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机车微型伺服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681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1615894.6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微型伺服驱动器,属于伺服驱动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底座组件的内部处设有锥齿轮调节组件,且所述底座组件的两侧插入有侧盖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处插入有顶盖组件,且所述锥齿轮调节组件与所述侧盖板组件以及顶盖组件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长期使用的时候,其盖体的安装需要采用螺杆或者直接卡合的方式来实现固定的安装,而虽然实现了稳固的功能但是在打开维修或者进行清理的时候是非常的不够便捷,而且经常会出现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方案在进行维修的时候只需要简单的调节则可以打开不需要使用螺丝刀等操作比较复杂的过程,节省了维修和需要打开清理的时间。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海底电缆裸露管段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00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33165.4

    申请日:2025-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海底电缆裸露管段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海底电缆检测方法。目前,海底电缆裸露管段的检测方法缺乏高效的自动化定量分析手段,依赖人工分析,且处理过程复杂,难以实现实时监测与准确评估。本发明首先从海底点云数据中分离出海缆部分和海底部分;对点云进行剖面处理;针对海缆部分,提取连续的海缆管段的中心,计算海缆走向,同时提取海缆高度;针对海底部分,海底重建后提取海底高度,与海缆高度比较,定量计算赋存状况。本技术方案提供了海缆点云数据的处理方法,海缆剖面的拟合方法,以及定量计算赋存状态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海缆裸露、悬空、移位等异常状态,为海缆检测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线端盘卧自锁固线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45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95873.2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线端盘卧自锁固线器,属于固线器技术领域,现有的线段固定器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锈蚀、松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固线器壳体,线器壳体上安装筒座,筒座内安装均质夹块,该均质夹块外侧面呈弧形,且内侧具有内凹面,内凹面由左至右渐近筒座中心;筒座上安装可向左侧移动的盘卧夹线部,该盘卧夹线部所包括的绕线夹块与均质夹块内凹面配合对绕线进行挤压固定;框体左侧滑动安装收线部,该收线部收线移动过程中带动盘卧夹线部向左下方移动,使得绕线夹块移动对线缆挤压;收线部所包括的转轴两端连接有驱动部,该驱动部往复转动控制收线部收线,利用线缆张力可以保持良好的固定强度,张力变大紧固力度也随之变大。

    一种电力施工用夯实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2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5521.0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夯实机,属于夯实机技术领域,现有的孔桩开挖至浇筑前容易出现塌孔和开挖过程中进行手动加固耗费时间且容易加固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机架四边均安装滑架,同时机架上安装控制四个滑架同步径向伸缩的收张部,滑架外侧端安装能够弹性收缩的挤压部;机架上安装往复驱动部,往复驱动部包含伸缩轴以及伸缩轴上下对称安装的驱动件,该驱动件的驱动半径可调节,两个驱动件控制四个挤压部两两交替挤压支撑在孔桩内壁上;挤压部与孔桩内壁滚动挤压,挤压过程中驱动夯实机转动,通过以上结构实现针对孔桩内壁场景高效的挤压成型,避免了孔桩内壁出现坍塌的情况,避免了二次返工所耗费时间与劳作成本。

    一种电力施工用夯实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85299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605521.0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夯实机,属于夯实机技术领域,现有的孔桩开挖至浇筑前容易出现塌孔和开挖过程中进行手动加固耗费时间且容易加固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机架四边均安装滑架,同时机架上安装控制四个滑架同步径向伸缩的收张部,滑架外侧端安装能够弹性收缩的挤压部;机架上安装往复驱动部,往复驱动部包含伸缩轴以及伸缩轴上下对称安装的驱动件,该驱动件的驱动半径可调节,两个驱动件控制四个挤压部两两交替挤压支撑在孔桩内壁上;挤压部与孔桩内壁滚动挤压,挤压过程中驱动夯实机转动,通过以上结构实现针对孔桩内壁场景高效的挤压成型,避免了孔桩内壁出现坍塌的情况,避免了二次返工所耗费时间与劳作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