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936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66899.0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上海普恩海汇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Q1/6869 , G16B30/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肠癌分子分型系统。该系统包括:(1)测序文库构建模块,用于从样品RNA构建测序文库;(2)定量测序模块,用于对所述测序文库进行定量和测序;(3)归一化模块,用于对定量和测序结果进行归一化;和(4)CMS分型模块,用于对归一化结果进行分子分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3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08937.1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5/003 , G06N3/045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聚合膨胀卷积网络的图像去模糊方法。本发明包括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基于条件对抗生成网络,包含生成器与鉴别器,生成器结构使用堆叠的自编码器模块,自编码器模块使用自编码器结构与跳跃连接,在构建模块上使用残差模块,残差模块使用残差网络以及多路聚合膨胀卷积,鉴别器使用5层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深度神经网络:使用公开的、真实场景下的模糊图像数据集,利用图像内容损失函数与对抗损失函数,训练前一步中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模糊图像进行去模糊处理。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去模糊效果,并快速高效地将模糊图像恢复成清晰图像,可极大地提高图像去模糊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08231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039281.6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大肠癌术后复发易感性的方法,它包括检测个体的编码肌浆网/内质网钙离子ATP酶2(ATP2A2)的二个转录本的表达比值,并与正常人群的表达比值相比,个体的表达比值低于正常人群的表达比值就表明该个体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可能性较高。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146431.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SI‑H的结肠癌患者免疫治疗评估方法、系统和装置,用以根据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微卫星不稳定高(MSI‑H)和微卫星稳定(MSS)评估免疫治疗反应的可靠性,本发明综合患者元信息、突变信息、临床取得的mIHC信息建立模型,采用非线性机器学习方式捕捉复杂信号,集成多个不同复杂度的模型于一身,健壮性高,能够适应多种输入值缺省的情况,从而在实际推广中更容易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78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110113489.X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基因记数方法对大肠癌术后无复发生存预测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大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抽提RNA样本;纯化RNA样本;检测4个特异性探针的表达;计算高表达探针数目,评价该患者的预后。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探针组成的探针组,以及包含该探针组的诊断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大肠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在大肠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即可通过对4个特异性探针的检测和联合分析,快速判断出该患者术后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从而能够对复发危险度较高的患者及早地进行辅助治疗,帮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79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110113507.4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二基因表达情况预测大肠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大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抽提RNA样本;纯化RNA样本;检测两个特异性探针的表达;计算高表达探针数目,评价该患者的预后。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两个探针组成的探针组,及包含该探针组的诊断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大肠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在大肠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即可通过对两个特异性探针的检测和联合分析,快速判断出该患者术后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从而能够对复发危险度较高的患者及早地进行辅助治疗,帮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38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008937.1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聚合膨胀卷积网络的图像去模糊方法。本发明包括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基于条件对抗生成网络,包含生成器与鉴别器,生成器结构使用堆叠的自编码器模块,自编码器模块使用自编码器结构与跳跃连接,在构建模块上使用残差模块,残差模块使用残差网络以及多路聚合膨胀卷积,鉴别器使用5层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深度神经网络:使用公开的、真实场景下的模糊图像数据集,利用图像内容损失函数与对抗损失函数,训练前一步中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模糊图像进行去模糊处理。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去模糊效果,并快速高效地将模糊图像恢复成清晰图像,可极大地提高图像去模糊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0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108753.X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12N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源于循环肿瘤细胞的肠癌类器官培养和传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人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类器官培养基与Matrigel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种板胶;(2)将5.5μm孔径的细胞过滤器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液中捕获的细胞使用种板胶进行重悬之后滴加至24孔板内;(3)待种板胶凝固之后在其周围加入人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4)传代时,将原有培养基弃掉,加入TrypLE消化液进行消化;(5)使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之后,使用PBS清洗2次,重新使用种板胶进行重悬种板即可。本发明提供的源于循环肿瘤细胞的肠癌类器官培养和传代的方法,为研究循环肿瘤细胞所导致的转移及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实验模型,同时可进行药物敏感性筛选,为晚期肠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7289.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上海普恩海汇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用于肠癌预后的标志物组、产品、系统及其用途。具体地,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估对象的肠癌预后的产品或产品组,其包含用于检测来自对象的生物样品的标志物组的各标志物的试剂,所述标志物组具有以下14种基因标志物:IFIT3、CXCL13、STAT1、CXCL9、CA4、AQP8、SLC4A4、AREG、EREG、SPINK4、REG4、SFRP2、ZEB2和SFRP4。本文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肠癌预后评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7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10113507.4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二基因表达情况预测大肠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大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抽提RNA样本;纯化RNA样本;检测两个特异性探针的表达;计算高表达探针数目,评价该患者的预后。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两个探针组成的探针组,及包含该探针组的诊断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大肠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在大肠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即可通过对两个特异性探针的检测和联合分析,快速判断出该患者术后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从而能够对复发危险度较高的患者及早地进行辅助治疗,帮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