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42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01383.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4L9/40 , H04L43/04 , H04L43/026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边缘服务异常流量攻击检测方法及系统,获取原始网络异常流量攻击数据集;将原始网络异常流量攻击数据集转化为适用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处理的流量数据;基于预处理后的流量数据,选择设定的流量特征对优化的CatBoost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并保存训练后的CatBoost分类模型作为PIoT边缘服务异常流量攻击检测模型;利用PIoT边缘服务异常流量攻击检测模型对未知的异常流量进行检测,判定该访问是否为实施攻击的恶意流量。本发明提高了检测效率,实现高效、可靠的异常流量攻击检测,保障PIOT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09709.7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5/628 , C04B35/626 , C04B35/56 , C04B3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壳结构的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包覆碳微球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碳微球颗粒表面利用化学包覆法形成一层均匀且厚度可控的超高温陶瓷固溶体包覆层对碳/石墨基体进行包覆改性,使得该粉体具有优异的烧结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再以其作为原料烧结制备出超高温陶瓷固溶体骨架增强的碳/石墨基复合材料,不仅可提升碳/石墨基材料的力学和烧结性能,而且可显著提升材料的长效抗氧化抗烧蚀性能,从而可作为火箭发动机喉衬、航空航天装备用抗氧化抗烧蚀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等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1525.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8/00 , C04B35/584 , C04B35/591 , C04B35/622 , C04B35/64 , B33Y10/00 , B33Y70/10 , B01D39/20 , B01J27/24 , B01J35/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结构多孔氮化硅陶瓷及其快速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硅粉和氮化硅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烧结助剂和粘结剂,通过配制浆料、3D打印成型和燃烧合成快速制备复杂结构多孔氮化硅陶瓷。其中,借助3D打印技术能够制造任意复杂形状的多孔硅/氮化硅生坯,而生坯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不仅保证了其中硅粉的持续氮化,而且能实现其近零能耗高效烧结,无需使用复杂的高温、高压设备,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好、产量高、成本低、能耗低、周期短等优点。本发明为复杂结构多孔陶瓷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有望拓宽该类材料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06852.7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1B2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氮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球形铝粉为原料,充分球磨,获得片状铝粉;将片状铝粉置于Al2O3舟内,随后放置于管式炉中,对管式炉进行洗气处理;在氮气气氛下,将管式炉的温度,自室温起,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10~650℃,使片状铝粉发生原位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制得片状氮化铝粉体。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物纯度高,制备出的片状氮化铝粉体,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具有较高的宽厚比且宽厚比可调,片状氮化铝粉体由细小的近球形氮化铝颗粒在二维平面烧结组装而成,这种片状氮化铝粉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烧结活性,因此在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复合材料填料、高导热涂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25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247519.X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50/6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障涂层孔隙率的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用Spray Watch2i对不同实施例的喷涂粒子进行在线测量,得到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粒子飞行速度及粒子表面温度;将粒子飞行速度及表面温度分组为高温高速、中温中速及低温低速三个区域;对三个区域内喷涂获得涂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获得涂层孔隙率;确定粒子飞行速度及表面温度与涂层孔隙率的定量关系,调整喷涂工艺参数即可实现对涂层微观结构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25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7519.X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50/6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障涂层孔隙率的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用Spray Watch2i对不同实施例的喷涂粒子进行在线测量,得到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粒子飞行速度及粒子表面温度;将粒子飞行速度及表面温度分组为高温高速、中温中速及低温低速三个区域;对三个区域内喷涂获得涂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获得涂层孔隙率;确定粒子飞行速度及表面温度与涂层孔隙率的定量关系,调整喷涂工艺参数即可实现对涂层微观结构的有效控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