊松开,患者吸气,气流通过单向阀进入患者肺部,当患者呼气时,单向阀关闭,气流通过气囊周围,经声门呼出,便于患者说话、咳嗽,当痰液较多或咳嗽无力时,无需取下所述气切语音阀主体,直接通过吸痰孔吸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锻炼气切患者说话、咳嗽、吞咽,协助患者脱机,同时可在不断开语音阀基础上,实施吸痰和雾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508369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700751.X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测流速的气道内震荡排痰装置,包括依次对接的咬口器、三通管、测速仪、震荡部件,震荡部件包括与测速仪的气流通道接通的主管件,主管件的出气段内设有锥筒状的下盖,下盖的最小端朝下并开设有气流通孔,在下盖内放置有在呼气时受气流作用上下震荡的活动球,在正常状态下活动球受自重作用向下堵住气流通孔,主管件的出气段上侧密封盖合有上盖。可测精确测量呼气流速,便于判断使用是否准确、有效,并且采用活动球上下震荡的模式来松动痰液,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19251254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22696130.6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气同步震动雾化装置,解决了现有雾化器震动雾化持续与送气时相无关,造成药物浪费、雾化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连接放置于呼吸机吸气管路中且靠近患者的位置设置的T型接头,通过T型接头连接于呼吸机吸气管路的震动雾化器,放置于呼吸机的送气端通过监测送气端气流压力判定呼吸机的送气开始与停止状态的压力传感器,耦接并响应于压力传感器且于监测到呼吸机开始送气时控制震动雾化器雾化、于监测到呼吸机送气停止时控制震动雾化器停止震动雾化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气同步震动雾化装置,能实现震动物化与吸气同步,有效提高雾化效率和药物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661034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0841476.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保温保湿供氧的气切语音瓣膜结构,包括阀单元、保温保湿单元和供氧单元,阀单元包括阀壳体和单向阀膜片,阀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保温保湿单元连接气切导管,阀壳体的另一端覆设所述单向阀膜片,并可拆卸连接供氧单元。患者吸气时,氧气通过所述供氧单元引入,并依次通过所述单向阀膜片和所述保温保湿单元进入患者肺部,所述保温保湿单元为患者吸入的氧气增加温度和湿化,而在患者呼气时,所述单向阀膜片关闭,部分呼气气流可在所述保温保湿单元储存部分热量和水分,另外部分呼气气流通过经声门呼出,可便于患者说话和咳嗽,有效保证气切患者的气道温湿化和保障氧合状态,避免患者出现气道痰痂阻塞或低氧等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