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3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15431.5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行业熟料烧成能效和碳效评估方法和系统;根据设定时间段内水泥产量计算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熟料烧成工序的电能消耗总量和煤炭消耗量;根据所述电能消耗总量、煤炭消耗总量和水泥产量分别计算水泥行业熟料烧成工序的能效等级和碳效等级,其分别用于对水泥熟料烧成工序的能效和碳效进行评估。本发明与其它能效、碳效计算方法相比,本发明只需通过较易获得的数据即可对能效和碳效指标进行估算,可以解决由于熟料烧成工序用电量缺失,用煤量数据缺失导致能效和/或碳效指标无法估算的问题,进而帮助企业了解自身不足,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9557.X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级储热的电热联供系统、控制方法及优化调控方法。该系统包括:光伏热量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组件和用于收集光伏组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换热组件;储热模块,用于在换热组件的出口处换热介质温度不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值时,使用第一蓄热箱存储换热组件收集的热量,并在换热组件的出口处换热介质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值时,使用第二蓄热箱存储换热组件收集的热量;第二蓄热箱还用于向外部供热;热泵模块,用于从第一蓄热箱中吸收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转移到第二蓄热箱内,使第二蓄热箱稳定的向外部供热。通过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回收存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减少利用过程热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68402.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建筑与园区两级间的协同运行交易管理方法及系统,针对建筑与园区两级间的微观能源系统,依据可再生能源的收入函数和燃气轮机发电的收入函数,构建能源聚合商收益最大化目标函数;根据可调负荷的响应性能评价结果构建负荷聚合商收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依据目标函数,对能源聚合商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对应的电力供应和负荷聚合商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对应的电力需求进行结合,得到最优电价,给发电参与者分配利润,对建筑与园区两级间进行协同运行交易管理。本发明提升了园区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了能源消耗结构,促进了电网的绿色低碳发展具,为园区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和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73475.7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32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运行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针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立模拟运行模型,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运行问题转化为不确定环境中的决策问题,引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获取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本发明通过系统运行问题转化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解决了由于系统运行间歇性、需求侧不确定性以及电池储能系统的灵活性引起的最优运行策略求解困难问题。本发明基于数据驱动,通过对不确定环境中的决策问题的求解,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每种运行条件均可提供最优运行策略,从而可以忽略系统建模误差,不仅计算简便耗时短,而且得到的最优运行策略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55588.8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设备级负荷控制策略选择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关联规则分析计算模块和规则调取模块,首先获取用电设备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判别所述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属性,对离散型历史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通过设定的阈值筛选出与用电设备控制策略相关的强关联规则,形成系统规则库;再根据离散型实时数据,得到对用电设备负荷进行调节的控制指令。本发明的设备级负荷控制策略选择系统,采集不同用电设备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中的负荷调控规律形成规则库,从而针对实时数据智能化选择负荷调控指令,提高用电设备负荷调控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3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582958.7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压安全多周期的无功效益优化方法及系统,优化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以网损最小化,电压偏差最小化,发电机输出无功最小化为目标的无功效益优化模型,无功效益优化模型包括配电网潮流约束,有载调压分支开关、并联电容器的无功调节设备运行约束,节点电压约束;第二步、通过受时间约束限制的离散变量替换部分约束,对第一步中无功效益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正,以供后续分层算法求解;第三步、通过固定离散变量dt来求解全周期内的yt和zt;第四步、经内外两层算法迭代之后输出最终的无功效益优化结果。本发明可寻求静态无功资源和调节母线电压幅值的预防性设置点,以便系统具有足够的动态无功储备,以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62607.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11/47 , G06F17/10 , F24F11/64 , F28C1/00 , F28F27/00 , F24F11/70 , F24F140/20 , F24F14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源塔热泵机组的供热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步骤如下:将热源塔的传热传质控制体沿空气流动方向划分为数个控制体单元模型;基于控制体单元模型,建立与热源塔交互的空气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和溶液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基于空气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与溶液侧热量质量动态模型,建立热源塔的传热传质控制体的热量质量平衡模型;基于热源塔热泵机组的工作参数,建立热源塔热泵机组热传递平衡模型;基于传热传质控制体的热量质量平衡模型和热源塔热泵机组热传递平衡模型,建立以热源塔热泵机组供热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热源塔热泵及其传热传质控制体的调控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4035.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及系统,以灾前准备阶段电储能的荷电状态和热储能的储热状态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对热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气流量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以及电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迭代求解,获得各类电源在灾前不同时刻的输出功率的预测值;以灾后防御阶段配电网内各节点对应负荷的功率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对热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气流量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以及电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迭代求解,获得各类电源在灾后不同时刻的输出功率的预测值、电储能荷电状态在灾后不同时刻的预测值以及热储能储热状态在灾后不同时刻的预测值;进行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以提升配电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86195.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电力负控终端运行故障判断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依据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过往运行数据,统计获取负控终端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的故障典型值以及运行参数的运行标准值,基于联合特征指标构建负控终端运行的初始故障特征集合,基于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模型混合优化,获取负控终端的运行故障最佳特征集合,根据运行故障最佳特征集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实现对负控终端的运行故障判断。本发明有效地减少了负控终端运行过程中故障判断所需的数据与特征,减少了负控终端运行故障判断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负控终端运行故障判断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6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55616.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储能集群指令自适应跟踪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属于储能集群系统技术领域。过程为:构建包含多个同样储能单元的储能集群系统模型;获取外部指令;将外部指令分配到储能集群系统模型的每个储能单元中,每个储能单元根据分配得到的目标外部指令调节容量,使每个储能单元的容量与最大容量的比值相同,且各个储能单元充放电功率之和等于外部指令包括的分配功率;根据外部指令分配结果控制每个储能单元的充放电功率一致。从而实现多个储能单元的协同控制,保持多储能单元之间的充放电速度一直,防止储能单元因功率过大导致过热,进而延长储能单元寿命,提高了微电网的经济性,确定多个储能单元可同时退出微电网,提高储能集群系统的容量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