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孟德尔果蝇遗传性状批量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61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06392.0

    申请日:2022-09-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遗传学与图像智能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孟德尔果蝇遗传性状批量鉴别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使用移动端设备采集果蝇图像,人工标注采集的果蝇定位框、果蝇多性状、果蝇结构关键点数据集;使用随机增强与渐进式增强方法训练模型,使用神经网络量化技术使模型更适合移动端快速运行;利用关键点辅助分类方法,提高长小翅任务的模型可解释性;将多张图像在移动端通过目标检测模型定位图像中每个果蝇的位置,再通过多分类模型区分每个果蝇的长小翅、红白眼与雌雄性状。本发明可以极大地方便实验人员的工作,减少人工重复劳动,节约大量时间并在各个性状分类任务上超过人工分类的准确率,起到标准化的作用。

    一种快速分离鱼卵仔鱼的孵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12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279527.2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分离鱼卵仔鱼的孵化装置。本装置包括分离杯、输送管、筛子、仔鱼缸、水箱、水处理系统、长输水管、短输水管、连接螺纹、水浴锅等。本装置通过水循环系统对孵化用水重复利用,减少孵化用水量和排放量,水通过过滤再循环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发明能够有效分离鱼苗仔鱼,记录仔鱼出苗时期,能够彻底区分鱼卵仔鱼,对样本伤害度较小。本装置可多个串联使用,实现大量批量分离鱼卵仔鱼和孵化鱼卵。

    一种实验用防烫套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743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44707.1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实验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用防烫套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接触套、护手套、悬挂环;其中,接触套为截面呈半圆的长条形,中间部分为折叠部,折叠部具有若干条垂直的折棱,外表面的为凸棱,内表面的为凹棱;接触套两端半圆处与护手套组合形成中空的球弧形空腔,两端的空腔其中一个为全空,另外一个用两块横隔套隔成三个小空腔;接触套半圆部分形成类似的吸盘结构。本发明可用于实验室单手握取、放置高温的三角瓶、烧杯等实验器皿,防止烫到操作者的手,又可保证握取时实验器皿不容易滑脱,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也可应用于有类似需求的其他场所。

    一种用于观察小轿车侧后盲区的后视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7347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9318.7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观察小轿车侧后盲区的后视镜装置。该后视镜装置由安装在前排座位两侧车门与A柱夹角处的小圆镜构成,所述小圆镜通过框架固定在A柱下方的车门上的小三角上,镜面正置时与地面垂直,所述小圆镜为带有一定弧度的凸面镜,镜面可360度转动来调整镜面角度;所述小圆镜的框架上带有遮光板,不使用时可以拉上遮光板遮住镜面。本发明可使轿车驾驶员不转头就能方便地观察到侧后视野盲区的情况,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尤其是变道前可迅速观察到旁侧车道的路况,使用简单,并且镜面角度可调,还配备遮光板,可广泛地应用于各型小轿车,用于消除驾驶员的左右侧后盲区。

    一种可拉扯变向不易卡住的捕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835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394217.X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捕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拉扯变向不易卡住的捕蟹装置。包括笼体、食物笼、牵引环组、牵引装置和拉绳;笼体由上大下小两个圆环和连接两圆环的网具组成;食物笼设置于笼体下部;牵引环组的两个牵引环分别设置于上、下圆环互相对应的位置;牵引装置为牵引绳,一端绑接在下圆环的牵引环上,另一端穿过对应上圆环的牵引环内,延伸出去。拉绳与笼体的上圆环连接,用于提起捕蟹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在笼体上设计牵引装置,用于牵引笼体的方向。当使用所述捕蟹笼时,笼体不会被水底的乱石等杂物卡住,即使被卡住也可以通过拉伸不同的牵引绳使笼体脱离。所述捕蟹装置使用方便,可有效地避免被水底杂物卡住或丢失。

