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362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2904.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吸附塔,用于输入空气及碱性溶液,获得弱碱性溶液;电解池堆,所述电解池堆由多个电解池单元周期组合而成;其中的阴极流道用于通入所述吸附塔获得的弱碱性溶液作为阴极液,阳极流道用于通入碱性溶液作为阳极液;阴极负载有阴极催化剂,用于分解阴极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气和甲醇;阳极负载有阳极催化剂,用于分解水,生成氧气;变压吸附塔,用于分离提纯输出氢气;蒸馏分离塔,用于分离提纯输出甲醇。本发明的系统能够降低过程的熵增,减少传统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的消化、煅烧、二氧化碳压缩以及输运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3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2902.3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循环除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中,用户侧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经膨胀阀、第一阀门以及A型分液器与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相连通,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经第三阀门与四通阀的d端口相连通;用户侧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经膨胀阀、第四阀门与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相连通,室外侧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经B型分液器、第二阀门与四通阀的d端口相连通;其中,A型分液器的分液孔直径大小一致,B型分液器的分液孔直径按结霜速率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系统采用两类分液器,能够解决热泵系统运行中除霜热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00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34450.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光伏光热、地热及储热的供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供能装置包括:平板型光伏热水集热模块;储电装置;第一储水箱;高温热泵机组,高温热泵机组的蒸发侧与第一储水箱相连通;高温储热装置,高温储热装置的一次侧与高温热泵机组的冷凝侧相连通;第二储水箱;中深层地热能取热装置和低温热泵机组,中深层地热能取热装置与低温热泵机组的蒸发侧相连通;中深层地热能取热装置还与第一储水箱相连通;低温储热装置,低温储热装置的一次侧与低温热泵机组的冷凝侧相连通。本发明将可再生的中深层地热能供热、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相变储热相互耦合,为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以及提高建筑供热系统能效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7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7775.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1R31/374 , G01R31/389 , G01R31/388 , G06N7/02 , G06N5/048 , G06F17/1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一致性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电池一致性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电池组数据;基于获取的待评估电池组数据,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各单体电池的SOC估算值和内阻;基于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和SOC估算值,利用预先训练好的SOC‑温度模糊推理模型,得到各单体电池的SOC修正值;基于各单体电池的SOC修正值、电压、电流、内阻,利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池一致性评估方法对待评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进行评估,获得结果。本发明将电池温度的不均匀性考虑到电池SOC的估算中,可有效提高电池SOC判断精度,可提高电池一致性判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7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7916.3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74 ,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状态监测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健康状态监测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健康状态监测评估锂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电池本体温度和容量测量值;基于获取的所述工作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本体温度,对所述容量测量值进行修正,获得容量修正值;基于获得的所述容量修正值,获取待健康状态监测评估锂电池的健康状态监测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并根据电池温度和环境温度对电池的测定容量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容量获得锂电池健康状态监测评估结果,可减小电池容量的误差,提高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8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21237.X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王少军 , 杜平 , 梁俊 , 魏淼 , 王良 , 吴健 , 薛军 , 陈维 , 陈潇一 , 薛倩楠 , 刘晓立 , 张一博 , 刘雪 , 段婧靓 , 刘娇健 , 梁勇 , 钱珂珂 , 权雪洁 , 菅永峰
