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呈现红外热幻像且可见光下隐身的全热学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1457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04485.1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力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呈现红外热幻像且可见光下隐身的可重构全热学超表面。本发明全热学超表面结构单元在同一平面内周期性延拓构成;热源位于超表面结构底部,热流沿垂直于平面方向传递,在结构内部由热传导方式传递,在结构上表面由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向周围环境传递,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及整个超表面的侧面视为绝热,对物体实现在可见光下隐身、在红外下呈现热幻像的功能;其中结构单元为长方形柱体,其中心部位为圆柱形开口空腔;利用热辐射空腔效应,红外下显示特定的幻像。本发明适用于稳态或瞬态情况,适用于背景温度均匀或变化的情形。不同于以往实现红外热幻像的机制,本发明大大拓展了应用范围。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63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51866.1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学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本发明方法结合傅里叶定律和达西定律来描述热传导和热对流过程;利用热导率和渗透率在稳态情况下方程形式一致性,基于有效媒质理论,得到等效渗透率的表达式;之后建立压强场和温度场来产生热对流扩散,利用简单的核壳结构,通过调控壳的渗透率和热导率径向和切向值,来实现热透明、热聚集和热隐身斗篷三种热幻像功能,同时不改变背景之前的温度场和热流场的分布。本发明方法与其他热对流扩散过程中的热幻像调控方法相比,结构简单,更加灵活可行,并且解决了材料的奇异性和非均匀性,因此更具实际应用性。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631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651866.1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学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本发明方法结合傅里叶定律和达西定律来描述热传导和热对流过程;利用热导率和渗透率在稳态情况下方程形式一致性,基于有效媒质理论,得到等效渗透率的表达式;之后建立压强场和温度场来产生热对流扩散,利用简单的核壳结构,通过调控壳的渗透率和热导率径向和切向值,来实现热透明、热聚集和热隐身斗篷三种热幻像功能,同时不改变背景之前的温度场和热流场的分布。本发明方法与其他热对流扩散过程中的热幻像调控方法相比,结构简单,更加灵活可行,并且解决了材料的奇异性和非均匀性,因此更具实际应用性。

    一种呈现红外热幻像且可见光下隐身的全热学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14572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204485.1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力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呈现红外热幻像且可见光下隐身的可重构全热学超表面。本发明全热学超表面结构单元在同一平面内周期性延拓构成;热源位于超表面结构底部,热流沿垂直于平面方向传递,在结构内部由热传导方式传递,在结构上表面由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向周围环境传递,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及整个超表面的侧面视为绝热,对物体实现在可见光下隐身、在红外下呈现热幻像的功能;其中结构单元为长方形柱体,其中心部位为圆柱形开口空腔;利用热辐射空腔效应,红外下显示特定的幻像。本发明适用于稳态或瞬态情况,适用于背景温度均匀或变化的情形。不同于以往实现红外热幻像的机制,本发明大大拓展了应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