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3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408521.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收集系统,包括锅炉,蒸汽使用单元以及碳收集单元;锅炉的蒸汽出口与蒸汽使用单元本体的入口连通,蒸汽使用单元本体的出口与凝汽器的入口连通,凝汽器的出口与贫液冷却器的冷端入口连通,贫液冷却器的冷端出口与解吸塔的冷端入口相连,碳封存器与解吸塔连通,解吸塔的冷端出口分别与低压加热器的冷端入口和除氧器的冷端入口相连,且低压加热器的冷端出口与除氧器的冷端入口相连,除氧器的冷端出口与高压加热器的冷端入口相连,高压加热器的冷端出口与锅炉相连。通过二氧化碳收集系统二氧化碳再生的吸收和解析过程,将燃烧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捕集,有利于降低燃煤电站或煤基发电系统中的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97150.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碳捕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碳捕集装置和第一循环单元,其中,碳捕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富液泵和解吸塔,解吸塔上设有第一输送管路和第二输送管路;第一循环单元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膨胀装置以及富液加热器,富液加热器分别与吸收塔和解吸塔相连,第一冷凝器连接于第一输送管路,第一压缩机的进口连接于第一冷凝器的冷端出口,第一压缩机的出口连接于富液加热器的热端入口,第一膨胀装置的进口连接于富液加热器的热端出口,第一膨胀装置的出口连接于第一冷凝器的冷端入口。本公开能够使得第一冷凝器在与二氧化碳换热后的低品位余热被重新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消耗,提高了碳捕集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63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65873.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3J15/02 , B01D53/18 , B01D53/14 , B01D53/00 , F23J15/06 , F22D1/50 , F28B9/08 , F24D15/00 , F24D19/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燃煤机组的烟气处理系统及燃煤机组,其中,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碳捕集单元;热回收单元,内部流通有第一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凝器,以使第一流体依次流经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凝器;以及供热单元,包括换热器,用于与热用户进行热交换,换热器与第二冷凝器的出液口连通,换热器的出液口与第一冷凝器的进液口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回收单元可通过内部循环流通的第一流体对碳捕集单元中烟气的多余热量进行回收,并将该部分热量送至供热单元进行供热,可有效利用烟气中的低品位热量向热用户供热,减少机组能耗,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491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46025.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烟气分流器、吸收塔、热交换器、富液分流器、解析塔、吸收剂冷却器、溶液罐和吸收剂分流器。本发明通过吸收剂对二氧化碳再生的吸收和解析过程,对燃烧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捕集。通过合理构建烟气分流器、富液分流器和吸收剂分流器,得到各个分流器的最佳分流比,可以根据负荷大小对系统进口烟气、二氧化碳富液和吸收剂进行分流,合理分配系统中各物流的质量流量,能够在满足二氧化碳捕集率的同时使系统能耗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30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724305.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国能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吸收剂逃逸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持液槽(1)、气液混合增强器(2)、填料层(3)和液体均布器(4),其中,所述气液混合增强器(2)包括若干根竖直设置的增强器构件(21),每根所述增强器构件(21)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锥形托盘(22),每个所述锥形托盘(22)上分布有若干个孔隙。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减少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吸收剂逃逸的方法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在保证尾气洗涤段总尾气阻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气液混合增强器的设置能够显著降低吸收剂液滴的逃逸量,并减少填料层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80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62188.6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31/22 , B01J37/10 , C07C29/154 , C07C29/153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第一金属源、有机配体、有机酸和第一溶剂混合,接着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产物A;(2)将所述产物A、第二溶剂、第二金属源和第三金属源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产物B;(3)将所述产物B、第三溶剂、还原剂和第四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产物C;(4)将所述产物C、路易斯酸化合物和第五溶剂混合,接着将得到的混合物与疏水改性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其中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大于25%,甲醇的选择性大于95%,可实现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并且其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非贵金属,制备成本更低,便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9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3953.8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级并联二氧化碳催化还原加氢反应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能够使加氢反应物料在进入反应室后扩散至整个反应室内,能够提升加氢反应物料在光催化剂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进而能够提升二氧化碳的加氢反应效果。并且,在反应室内设置多个侧壁附着有光催化剂的催化剂弧形薄板,使加氢反应物料在催化剂弧形薄板的侧壁上进行反应,能够提升加氢反应物料与催化剂接触的总表面积,进而提升二氧化碳的加氢反应效率和效果。并且,光催化反应器组中设置多个并联设置的光催化反应器,以使加氢反应物料分别进入各个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加氢反应,能够在保证加氢反应的效果的同时,提升加氢反应单位时间的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17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15904.8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级串联二氧化碳催化还原加氢反应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中的光催化反应器的温度调节层与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料室,所述温度调节层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出料室,并且,使进料室和出料室之间仅通过多个内壁附着光催化剂的空心管状的催化剂涂层光纤连通,使加氢反应物料经进料室缓冲后进入多个催化剂涂层光纤中与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能够在提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的同时,提升加氢反应物料在光催化剂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进而提升二氧化碳的加氢反应效果。并且,光催化反应器组中设置多个串联设置的光催化反应器,以使加氢反应物料经光催化反应器组进行多次加氢反应,能够进一步提升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43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41371.1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31/22 , C07C29/154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1)将第一无机金属化合物、芳香族有机酸、有机酸和第一有机溶剂进行反应,固液分离,得到产物Ⅰ;(2)将产物Ⅰ、第二有机溶剂和第二无机金属化合物混合,固液分离,得到产物Ⅱ;(3)将产物Ⅱ、第二有机溶剂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混合,固液分离,得到产物Ⅲ;(4)将产物Ⅲ、路易斯酸化合物、第二有机溶剂和改性剂进行反应;所述第一无机金属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无机金属化合物不同,芳香族有机酸和有机酸不同,改性剂选自卤代烷烃、醇和烯烃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制备的材料,甲醇的选择性大于95%,CO2转化率大于25%。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33507.X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11/065 , C25B1/23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负载原位重构铜‑碳复合催化剂的电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盐、碳材料、有机溶剂和水混合后,在保护气存在下进行焙烧;(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混合,然后烘干;(3)将步骤(2)得到的烘干产物与Nafion乙醇溶液进行混合,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负载于导电基体上,进行原位电还原,得到负载原位重构铜‑碳复合催化剂的电极。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负载原位重构铜‑碳复合催化剂的电极在CO2电还原过程中催化剂的形貌稳定,还原活性较高,产物选择性好,且制备成本低廉、制备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