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770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810862113.0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卫生微生物领域。涉及一株具有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皮壳青霉)及其应用。本发明从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的具有明显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该真菌菌株的保藏编号:CGMCC No.15399,分类命名:皮壳青霉ZQ52。该菌株形态特征为中间霉青色,外圈白色,基背面土黄色,最外围橡胶色;该菌株0~50h较快生长,50~70h迅速生长,之后处于平台期。该真菌菌液在0.5%、1%和2%浓度下浸泡钉螺48h后,钉螺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7.5%、85.0%和92.5%,明显高于去氯清水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死亡率。本发明明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将为制备新型生物灭螺制剂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数据支持。

    具有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7708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810862113.0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卫生微生物领域。涉及一株具有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皮壳青霉)及其应用。本发明从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的具有明显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该真菌菌株的保藏编号:CGMCC No.15399,分类命名:皮壳青霉ZQ52。该菌株形态特征为中间霉青色,外圈白色,基背面土黄色,最外围橡胶色;该菌株0~50h较快生长,50~70h迅速生长,之后处于平台期。该真菌菌液在0.5%、1%和2%浓度下浸泡钉螺48h后,钉螺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7.5%、85.0%和92.5%,明显高于去氯清水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死亡率。本发明明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将为制备新型生物灭螺制剂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数据支持。

    具有杀螺效果的放射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462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810868803.7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卫生微生物领域,涉及从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的具有明显杀螺效果的放射菌菌株,该放射菌菌株的保藏编号:CGMCC No.15570,分类命名:陕西链霉菌FQ13。该菌株在固体培养基形成质地紧密、颗粒状的白色小菌落;该菌株0d~4d较快生长,5d~6d迅速生长,7d~11d处于平台期。该放线菌菌液在0.5%和1%浓度下浸泡钉螺72h后,钉螺的死亡率分别达到50%和65%,明显高于去氯清水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死亡率。本发明将为新型生物灭螺制剂的研发提供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菌株,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血吸虫病消除的进程。

    具有杀螺效果的放射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46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868803.7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卫生微生物领域,涉及从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的具有明显杀螺效果的放射菌菌株,该放射菌菌株的保藏编号:CGMCC No.15570,分类命名:陕西链霉菌FQ13。该菌株在固体培养基形成质地紧密、颗粒状的白色小菌落;该菌株0d~4d较快生长,5d~6d迅速生长,7d~11d处于平台期。该放线菌菌液在0.5%和1%浓度下浸泡钉螺72h后,钉螺的死亡率分别达到50%和65%,明显高于去氯清水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死亡率。本发明将为新型生物灭螺制剂的研发提供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菌株,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血吸虫病消除的进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