IPC: G06V20/13 , G06V20/17 , G06V10/24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一种观测方法,针对现有的卫星遥感巡检监测方法,易受气象因素干扰而导致数据分离困难,提取数据和分析数据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输电塔观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借助基准图像生成模型对通过卫星观测到的数据进行重建。通过提前获取目标地点的卫星观测数据,并且对图像进行处理建立的基础图像模型作为深度学习图像模型的基础,再通过不断训练深度学习图像模型,建立基准图像生成模型,利用基准图像生成模型中的深度学习特性,可以对输入的新观测数据进行处理,重建图像模型,利用计算的方式来验证实际观测数据,计算差异,本申请提出的观测方法可以提供不同气象环境下的对比基准模型,避免了对观测图像直接分析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4741.5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王良 , 梁俊 , 陈立斌 , 董子晗 , 魏小龙 , 冯卫军 , 白晓春 , 王开 , 杨大渭 , 张晋 , 刘子瑞 , 郭歌 , 王焕郎 , 李青 , 张栋 , 陈维 , 薛倩楠 , 张华 , 师一卿 , 陈康 , 高宇 , 高峰 , 郝敬晨 , 黄海 , 王雅琛 , 陈青云
IPC: G06V20/13 , G01N33/24 , G01N17/00 , G01S19/01 , G01S19/13 , G01S19/14 , G06V20/17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状况监测方法及系统,将无人机遥测数据视为卫星遥测地貌模型中的区块单元,结合无人机遥测数据与卫星遥测数据获取手段不同,但具备关联性的原理,利用无人机遥测数据来验证卫星遥测地貌模型的精确性,使用无人机遥测数据作为卫星遥测数据中某一空间单元的验证数据,可以起到随机验证的效果,并且可以将无人机遥测数据作为对应部分卫星遥测地貌数据的修正参考数据,提高深度学习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利用无人机遥测数据准确性高的特点,结合卫星遥测数据获取效率高的特点,来使得深度学习模型同时可以具备训练集数据获取效率高与验证集数据准确性高的特点,快速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数据分割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8787.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良 , 雷磊 , 魏小龙 , 董子晗 , 吴健 , 梁俊 , 江涛 , 白晓春 , 刘子瑞 , 陈维 , 薛倩楠 , 李青 , 陈康 , 陈潇一 , 高宇 , 高峰 , 刘娇健 , 王辰曦 , 黄海 , 王雅琛 , 郝敬晨 , 权雪洁 , 魏娜 , 何倩 , 徐伟杰
IPC: G01N21/25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40 , G06V10/44 , G06V10/54 , G06V10/5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F16/55 , G06F16/5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沿线水土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面对复杂的户外环境,对土壤地表和植被的光谱图像分别进行特征的提取,并建立不同目标物对应的数据库,对扰动表土面积、土壤侵蚀量和被覆盖面积分别进行计算,提高了后期数据计算的精确度,对光谱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更细致的图像特征,便于后期对扰动表土面积、土壤侵蚀量和被覆盖面积的精确分析,本方法不需要人工监测,可以对输变电工程沿线水土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及时获取周边环境的当前状况,便于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有利于后期输变电工程沿线水土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9758.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王良 , 田堪良 , 魏小龙 , 董子晗 , 白晓春 , 陈维 , 杨怀伟 , 樊成虎 , 周海宏 , 刘子瑞 , 吴凯 , 王少军 , 孔志战 , 师一卿 , 高峰 , 刘娇健 , 刘晓立 , 王辰曦 , 薛倩楠 , 丁彬 , 黄海 , 陈卓 , 魏娜 , 张欣宜 , 权雪洁 , 何倩
IPC: E02D17/20 , E02D3/00 , E02D3/12 , A01B79/00 , A01G17/00 , A01G22/00 , C12N1/20 , C12P3/00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矿化的黄土边坡加固方法,根据黄土边坡的土壤特性,培育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和胶结液,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进行了野外边坡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在野外边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为黄土边坡的治理防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且本方法在土壤颗粒之间生成碳酸钙结晶,将松散相邻的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从而提高坡面的完整性,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在后期植被种植时,提高固化坡面植被恢复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1338.4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王晓涛 , 王少军 , 陈卓 , 师一卿 , 王勇 , 陈青云 , 刘晓立 , 罗迪 , 吴昊 , 王良 , 田堪良 , 李旭 , 张华 , 宋洋 , 石静涛 , 何梦潇 , 杨倬 , 代晓辉 , 陈潇一 , 段璟靓 , 薛倩楠 , 樊创 , 王媛 , 李强 , 吴子豪 , 权雪洁 , 王辰曦 , 万昊 , 景龑 , 郭季璞 , 叶明坤 , 赵瑞 , 徐伟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竹和微生物固化格室坡面防护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待治理坡面范围区域里设计格室结构,在格室结构里开挖水平槽和斜槽,在水平槽和斜槽里分别埋设微生物毛竹片,并在水平槽埋设的微生物毛竹片的下方插设毛竹锚固杆;将微生物菌液和胶结液依次喷洒在格室结构里,形成的格室结构采用具备耐久性强、力学性能优异、不易被生物和外界环境破坏优点,毛竹片经微生物矿化作用后,表面形成方解石晶体保护层使其作抗菌、耐久、耐水等性能提高,并且格室结构与毛竹锚固杆相互作用支撑,使坡面同时得到加筋锚固和表面防护,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期减少坡面水土流失、稳固土壤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