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频段全向圆极化整流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193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77853.X

    申请日:2018-09-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频段全向圆极化整流天线。该整流天线包含:全向圆极化收集天线和四频段整流电路;全向圆极化收集天线包括两块相同的介质基板、两块在周围附加了弯曲枝节的圆形贴片、贯穿介质基板连接两层圆形金属贴片的短路孔;两块介质基板叠层放置,中间隔了一层空气层;两块圆形贴片分别分布在两块介质基板的外表面,贴片的弯曲枝节的旋转方向相反,短路孔分布在圆形贴片上形成一个同心圆;四频段整流电路包括两路单二极管串联整流电路,单二极管串联整流电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单二极管串联和扇形枝节低通滤波器。本发明整流天线可以收集环境中的GSM1800,CDMA2000,TD-LTE和WIFI(2.4 GHz)频段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直流能量用于供电。

    全向球体MIMO天线阵列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1799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28132.3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徐煜思 杨国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205 H01Q1/38 H01Q1/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向球体MIMO天线阵列。本发明天线阵列包括空心球体支撑体、32个双线极化天线单元;32个双线极化天线单元以Z轴为中心,在球面上从上向下依次排列成8行;各行的天线单元数量依次为1、5、5、5、5、5、5、1;其中,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天线单元在球的中心轴处,其余6行中,每行5个天线单元,沿圆周等间距排布;一个各天线单元到球体中心的距离相等,来实现全方位输入输出通信;天线单元的正交极化双端口采用探针馈电,连接线从球体内部通过球体底端圆形孔伸出进行外部连接。本发明MIMO天线阵列可实现各个方向的高增益输入输出通信,具有高全向性、高增益、高隔离度特性。

    一种四频段全向圆极化整流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19314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1077853.X

    申请日:2018-09-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频段全向圆极化整流天线。该整流天线包含:全向圆极化收集天线和四频段整流电路;全向圆极化收集天线包括两块相同的介质基板、两块在周围附加了弯曲枝节的圆形贴片、贯穿介质基板连接两层圆形金属贴片的短路孔;两块介质基板叠层放置,中间隔了一层空气层;两块圆形贴片分别分布在两块介质基板的外表面,贴片的弯曲枝节的旋转方向相反,短路孔分布在圆形贴片上形成一个同心圆;四频段整流电路包括两路单二极管串联整流电路,单二极管串联整流电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单二极管串联和扇形枝节低通滤波器。本发明整流天线可以收集环境中的GSM1800,CDMA2000,TD‑LTE和WIFI(2.4 GHz)频段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直流能量用于供电。

    一种能够产生轨道角动量波的蜂窝状超材料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0896346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077854.4

    申请日:2018-09-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产生轨道角动量波的蜂窝状超材料表面。其由六种超材料单元排列组成,每种单元在平面上排列分布在六个区域,每个区域有120个超材料单元,各个区域形状为相同的菱形,六个区域中超材料单元的中心排布方式一致,组成六边形形状;超材料单元由四层介质基板、四层金属贴片和金属缝隙层相间叠合组成,从上向下堆叠,四层金属贴片为尺寸相同的正六边形,分布在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和夹层中,每组金属贴片和缝隙的中心对齐。本发明超材料表面可将任意极化方式入射的平面波转换成轨道角动量波,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超材料单元的排布方式形成不同模式的轨道角动量波,具有设计灵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能够产生轨道角动量波的蜂窝状超材料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0896346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77854.4

    申请日:2018-09-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产生轨道角动量波的蜂窝状超材料表面。其由六种超材料单元排列组成,每种单元在平面上排列分布在六个区域,每个区域有120个超材料单元,各个区域形状为相同的菱形,六个区域中超材料单元的中心排布方式一致,组成六边形形状;超材料单元由四层介质基板、四层金属贴片和金属缝隙层相间叠合组成,从上向下堆叠,四层金属贴片为尺寸相同的正六边形,分布在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和夹层中,每组金属贴片和缝隙的中心对齐。本发明超材料表面可将任意极化方式入射的平面波转换成轨道角动量波,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超材料单元的排布方式形成不同模式的轨道角动量波,具有设计灵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