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气同步胸壁增压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17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66922.7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气同步胸壁增压系统,包含有流量传感器、控制气泵、加压充气背心,流量传感器与呼吸机管路相连;在加压充气背心的胸襟部内侧设有气囊,气囊的两侧分别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在控制气泵的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正压气泵、负压气泵,正压气泵、负压气泵分别通过充气软管、放气软管与充气口、放气口相连,正压气泵、负压气泵用于连接充气软管、放气软管的接口处设有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电磁阀,第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与流量传感器连接,在外壳的正面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相连的多个控制开关。本发明可以实现背心气囊的自主加压,还可以实现在患者吸气相给予胸壁增压,同时在呼气相给予泄压。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6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70461.3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密封紧固件、吸水连接软管、水瓶旋接盖;所述吸水连接软管依次包括旋接头、波纹伸缩管、饮水管;所述旋接头前端穿过口罩的上的预设孔,并用所述密封紧固件固定;所述密封紧固件呈具有中间通道的环形形状;所述饮水管上具有一锥形凸起部,所述波纹伸缩管内具有一用于抵住所述锥形凸起部的部位,迫使所述波纹伸缩管收缩从而使波纹伸缩管伸出所述旋接头进入口罩内侧;所述水瓶旋接盖中间向前伸出一与所述饮水管连接的短管,向后伸出一可伸入饮水瓶中的吸管。

    一种非侵入性气道开口压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63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6139.9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侵入性气道开口压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包括:压力监测导管;压电转换模块,用于将压力监测导管中捕获的压力变化实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患者气道内压力变化。监测方法为:将压力监测导管置于患者人工气道约下三分之一段内,通过压力监测导管对患者气道开口压力进行采集,通过压电转换模块将压力信号实时转化为电信号显示于显示终端。本申请的监测设备和方法,通过传感器于人工气道开口末端进行压力监测,无需额外侵入性操作,减少感染风险和患者不适,且设备轻便,方便患者在各种医疗环境中使用,包括非ICU环境,扩大了监测的使用范围。

    一种膈肌超声指导的贴片式膈肌起搏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92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46646.8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膈肌起搏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膈肌超声指导的贴片式膈肌起搏器,包括主机、传感器和电极片,所述传感器和电极片设在主机外部,所述主机内设有超声成像模块、膈肌功能评估模块、膈肌起搏控制模块和交互显示模块,所述传感器与超声成像模块连接,所述超声成像模块和膈肌起搏控制模块均与交互显示模块以及膈肌功能评估模块连接,所述电极片与膈肌起搏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整合膈肌超声和体外膈肌起搏器,可在可靠且持续膈肌超声监测下实时反馈并调节体外膈神经刺激水平,提高膈肌电刺激效率,达到根据每位患者个体化调节膈肌电刺激水平的效果。

    一种前端方向可调的气切套管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581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509187.8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端方向可调的气切套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可弯曲的管体、方向调节绳和方向调节旋钮;气切套管伸出体外的一端设有用于收放方向调节绳的方向调节旋钮;方向调节绳的一端与方向调节旋钮连接,方向调节绳的另一端设于气切套管位于气管内的另一端。本发明在使用时能更好的调节气切套管前端的位置,避免套管前端损伤气管壁,而造成通气不畅、气管壁溃疡或穿孔;本发明提高了气管切开造口、人工气道建立的安全有效性。

    一种可替换单管双腔或单腔氧疗鼻咽通气道

    公开(公告)号:CN1172054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55614.X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换单管双腔或单腔氧疗鼻咽通气道,包括鼻咽通气道、连接头、可替换单管转接头、氧气输送连接管、以及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导管;其中所述可替换单管转接头包括单管双腔转接头或单管单腔转接头,所述鼻咽通气道的下部与可替换单管转接头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替换单管转接头的底部与氧气输送连接管连接,所述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导管穿过可替换单管转接头,且部分置于鼻咽通气道内。本发明的可替换单管双腔或单腔氧疗鼻咽通气道,通过转接头的更换即可匹配患者双腔吸氧的需求,并设置有专门吸痰管通道方便于临床中分泌物清除,也可以监测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临床实用性较强。

    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38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72353.8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PAP呼吸机的气切患者的机械通气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的一体化的阀体,阀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患者气切造口连通的套管接头,另一端与BiPAP呼吸机连接;阀体的侧壁上依次设有氧气连接接口、雾化吸入连接接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和分泌物抽吸口;与BiPAP呼吸机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可调节排气机构。通过本发明的使用可以避免气切患者长期住院或滞留ICU,帮助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或出院回归家庭。

    口含密闭式雾化吸入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17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49329.X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含密闭式雾化吸入装置,其包括:面罩;连接于面罩两侧面颊部的固定带;供患者呼吸的呼吸管;位于呼吸管排气端的空气过滤器;与呼吸管交叉连通并用于连接医用雾化器的雾化器接管。本发明能够防止患有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将病毒发散到空气中,避免感染医务人员和其他病人,减少鼻咽部的死腔,避免堵塞呼吸道而窒息,还能够促进了病的呼吸锻炼,有助于肺功能的恢复。

    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7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92755.8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道开口测压装置,包括呼吸机连通管、三通管、测压端管及人工气道固定器,呼吸机连通管与测压端管通过三通管连通,三通管异于呼吸机连通管与测压端管的第三口端为压力校零口,人工气道固定器卡接人工气道外口及测压端管,测压端管背离三通管的一端伸入患者人工气道内部进行压力测量;测压端管上设有气管切开型号数刻度及气管插管型号数刻度,气管切开型号数刻度对应于该型号下气管内部尖端口处,气管插管型号数刻度对应于该型号插管内部尖端口处。本发明利用人工气道内部尖端压力的波动与食道内压力波动的同步性和相关性实现对呼吸努力的测量,设计和操作简单,产品材料耗材成本低,维护和清洁简单,人力成本低便于推广。

    一种无菌镜衣式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757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43651.6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菌镜衣式支气管镜保护装置,包括无菌薄膜,无菌薄膜上一体式连接一负压吸引导管,负压吸引导管的近端具有一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接头;所述无菌薄膜与镜体仿形,可配套式全包裹贴附在镜体的外部,无菌薄膜外壁自镜体远端向近端设有一与无菌薄膜一体成型的易拉条,所述易拉条的操作部位在镜体近端,拉动易拉条可使无菌薄膜自远端逐渐被撕开,从而最终从镜体上剥离;所述无菌镜衣式支气管镜保护装置为一次性用品。本发明通过覆盖支气管镜镜体表面并集成吸引导管,以确保在进入下呼吸道前有效防止上呼吸道内分泌物污染,保持镜身内外无菌,同时在留取痰培养、肺泡灌洗标本时避免污染,具备一次性使用及便捷脱落机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