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16850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410018577.1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可交联金属有机高分子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具体是将可交联共轭聚合物、高分子配合物溶解后,旋涂于器件的阳极表面,引发交联形成不溶不熔的膜层,如此依次反复操作,形成多层发光层,再经喷射金属阴极即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发光器件,热稳定性好,发光层膜厚均匀,层间不形成混合物,因而可以形成多色和全色显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方法也可适用于其它光电子器件,如光伏电池、信息存储和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876753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28367.X
申请日:2006-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信息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芴类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合成方法。该材料以通过9位双键对接的双芴为母体,在双芴两端连上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共轭单元的片段,并用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团封端,就形成一系列寡聚物。该类材料具有优良的电致发光性能,可用于制备性能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可用于制备其他诸如光伏电池、信息存储器、薄膜晶体管等有机光电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585152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18576.7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51/30 , C07D413/14 , C07D271/06 , C07D215/12 , H05B33/14 , H01L31/04 , H01S5/00 ,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同时对电子和空穴均有平衡并且高效传输性能的载流子传输材料。该材料是在一种叉型结构的嵌段型共轭高分子上,分别连接了对电子具有良好传输作用的n-型链和对空穴具有良好传输作用的p-型链组成,形成完整的电子传输通道和空穴传输通道。与目前的p-n双极性共轭结构的共聚物相比,这种叉型结构材料同时对电子和空穴具有平衡、高效的注入及传输特性。该材料可广泛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FET)、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光伏电池、有机激光器、有机光导纤维、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有机纳米信息存储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786269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030996.1
申请日:2005-11-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硅烷偶联剂在固体表面上生长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方法。以硅烷偶联剂作为桥梁,修饰过的配体作为载体,通过多种反应方式把多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嫁接到固体表面上。该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可以应用于诸如电致发光、化学与生物传感、离子检测、信息存储、光纤放大器、催化等领域。
-
-
公开(公告)号:CN1587342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52697.3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有利于改善电子和空穴注入和传输平衡性能、提高材料稳定性、结构相对规整的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该类材料中含有螺旋芴结构、噁二唑结构、以及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结构,如噻吩、寡聚噻吩、芴、寡聚芴、三苯胺、咔唑、取代苯、苯并噻吩或苯并噻唑等。其中,噁二唑结构具有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能,噻吩、寡聚噻吩、芴、寡聚芴、三苯胺、咔唑、取代苯、苯并噻吩或苯并噻唑等结构具有空穴传输性能,而螺旋芴结构除了对传输有一定的作用外,还可以减少分子间的聚集体的形成,提高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光谱稳定性。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对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有着很好的改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570019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7975.1
申请日:2004-04-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K11/0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可交联的金属有机高分子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可在共轭齐聚物、高分子配合物的分子链上引入可交联基团而获得。其制备方法可先分别合成出带活性端基的共轭配体齐聚物和带活性端基的共轭齐聚物,经偶联反应形成全共轭的长链结构后,再在链两端引入可交联基团,并与金属离子和第二配体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获得所需有机高分子配合物。本发明材料可以广泛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信息存储、光伏电池、薄膜晶体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448853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410018576.7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271/06 , H01L51/30 , C07D413/14 , C07D215/12 , H05B33/14 , H01L31/04 , H01S5/00 ,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同时对电子和空穴均有平衡并且高效传输性能的载流子传输材料。该材料是在一种叉型结构的嵌段型共轭高分子上,分别连接了对电子具有良好传输作用的n-型链和对空穴具有良好传输作用的p-型链组成,形成完整的电子传输通道和空穴传输通道。与目前的p-n双极性共轭结构的共聚物相比,这种叉型结构材料同时对电子和空穴具有平衡、高效的注入及传输特性。该材料可广泛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FET)、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光伏电池、有机激光器、有机光导纤维、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有机纳米信息存储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257955C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10017975.1
申请日:2004-04-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K11/0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可交联的金属有机高分子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可在共轭齐聚物、高分子配合物的分子链上引入可交联基团而获得。其制备方法可先分别合成出带活性端基的共轭配体齐聚物和带活性端基的共轭齐聚物,经偶联反应形成全共轭的长链结构后,再在链两端引入可交联基团,并与金属离子和第二配体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获得所需有机高分子配合物。本发明材料可以广泛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信息存储、光伏电池、薄膜晶体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699441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510026223.6
申请日:2005-05-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利于改善电子和空穴注入平衡,防止分子链聚集,形成基积缔合物的超支化结构的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该材料是由对电子具有良好传输作用的n-型分子作为超支化的核与对空穴具有良好传输作用的p-型分子聚合而成,或者由p-型分子作为核与n-型分子聚合而成。这种由p-型与n-型共聚得到的分子有利于电子与空穴的注入平衡,并且通过这种结构设计,能防止分子间聚集,避免荧光淬灭,从而提高材料和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