    一种实验室简易登高凳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63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10029.2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C12/02 A47C7/006 A47C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简易登高凳。本登高凳为下带有轮子的圆台形空心结构,包括圆形防滑凳面,圆台形壳体,三角形防滑阶梯,三个轮子,三个连接杆,三个固定环,三个弹簧;其中,圆形防滑凳面与所述圆台形壳体的上端部圆形匹配,且固定连接;三角形防滑阶梯位于圆台形壳体的中间部位,三个轮子均匀地分布在圆台形壳体下底部,每个轮子与对应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与对应弹簧相连,弹簧的一端用圆环固定在圆台形壳体内部;弹簧的伸缩变形,可带动轮子露出或没入圆台形壳体下底面。本发明设计的简易登高台凳,既方便又实用,而且存放和收纳方便,可防滑和夜间避免被人碰到,可以广泛使用于经常登高操作相关的领域。

    一种养殖池用的上排水与苗种收集两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7521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29046.5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4 B01D29/25 B01D29/27

    Abstract: 本发明属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养殖池用的上排水与苗种收集两用装置。本装置包括排水管固定圈、支撑架、漂浮框、过滤器、配重球和滑动卡槽,支撑架上端安装漂浮框,支撑架中部靠滑动卡槽链接,可伸缩调节;漂浮框和支撑架之间安装过滤器,所述过滤器是一个上面开口、下部为圆锥形的容器,过滤器上面开口处靠中间位置为排水管固定圈,排水管固定圈安装在支撑架上。本发明可使养殖池排水时养殖池内的生物阻挡在过滤层外不随水排出,或者排水时把随水排出的生物收集在过滤层内,又可根据不同的水体深度调节过滤器高度,操作方便,一物两用,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养殖池、育苗池排水时水与养殖生物的分离,进行水产养殖和科研活动。

    一种改进的汽车尾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249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64095.X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汽车尾灯装置。该汽车尾灯装置包括:刹车感应回路,信号传递回路,尾灯电路回路;刹车感应回路与信号传递回路之间连接有刹车力度感应元件和汽车减速感应元件,用于感应驾驶员踩刹车踏板的幅度与速度以及汽车减速程度;信号传递回路与尾灯电路回路之间连接有尾灯电路控制器,该尾灯电路控制器用于接收刹车力度感应元件/汽车减速感应元件传递的信号,并控制尾灯电路的电流。该尾灯装置系统通过改变汽车急刹车与慢刹车时尾灯的发光情况,使汽车在慢速刹车时尾灯和现有通常情况一样亮起红灯,在汽车急刹车时尾灯红光会以特定的频率快速闪烁以引起后方驾驶员的特别注意,显著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减少后方驾驶员因长时间适应而对前车尾灯不敏感引起的追尾事故。

    一种实验室用圆头PCR管盖子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1049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645637.1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圆头PCR管盖子压紧装置。该装置由握把、滚动轮、挤压环、挤压环锁定螺销组成;握把一端具有U型凹槽,滚动轮固定于U型凹槽内;挤压环由相互间隔的若干圆弧块组成,设置于握把另一端,握把中间部分为柱形体;所述滚动轮为双层圆盘连接结构,两个圆盘间的空隙形状与PCR管子盖子上的圆形凸起相嵌合。本发明可用于对成批的圆头PCR管子或者单个的PCR管子进行压紧操作,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尤其是需要大批量进行PCR反应的实验室。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对大批量的PCR管子在短时间内确保其盖子全部盖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红豆杉愈伤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379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039375.9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豆杉愈伤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的方法。本发明把红豆杉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并经过培养获得胚性愈伤;用根癌农杆菌介导,采用农杆菌浸润的刀片切割红豆杉愈伤组织,将带有GUS基因的pCAMBIA1304质粒导入红豆杉愈伤组织,PCR检测外源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整合情况,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US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获得红豆杉的转基因愈伤组织;其中,刀面接触在愈伤组织的切面上形成一定的菌液梯度,从而覆盖转化所需的最佳菌液浓度,确保细胞得到成功转化,提高农杆菌转化的成功率,为红豆杉愈伤组织开展高效地遗传转化工程奠定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